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近百年前拍摄的《送水夫》 现场可能就在下半城的元通寺

09.08.2015  08:42

导读:5年前,重庆晨报记者在渝中区中兴路旧货市场发现了一组神秘老照片,并请教多位文史专家,厘清了这些拍摄于上世纪20年代的重庆老照片的来龙去脉,并于2010年4月12日以《透过日本间谍的镜头,看80年前的老重庆》为题作了专题报道。近日,文史专家肖能铸经过考察,认定这组照片中《送水夫》的拍摄现场,就在下半城的元通寺。

老照片

上世纪20年代的《送水夫》老照片。

陡峭的石梯坎,简陋的吊脚楼,构成了上世纪初重庆的典型风貌。一群衣衫褴褛的挑水夫,挑着盛满江水的木桶,艰难地跋涉在陡峭的石梯上——这,就是日本间谍岛崎役治在上世纪20年代拍摄于重庆的《送水夫》的画面。当年,岛崎役治还在照片的图说里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重庆几十万居民均以江水作为饮用水,朝夕去江边打水的风景成了一道奇观。挑水夫在江边汲水后,经由各城门送到主城街区。根据当时中国方面的调查数据,每天要运水16万挑到20万挑。从山上的城内到江边有数百级石梯的距离,几万名挑水夫每日早晚拾级而上,步行到江边,给市民运送生命之水,这的确是一道有名的风景。

当年,岛崎役治的足迹遍及东北、华北、华南及西南的20多个重要省区。专家认为,他拍摄这些照片的初衷,是为日本政府在“九一八”事变前对中国境内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扫描,目的就是为侵华战争精心准备第一手资料。但在今日看来,这些照片客观上为20世纪初的中国留下了一批具有特殊历史价值的影像。以重庆为例,岛崎役治当年拍摄的《重庆的码头》与《送水夫》,已被博物馆及各种反映重庆历史风貌的画册及书刊广泛采用。

挑水夫

肖能铸

8月5日,重庆晨报记者与肖能铸前往他认定的老照片拍摄地。肖能铸的童年与少年时代,都生活在下半城的文化街,“我们去河边游泳,经常是穿过白象街再由元通寺下河。因为有一个大哥哥家在元通寺街上,我们可以将衣服放在他家,然后穿着游泳裤直接下水,游得再远、再久,也不用担心衣服还在不在岸边。

我们在白象街34号附8号的门洞前停了下来,进门穿过一段不长的巷道,眼前就是一坡长长的石梯坎。老实说,要不是肖能铸带路,不熟悉地形的人,很难发现这坡梯坎。

肖能铸说,5年前晨报的报道,他认真地看过,特别是那张挑水的老照片中的场景,他一直觉得似曾相识,但一时又想不起是什么地方。前不久,他参加白象街老街区文化风貌保护的一个研讨项目,再次来到了这里,“站在石梯坎下往上看时,我脑子里突然出现了那张老照片的画面,和眼前的场景太相似了。

这一带的每个角落我太熟悉了。”回到童年熟悉的场景里,肖能铸显得有些激动。虽然在他读初中时,他们家就搬到了上半城,而在此之前,渝中半岛的大多数市民都用上了自来水,挑水夫基本消失,但童年时,他还是见过有人挑着水桶从这坡梯坎上经过。

石梯坎

元通寺石梯坎。

记者打开存在手机里的老照片,发现石梯的走向与陡峭程度以及周边房屋的格局,都与照片有所不同。肖能铸解释说,岛崎役治拍照片时,江边的房子还没有这么多,而现在看到的石梯坎,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也略有改建。比如原来的石梯坎是以之字形的走向一直通到江边的,而现在却无法贯通了。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委会主任委员何智亚在拍摄了这一带街景后写道:“元通寺坡度大、石梯陡、堡坎多,有不少吊脚楼建在老堡坎和古城墙上,堡坎的石缝中生长有盘根错节的黄葛树。

认定此地就是老照片现场,肖能铸还有一个证据——在岛崎役治的镜头中,照片的右下角有人在露天厕所“蹲坑”的细节。肖能铸说,他清楚记得,如今元通寺10号的所在地,当年就有一个露天厕所,而此地的位置,恰在最长的那坡梯坎的下半段。

从石梯坎下到车水马龙的长滨路,眼前的景色豁然开朗。余兴未尽的肖能铸还带记者寻访了元通寺与望龙门缆车的遗址,他说:“元通寺的石梯坎与老照片的关系,你们可以认为是我的一家之言。但随着城市的开放与变化,像这样能够反映山城风貌与曾经市民生活的场景已经很少了,所以特别有保留价值,它不光是一坡石梯坎,更是我们城市生活的记忆。”重庆晨报记者 李炼 摄影报道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