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主席之子在青木关读书 会唱抗日歌曲

15.09.2015  08:55

  中大附中青校校园全景。记者 张亦筑 翻拍

  “流浪到哪年?逃亡到何方?”70多年前的一天,著名的《流亡三部曲》在重庆青木关的民众教育馆内唱响。唱歌的人,是一群流亡到此的学生。

  作为当年国立中央大学附属中学学生,今年85岁的况浩文对这样的场景依然印象深刻。

  1939年5月,国民政府教育部迁至青木关,一大批国内知名的大、中、小学也陆续搬迁(或新建)在这里,位于青木关袁家沟的中大附中就是其中之一。

  “四喜汤”、“八宝饭”无法磨灭学生斗志

  “抗战时期在重庆,中大附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青木关,被称作中大附中青校;另一部分在沙坪坝,是1942年增设的中大附中分校,被称作中大附中沙校。”况浩文说,1946年,青校和沙校迁回南京后合并(现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那时,在中大附中青校就读的学生中,大部分是随家人逃难到重庆的学生以及保育生,还有部分在青木关当地招收的优秀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学生最多时达到1500多人。而学校的条件艰苦至极。

  学生住的是竹壁茅屋,一间茅屋要容纳一个班四五十名学生,里面没有电灯,大雨大漏,小雨小漏,无雨缺水。每天每个学生只能领到一盆清水,大家笑称这是“四喜(洗)汤”——洗脸、洗脚、洗澡、洗衣服。

  吃的是“八宝饭”——沙子、石子、谷子、蟑螂粪、耗子屎等都和在饭里。“好在每个月我们还能打两回牙祭,一般是红烧肥肉,吃得那叫一个香啊!”况浩文告诉记者。

  学校条件如此艰苦,并没有磨灭学生的斗志。

  “那时,下课之后,报刊栏前总是人头攒动。”况浩文称。流亡学生们尤其珍惜这有饭吃、有书读的生活,也更加好学上进。那时,白天6节正课排得满当当的,晚上还有2节晚自习,虽然教室没有电灯,但每个人靠一盏简易油灯也坚持读书。

  在这样艰难的办学条件下,中大附中仍然培养出很多国家栋梁之材。比如为我国“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丁衡高,也曾就读于中大附中青校。

  10名韩国学生获特批入读

  在中大附中读书的,不仅有中国学生,还有外国学生。抗战时期,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迁至重庆,临时政府官员和眷属也纷纷随之来到重庆。

  1938年底,经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陈立夫特批,中大附中青校接收了10名临时政府官员的子女,其中一名还是临时政府主席金久的次子金信(读书时名字叫金申江)。

  况浩文说,尽管金信是高官子弟,但当年的生活同样比较拮据。25年前他们曾在韩国相聚,金信告诉他,那时嘴馋,他常常省下家里给的车费,走几十里山路到学校,只为在经过磁器口时吃碗“毛血旺”,再称半斤椒盐花生。几十年后,金信依然难忘当年的那个味道。

  由于在重庆生活了5年,金信会说一口流利的重庆话,他不仅会哼唱《流亡三部曲》,还会带头领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中大附中毕业后,他又考入昆明的西南联大,并于1944年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下参军,后来转入美国空军学校受训。

  1993年,金信还专程到重庆来寻“”,前往青木关参观母校旧址。在他眼里,即使半个世纪过去,“烽燧东举、弦歌西征”的校歌依然环绕耳际;莘莘学子挑灯夜读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