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病人眼中的“提灯女神” 曾援非抗击埃博拉
新华网消息,今年43岁的游建平,从事护理工作已经25年。从1992年陆军军医大学(原第三军医大学)护理系的毕业生,到如今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传染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25年的护理人生成就了这位来自重庆的“提灯女神”——第46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图为早上八点十一分,身为护士长的游建平,在传染科护士早班例会上,安排一天的工作。
也许,就在这几天,你已经关注到这位名叫游建平的重庆女护士,因为她的名字出现在第46届南丁格尔奖章的名单里。由此,她也有了“提灯女神”的称号。
今年,来自全球22个国家的39名优秀护士获此殊荣,其中包括6名中国护士,游建平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国际医学护理界的最高荣誉奖,南丁格尔奖章是对护理工作的最大肯定。而对于她本人而言,在护理工作这条路上的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二十多年的付出究竟有多值得,也只有她自己懂得。
医院的护理工作相当繁碎,再加上医院特殊的环境,面对的都是患者,这些都对护士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了保证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图为游建平调小工作对讲机的声音,避免影响病人情绪。类似于这样的细节,都体现出游建平专业的护理水准。
在游建平25年的护理生涯里,护理的患者无数。但面对每一个患者,她始终以一颗大爱之心悉心呵护,这也让患者对她感恩在心。图为游建平查看病房,虽身患病痛,但患者仍愿意与游建平交流,并向游建平讲述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
图为游建平在ICU病房检查患者输液情况。作为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传染科的护士长,游建平每天都要和病菌“打交道”。对于常人而言,面对病菌远离还来不及,但她却始终迎面而上。用她自己的话说,“只要是患者需要的地方,就是我应该去的地方”。
游建平与病菌距离最近的有两次:一次是“非典”疫情肆虐全国的时候,一次是“援非抗埃”的时候。当年“非典”带给人的恐惧现在还历历在心,作为重庆定点收治医院的传染科护士长,游建平责任重大。所幸的是,她担起了这份责任。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她组织救治护理了数百名疑似和留观病例,还率先倡导当时国际先进的防止交叉感染“六步洗手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民的“恐非症”。图为游建平近距离检查患者伤口。
2014年,具有极高传染性和致死性的埃博拉疫情肆虐非洲。游建平携68名护理人员奔赴“战场”。病毒无情,当时已有超过百名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她毅然领下军令状,“只要有一个工作人员感染,我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护士长。”她做到了。在非洲的70天里,她不仅带领工作人员接诊患者112例,也未曾有工作人员被感染。最令人动容的不是她回国之后获得的各种奖项,而是离开非洲之前,曾救治的小罗伯特的深情告白:我爱你,中国妈妈!这样的医患感情来自于游建平对患者真诚的关爱,在平时的工作中更是如此。图为游建平为患者检查病症。
游建平能获得南丁格尔奖章,绝不止于与病菌的对抗,还有对患者的人文关怀。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游建平的故事亦深入人心。当时灾区道路中断,由她担任护士长的医疗队徒步40公里,翻悬崖过急流,历经8小时抵达灾区。期间,她救治伤员、护送留学生,把自己生死置之度外,把他人安危紧扣心头。在灾区连续奋战的60多个日夜里,她是伤员眼中神圣的“提灯女神”,为恐惧和绝望中的病人点亮了生的希望。
护士的微笑,是患者在医院收到最美的礼物。图为游建平查房期间与患者交流。虽然面戴口罩,但她带着笑意的双眸仍向患者传达出一份温柔。而在二十多年的工作中,她的这份温柔曾让很多愁眉苦脸的患者露出微笑。借用她自己的话,“传染科不应该是传播恐惧的地方,而是传递关爱的场所。”
照顾好患者的同时,游建平还要安抚患者的家属。图为游建平在医院走廊上与家属沟通患者情况,并安抚家属情绪。从患者到家属,从病痛到情绪,他人的情况总是牵动着游建平的心。也正是因为如此,她的身上总是散发着爱的清香。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传染科走廊上贴着患者及家属写给游建平的感谢信,“游建平护士长是极有爱心的护士长,是值得尊敬的人……”而这正是大多数与之接触过的患者及家属对她的评价。一个冒生死救助他人、用真心对待他人、用情怀助力医疗事业的护士长,担得起“提灯女神”的称号,也担得起南丁格尔奖章的重量。
图为7月21日拍摄的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46届南丁格尔奖章颁奖大会现场。(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供图)
图为7月21日拍摄的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46届南丁格尔奖章颁奖大会现场。(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供图)
7月22日拍摄的第46届南丁格尔奖奖章。(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供图)
原标题:“提灯女神”游建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