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姐妹花同患眼病 重庆援藏医疗队带她们回渝治病
昨(8)日下午,在重庆新视界渝中眼科医院的病房里,6岁的德庆旺姆和2岁的西绕永措安静地窝在父亲的怀里,等待医护人员为她们做着术前准备。
8月6日,重庆援藏医疗队圆满完成“光明援藏 天籁之行”在西藏昌都的白内障救助任务,和医疗队一起回渝的,还有一对来自昌都的小姐妹。两姐妹同患眼病,由于年龄太小,需要全麻手术,当地医院并不具备适宜的手术条件。几经商量,将两姐妹接回重庆手术得到了支持。
两姐妹同患眼病,“女儿奴”父亲贷款治病
7月底,市民政局启动“光明援藏天籁之行”活动,启动仪式当天,满载援藏医疗物资的新视界援藏医疗队光明快车正式发车启动,一同出发的还有33名眼科专家。抵达西藏昌都后,医疗队立即开展工作,经过筛查,免费为200例病人实施了手术。
在昌都类乌齐县,医疗队在筛查时发现了这一对患眼疾的小姐妹——德庆旺姆和西绕永措,两人是堂姐妹,德庆旺姆右眼患有严重的斜视,西绕永措在出生时就发现她的左眼较小,9个月时被确诊为先天性白内障和斜视。
“每到感冒时,女儿的眼睛都会出现一上一下的情况。”德庆旺姆的父亲斯朗旺加说,女儿逐渐长大,意识到自己跟别的孩子有不同,变得不愿意出去玩儿了,话也越来越少。
斯朗旺加有五个孩子,德庆旺姆是最小的一个,家里负担重,全家就靠着5头牦牛和种点儿青稞为生。每年夏天,懂事的孩子们还会主动去山上挖虫草贴补家用。作为父亲的斯朗旺加一直有个心愿,希望能快点赚钱,然后带女儿去大城市里看病,治好她的眼睛。
而今年才2岁的妹妹西绕永措,在出生时,家人就发现了她的眼睛与常人有异,在8、9个月大时,左眼还出现了明显的白点,心急如焚的父亲扎曲硬是靠着国家贷款,带着女儿去成都看病,因孩子年龄太小,他们辗转五六家医院,都无法手术治疗。女儿虽小,但她看不清东西时会显得特别烦躁。扎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尤其是侄女德庆旺姆因为眼病而起了变化时,心里更加担心,“女儿还这么小,将来可怎么办!”
来渝做手术有过害怕,为了女儿愿意一试
7月30日,是援藏医疗队抵达昌都市类乌齐县的第二天。当得知重庆援藏医疗队来到西藏昌都,斯朗旺加和扎曲仿佛看到了希望。当天下着大雨,两位父亲早早地出发了,他们骑摩托车驮着女儿赶到医疗队所在的类乌齐县人民医院求治。
接诊姐妹俩的是医疗队的眼科专家田小波。“小姑娘头发卷曲,红扑扑的脸蛋,模样格外可爱。”说起第一次见到姐妹俩的情形,田小波仍旧记忆犹新。经初步检查,姐姐的视力仅有0.25,妹妹的视力仅能看到一点光,被称为光感。姐妹两个都需要全麻手术进行治疗,妹妹的情况比较复杂,也更为严重,不及时治疗会有失明的危险。但由于当地医疗技术水平有限,无法现场为两个孩子进行手术。为慎重起见,援藏医疗队在与重庆新视界眼科医院的专家、麻醉医师远程会诊,确定手术的可行性后,提出了接姐妹俩回重庆手术的方案。
得知这一消息,两姐妹的家人高兴坏了。扎曲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反复说着感谢。斯朗旺加得知女儿治疗有望,但要去1000多公里外的重庆做手术,充满欣喜的同时又闪过一丝害怕。“不知道手术的结果会怎样,要是没有成功,孩子可能会更加沮丧。”但短暂的纠结后,斯朗旺加决定来重庆。“女儿是自己的宝贝,全家最大的心愿就是治好孩子的眼睛,多读书,有出息,长大后自力更生。”
而这一方案也得到重庆市民政局、重庆社会救助基金会和昌都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昌都市民政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当起了翻译,在姐妹们的治疗过程中负责沟通问题。8月6日,斯朗旺加和扎曲带上女儿们,和医疗队一起回到重庆。
妹妹左眼集中三种眼病,同台手术解决问题
在病房住了几天后,姐妹俩很快和医护人员熟悉起来,虽然不会说汉语,但看到有医护人员前来时,她们总是露出笑容,挥挥手。
手术医生李平华和田小波介绍,两姐妹来到重庆之后,医生对她们的眼睛做了进一步检查,发现妹妹西绕永措眼睛的玻璃体存在增生的情况,而玻璃体增生也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这就意味着,医生在同一台手术中,要联合实施三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完成斜视矫正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和玻璃体切割手术,其中玻璃体切割手术又是手术难度最大的。而西绕永措的眼球比成年人要小很多,她患病的眼睛更是比她另外一只健康的眼睛还要小,这就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难度和对精细度的要求。此外,手术中还将进行后囊撕囊的操作,这是为了避免孩子白内障术后“后发障”的产生。
经过专家会诊,下午3点多,妹妹被先推进手术室,扎曲站在手术室外安静地等待着,不时向手术室里望一望。大约一个小时后,手术完成。医生告诉扎曲手术很成功,这位朴实的藏族父亲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脸上露出笑容,不停说着感谢。女儿被推出手术室时,可能麻药渐渐退去,感觉到疼痛在哭,扎曲跑上去,搂着女儿又抱又亲,哄着她。
随后,医生继续为姐姐德庆旺姆手术。“姐妹俩的手术都非常成功。”医生介绍,术后,德庆旺姆和西绕永措都需要进行长期的弱视训练,考虑到藏区就医的难度,我们会对她们的家人进行专门培训,在家里帮她们训练。同时,医生也会随时与她们保持联系,提供治疗上的帮助和指导,这样一来,姐妹俩恢复正常的视力的机会是非常大。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钱也 实习生 李娜娜 摄影 李斌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