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县用“七个+”开展股权量化扶贫试点
奉节县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实施食用菌生产加工项目,在该县永乐镇铁甲村、长凼村及幺店村开展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带动80户贫困户。
一是“签订协议+分工合作”,创新组织方式。 尊重贫困户意愿,按照贫困户自愿合作的原则,该县选择了由重庆市汀来公司与贫困户签订产业项目帮扶协议。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汀来公司负责蔬菜、食用菌基地设备设施建设、统筹管理、菌棒生产、技术指导和产品收购。贫困户负责菌棒成本投资与日常种植管理。汀来公司建设好食用菌菌棒加工场、栽培大棚及蔬菜初加工等设施后,移交给贫困户开展生产并进行日常管理。
二是“土地流转+废弃利用”,拓展要素收益。 项目流转承包农户闲置土地,为当地农户增加土地租赁收入,目前,该项目已流转土地180亩,每亩600元,且一次性付清5年流转费,为贫困户增收54万元。菌棒生产原材料主要利用当地桑枝、秸秆、杂木(轮伐),可以变废为宝,增加农户收入。公司组织农产品初加工,带动基地贫困户进行修剪、烘干食用菌,晾晒、腌制蔬菜,提升农产品销售附加值。
三是“资产量化+股份分红”,明晰产权收益。 项目实施中,对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投入建设的食用菌生产大棚作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产权归村集体或专业合作社,经营权归公司,产权收益按每户不超过3万元的标准量化到贫困户,作为入股资金,纳入优先股,享受不低于6%的保底分红和清算权利。
四是“吸纳务工+绩效奖励”,激活用工收益。 在永乐镇的四个示范基地吸纳当地100名农民稳定就业,参与食用菌及蔬菜种植初加工,每人每年可增加务工收入3万元左右。为充分提高基地农户种植加工技能水平,公司坚持外聘技术人员蹲点服务,使基地农户有效掌握蔬菜及食用菌种植技术及初加工工艺,公司长期坚持开展“蔬菜种植大户”、“初加工女能手”等种植绩效评优活动,并给予优胜者奖励或种植返利,以此最大程度地调动农户科学种植的积极性,为保障公司的原料供应发挥重要作用,实现互利双赢。
五是“联贷担保+带动创业”,放大融资效应。 企业依靠自身经济实力、良好的诚信度,已协调沟通兴农担保、农商行等金融机构,由公司信誉担保为示范区内自有资金不足的困难种植户先行借贷流动资金,之后以其收获的农产品销售收入偿还贷款,通过这种联贷担保融资模式,为基地种植贫困户提供资金保障。示范基地吸纳周边农户入棚栽培食用菌,汀来公司收购产品增加贫困户收入。初步测算每个大棚种植5000个菌棒,每个已植种且菌丝生长完好的菌棒成本价为6元,可产鲜菇1.5公斤,每公斤收购均价8元,一个大棚半年能为种植户增收3万元左右。
六是“项目监管+风险防范”,保障项目安全。 项目由县扶贫办、县农委、县经信委进行监督管理。县扶贫办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财政资金投入的设施设备使用管理情况、项目推进情况、贫困户收益分配情况进行监管;县农委对食用菌的栽培技术进行指导和监管,指导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开展农产品安全溯源;县经信委对食用菌加工环节进行监管,确保食用菌加工品质量安全。汀来公司加强科研投入,提高管理水平,依托中国农科院、四川省农科院、西南大学等科研院校提供技术支持,常年聘请食用菌栽培、加工的专家教授和实战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产量,确保质量;汀来公司和贫困户根据市场行情合理商议收购价格,对贫困户种植的食用菌进行保底收购,保障贫困户收益;由财政专项资金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防范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造成的损失。
七是“动态调整+滚动投入”,建立长效机制。 参与项目的贫困户脱贫后,可以经所在村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审核后,自动退出股权,不再享受收益,由新增贫困户进行递补,也可以投资入股以普通农户的身份继续参与项目经营,享受入股分红。政府财政专项资金投入设施设备的50%归村集体所有,贫困村整村脱贫后,重新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确定政府财政专项资金投入、企业投入、农户投入比例,继续实施项目,确保长期发挥效益。
国际合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