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船姑娘“水上漂”十年 开辟重庆罕见“水上邮路”

26.09.2020  10:11

重庆市大足区化龙水库码头,老熟人王安元的电动船一靠岸,大足化龙邮政所投递员黄利就左手抓住船舷,右手抱着包裹,弓着身子一下钻进了船舱。

黄晓利坐船前往水库深湾区域

王安元见状,打趣道:“晓利,好久不见,你来了哟,动作还麻溜呢!

黄晓利紧了紧手中的包裹,语气中带点儿小兴奋:“ 那是,我今天要给秦嬢嬢她们送包裹去!”

谈笑间,很快就到了开船时间。王安元加快步子走向船尾,按下启动键,握着方向盘吼了声:“大家坐稳哟,出发了!”平静的湖面瞬间被拉出了一道长长的波纹。瞧着两岸熟悉的风景,黄晓利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地处大足区宝顶山脚下的化龙水库,水域面积2.1平方公里,有荷叶村和东岳村2个行政村环湖而建,近1800户常住居民散居在青松翠竹间。风景虽好,但要想快速把邮件送到当地村民手中,就必须得坐船横穿水库。

作为大足区内这唯一一段“水上邮路”的女投递员,10年来,黄晓利克服诸多困难,往返库区总行程2400多公里,投递包裹、信件达300余件,用真情和执着为村民们架起了一座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第一次坐船,她就“晃吐了

秦孃孃,你还到这里等的哟,这是你的包裹,你签收一下。”刚一下船,黄晓利就见到秦中方在路边等着她。

你还专门跑一趟,打个电话我赶场顺便就拿了,等船多难得等……”秦中方嗔怪道。

核对好信息,黄晓利将包裹交到秦中方手上

这建议,要是放在10年前黄晓利刚入职那会儿,兴许还真是要考虑一下。2010年8月底,黄晓利第一次前往库区投递邮件,面对的头号难题就是坐船。

因当时库区条件有限,要去到库区深处只能乘坐人工木船。黄晓利还记得,自己初次登上船时的窘迫,“蹲坐在船里,双手紧紧抓住船舷,晃得厉害时直接吐了”。

而进到村落,她又因人生地不熟,不仅挨家挨户地寻找收件人,耗费整整2个小时投递4件邮件,还要随时担心被狗咬,一路上都在提心吊胆。上了岸之后,她就赶紧跑回了邮政所。

说起来还有点儿丢人。”回忆起往事,黄晓利有些唏嘘,又有些不好意思。还好,10年的投递经历,不仅让她如今坐船是轻而易举,与村民的感情也愈发深厚。

帮助村民“”包谷,黄晓利可是行家

这不,刚走到村民张中芳家门口,黄晓利就主动打开了话匣子:“ 今年收了这么多包谷呀,我来帮你忙!”“哎呀,天这么热,你坐着休息一会儿再说。”“不打紧,我们两个人搞得快些。”黄晓利顺势就拿起根包谷“”了起来,和张中芳聊起了家常。

看时间差不多了,黄晓利起身往外走,一出堂屋就碰到光着脚板、挽着裤脚回家的张中芳老伴儿罗定禄:“晓利来了哇,这是要走了啊?

老两口一起把黄晓利送到院坝处。“我们这里交通不方便,多亏了你跑来跑去帮我们的忙。”罗定禄有些不舍,“正好梨子熟了,我摘几个,你尝一下嘛。那边有个又大又黄的,肯定甜得很!”话音未落,罗定禄便摘了一个梨。

村民的感情是如此淳朴,黄晓利张了张嘴想说声“不用了”,但看到老两口热情的样子,她又于心不忍,只是唤了声“您老小心些”。这么多年相处,彼此间早已是亲人,而既然是亲人,又怎好拂了他们的意呢。

再难,也要把信送上门

这几年,随着当地经济发展,荷叶村、东岳村许多村民要么是已经到化龙镇上购房,搬了出去;要么是在外务工,一年半载难得回家,留守在村里的人越来越少。而偶尔的一封信、一件邮件倒成了老人们最大的期盼。

前段时间,黄晓利在处理信件时,分拣到一封地址为“大足县化龙乡东岳村某社”的信件。“行政区划调整之后,早就没得‘大足县’‘化龙乡’‘某社’这种写法了,这是好老的地址了哟,还能不能联系上收件人哦?!”她心里暗自揣摩着,并立即拨打收件人的电话。

没想到电话接通了,对方表示,根本不认识收件人。看着躺在自己手中的挂号信,黄晓利急了,要怎么办才好?根据收件人的地址,黄晓利首先确定应是在水库区域,在多次往返库区打听情况后,好消息终于传来。

昔日前往水库的交通工具

在一村民的帮助下,黄晓利成功联系上收件人,“这是我多年未联系的一位老朋友,我以为再也联系不上他了呢,谢谢你们的认真负责……”握着黄晓利的手,收件人激动地表示。直到这时,黄晓利才知道,收寄件双方已长达十多年没联系,这封信对他们而言意义十分重大。

现在水库周边的邮件越来越少了,但是一看到邮件,我心里还会有点儿小激动。”黄晓利坦言。也许每个人对自己工作初次接触的地方都有着深深的乡情,黄晓利对这片富含人情味的库区也有着别样的情怀。因为她知道,对于交通不便、信息不发达的库区来讲,一封信或是一个包裹,都是村民们与外界难得的联系,而她就是连接两端的一条坚韧的纽带。

为民服务,她是村民的贴心人

除了投递邮件,为乡亲们配送农资也是黄晓利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初来乍到的几吨农资,到现在每年配送20吨左右,靠的是她的耐心热情与勤勉踏实。

2013年7月,荷叶村村民阳才中订购了1吨饲料,黄晓利的三轮车承载不了如此重量的物资,大足区分公司便协调邮车师傅李国强驾驶厢式邮车和黄晓利一起将肥料送到客户家中。

当行至一陡坡处时,因坡度极陡,载重的邮车无法翻越。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两人只得把饲料一袋袋卸下来,靠人力扛过山坡,再继续装车前行。200米长的陡坡上,两人往返超40趟,历时1小时终于将饲料以人力的方式传递上坡,短短200米的路程硬是走出了8公里的长度。盛夏的酷暑热浪,加上肩扛小跑带来的体力运动,两人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

农资销售的过程中,不仅考验着黄晓利的体力,也考验着她的专业素养,这也是这么多父老乡亲相信她、选择她的原因。

老百姓信得过邮政农资

2018年5月10日,正值玉米种植的关键期,水库深湾的村民黎宗贤反映购买的玉米种没有发芽。得知消息后,黄晓利特意起了个大早,因路况不好,耗时近两小时才到达黎宗贤家。

见到满身大汗的黄晓利,黎宗贤感动极了,劝她歇息一下,但是黄晓利一刻也没有停歇,就直奔玉米地。用手刨开泥土,看了看玉米种,黄晓利便知道了原因:“黎阿姨,因为气候太干燥了,您又将玉米种埋得很深,玉米缺氧才没能正常发芽。

解决了黎宗贤的问题后,黄晓利又顺道去到周边几户村民家进行了技术指导。连午饭都没有来得及吃,又立即坐船返回所里忙碌起来。

日复一日,黄晓利在自己的邮路上奔忙,一晃10年。“怎么着也不能辜负村民们对邮政的信任、对我的信任啊!”她笑了笑说。

原标题:在重庆难得一见的“水上邮路”,她十年“水上漂”!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