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获得南丁格尔奖章回渝 汶川地震受伤女孩专程来接机

16.09.2015  07:24

昨日,江北机场,获得“南丁格尔”奖章的赵庆华载誉而归。 重庆晨报记者 雷键 摄

重庆晨报记者 王珊 报道

昨日上午,第45届南丁格尔奖章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李源潮为5名中国获奖者颁发奖章。今年,来自全球18个国家的36名优秀护士获此殊荣。

获得本届南丁格尔奖章的,有一位重庆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赵庆华。她是我市首位地方医疗机构医护人员获此殊荣的护理工作者。

载誉回渝

女孩从成都赶来给她接机

昨日,个头娇小的赵庆华特意穿着红色上衣,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典礼。33年来,她很少穿这种颜色的衣服。会场,同行们让她分享事迹,赵庆华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是“责任心”。

为了不耽误工作,昨日下午,赵庆华便匆匆忙忙从北京赶回重庆。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同事们在机场为她举行了欢迎仪式。

25岁的史玲燕,上午专程从成都赶来,与老乡梁婷一起,提前守候在了江北机场。在重庆,两人有一段共同的经历,即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重伤员,都曾在重医附一院接受治疗。她们,都曾是赵庆华的病人。

当年,如果不是赵阿姨的陪伴,我想我可能熬不过这段人生中最艰难的时期。”史玲燕说,当年,她被埋时间长达8小时,因为伤情严重,一度面临截肢,她因此情绪低落,常失控大吼。

那段时间,她所在的病房,成了赵庆华下班后准时出现的地方,“赵阿姨几乎天天陪着我,下班了家也不回,一直鼓励我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史玲燕说,康复出院后,她原本以为彼此的联系会随着医患关系的结束而变少,但这些年,赵阿姨一直鼓励着大家,“去年,阿姨还曾抽空去我家,她说就想看看我现在过得好不好。

2008年,赵庆华和她所带领的护理团队,帮助156名四川转院伤员康复出院。

临危受命

她总站在高危病患护理岗上

其实,关于赵庆华的故事,在重医附一院流传的就有不少。有两件事常被同事们提起:常主动上夜班,凌晨还拿着手电筒在病房四处巡视;对自己有点“”,经常拿针头扎手上血管,这样做只是为了扎针时更准。

1982年,赵庆华成为一名护士,进入重医附一院。1991年初,一位患胃平滑肌肉瘤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入住心血管内科,病情严重,但该病症所用药需严密监护和精准的穿刺技术,且护理任务十分艰险。

此时,已怀有身孕的赵庆华站了出来,主动承担起这名患者长达8个疗程的化疗护理。由于长期化疗,患者血管条件很差,为减少病人痛苦,赵庆华不得不脱掉防护手套。如此一来,过度劳累加上长期接触化疗药物,赵庆华不幸流产了。

没多久,她就主动重回工作岗位了。”同事说,赵庆华坚持了8个月,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化疗,她却因此落下了并发症,失去了生育能力。

帮扶库区

她十余年来几乎没有节假日

2001年,三峡移民工程启动后,库区医疗资源短缺,赵庆华又主动站了出来,承担起库区护理建设帮扶的任务。此后10年,她几乎没有节假日。库区面广、条件差,为了培养护理人才,她常年奔走在主城和库区之间。

库区路途艰险,走一趟要8-10小时。尽管多次与死亡擦身而过,但赵庆华没有放弃。

10年来,赵庆华几乎跑遍了三峡库区基层医疗单位,帮扶累计千余次,惠及医院70余家,培训医护人员10万余人次,但高强度的工作,也使她落下了失眠、胃溃疡、椎间盘突出等病症。

跟护理人员长期打交道的,还有各式各样的危急病症。2009年11月2日凌晨3:40,重庆首例“甲流”危重症患者——剖宫产术后一天的产妇转入重医附一院。赵庆华建立隔离病房,在全院调配组建专门的护理团队,顶着被感染的危险,进入“甲流”病房组织护理查房。111天的努力,她和团队创造了治愈国内首例重危甲流产妇、治愈全国首例重症甲流合并胰腺炎的患者等多项医学奇迹。

新闻链接>

西南医院鲜继淑 2009年曾获该奖

国际红十字会设立的护理界国际最高荣誉奖,每两年颁发一次。1907年,国际红十字组织在第8届国际红十字大会上设立南丁格尔奖。我国自1983年首次参加第29届南丁格尔奖评选以来,到目前为止已先后有68名优秀护理工作者获此殊荣。

西南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鲜继淑2009年荣获第42届南丁格尔奖章,她是重庆市首个获得这一奖项的护士。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