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政协委员的提案 改变了许多重庆人的生活
2016年11月3日,大足区宝顶镇车家村,一辆农村客运班车行驶在乡村公路上。通讯员 黄舒 摄
核心提示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谆谆告诫。政协委员来自人民,理应架起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而提出提案,便是政协委员履职为民的重要内容。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召开在即,我们采访了部分四届市政协委员的提案办理情况,一定程度上还原委员提案聚焦民生、改善民生所作的努力。
提案一
客车开到家门口,全市94.4%的行政村通客车
奉节县大树镇兰靛村距离场镇8公里左右。2016年以前,该村村民赶集,要背着背篼翻山越岭走一个多小时。随着村里的水泥公路建成,当年兰靛村开通了农村客运,村民到镇上只需要20分钟左右。兰靛村的改变,只是我市农村客运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2.6万公里,四级及以上公路里程突破10万公里,占比79%,高级路面7.3万公里,占比58.9%。行政村通畅率达到89%,撤并村通畅率达到55%,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97.5%。
而农村客运的改变,与一份政协提案密切相关。在市政协四届一次会议上,市侨联界别的政协委员提交集体提案《关于提高农村公共客运能力的建议》。提案对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给予肯定,同时指出,随着硬化公路的里程不断增加,农村公路网络基本形成,许多区县实现乡通畅、村通达、村通畅和“村村通客车”,但是路修通了,农村客车开通了,农村的公共客运能力却没有成比例发展。提案剖析了造成农村公共客运能力低的原因,包括道路通行条件较差;非法营运安全隐患多;客源分散运输经营效益较差;车辆技术标准不够高等。为此,提案呼吁大力提高农村公共客运能力,建议改善农村公路通行条件,清理、规范农村客运收费的优惠政策,适当减免农村客运车辆附加费、运管费、养路费等相关费用;逐步提高农村客运车辆档次,要进一步加大对非法营运车辆的打击力度,给合法经营者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输经营环境,促进农村客运市场秩序规范、有序发展。提案很快得到重视和回应。2013年7月,提案牵头单位市交委在回复该提案时认为,委员们所提出的改善道路通行条件、加强非法营运整治的建议,有利于改善农村客运运营环境,对提升农村公共客运能力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根据提案建议,市交委当即表示将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客运服务水平,加强农村客运经营管理,进一步打破传统的“定点、定线、定班”单一班线模式,根据地区实际情况,推行区域经营、延伸经营、专线经营等形式多样的农村客运经营模式;因时、因地制宜开行赶集车、早晚车、周末车、学生车等灵活多样的农村客运车辆,满足农村群众出行需要。同时,加强优惠政策扶持,在全市范围内试点农村客运营运补贴,重点对乡镇到行政村、行政村到行政村等客源少、客流不均衡的困难线路进行补贴,大力扶持冷线的可持续经营,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出行需求。
提案二
“撤并村”群众家门口看病更方便
“卫生室就在家门口,现在看病方便多了。放在以前,要走一个多小时才看得上病。”前不久,南川区东城街道高桥村69岁的村民曾祥邻这样感慨。
原来,高桥村是由原来的高桥村和简房村于2002年合并而成,村卫生室只有一个,村民居住较分散,要想看病,大部分人得走上一个多小时。
这样的情况直到2015年麻凼卫生室建成后才得到改善。新卫生室的条件也好了很多,记者看到,卫生室约有40平方米,分为独立的诊断室、治疗室、药房等。而以前的卫生室就设在村医唐中勤家中,仅十多平方米的房子里,连张病床都没有,病人输液只能坐在板凳上。
麻凼卫生室的建成与2014年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上的一份提案密切相关。在这次政协会议上,市政协委员、城口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王辉提交了《关于加快撤并村卫生室建设的建议》的提案。
“自我市2000年以来实施行政村合并后,一些“撤并村”的村卫生室也随之撤销了,村卫生室大量减少。”王辉对农村边远地区的村卫生室走访调研后发现,保留下来的村卫生室缺乏后续建设,房屋简陋,设备设施陈旧,有的甚至是临时租用的房屋作为医疗用地,医疗条件差。重庆的山区较多,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有的偏远山区的群众需要步行一个小时以上才能到达最近的医疗点。
事实上,市政府相关部门也注意到这一问题,摸底了解到全市约有2606个“撤并村”卫生室需要建设,涉及19个区县(自治县)。为改变这一现状,市政府于2013年8月颁发了《重庆市村卫生室(所)管理办法(试行)》,并于2013年9月1日起在重庆市38个区县正式执行。但王辉走访了解到,由于多种原因,各区县行动快慢不一,建设标准不统一,有的区县甚至还没有启动。
为加快“撤并村”卫生室建设,筑牢农村三级卫生网络,满足群众的预防保健及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就近看得上病,王辉为此提交提案建议,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优先安排撤并前业务开展好、建设积极性高、且能提供闲置集体用房、村医自建房或建设用地的“撤并村”先行建设,建好一个,运行一个。同时,统筹规划,多渠道多形式建设。各地应成立由各区县卫计委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撤并村卫生室建设办公室,强化管理。
“撤并村”卫生室建设也被纳入2014年度重点民生实事,而王辉来自基层的声音以及对“撤并村”卫生室建设的具体建议也受到市卫计委的重视,当年5月底,市卫计委在回复提案中承诺,将会同相关市级部门加强督促指导,督促有建设任务的区县加快推进“撤并村”卫生室建设,确保年度建设任务和民生实事“撤并村”卫生室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并充分发挥作用,满足农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在委员提案提出一年多后,2015年底,我市2606个“撤并村”卫生室已全部建成。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和曾祥邻一样,感受到就近看病的方便。
提案三
老人不出社区,也能享受贴心养老服务
老人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贴心的养老服务,这样的生活在重庆正在逐步实现。2017年11月27日,市民政局发布消息称,3年内,全市将打造100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100个市级示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康复保健、家政服务、短期托养、长期照护、精神关爱等多样化养老服务。
这一消息,令不少老人倍感欣慰。同样感到高兴的,还有四届市政协委员杨欣。在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上,杨欣所在的致公党重庆市委,提交关于《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的集体提案,因对该问题颇为关注,杨欣也在提案中签名附议。
“在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机构养老成本高的现实情况下,老年群体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应逐步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提案直指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治理模式行政化,社区缺乏服务意识;角色功能定位不清,各方参与度不高;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经费缺乏设施不足;服务资源不够充分,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阻碍居家养老服务良性发展。
需要居家养老的老年群体正在增加。提案为此呼吁促进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建议明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参与各方的角色定位,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合作模式;尽快出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动员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拓展筹资渠道;建立职业化的高素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者队伍。
该建议入选当年重点提案。2015年9月,市民政局回复该提案时认为,委员们对全市居家养老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分析深入到位,所提出的建议很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全市今后进一步深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市民政局同时表示,将以规划为引导,推动“十三五”社区居家养老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中,养老服务设施将与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继续加大政府投入,将新建或租房改建的规模较大、设施完善、符合条件的社区托老所纳入社会办养老机构扶持范围,予以税费减免、资金补贴等方面的扶持。同时,加强人才培训,强化监管职能,制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进一步规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行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行业标准,推行等级化管理,全面规范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提案四
让困境儿童茁壮成长
“我已长大成人,自立自强,感念党恩,回报社会……”2017年11月26日,在重庆市铜梁区青少年综合实验基地,10位少年紧握拳头,举起右手,面对国旗,庄严宣誓。
这是一场18岁的成年礼,不一样的是,宣誓的青年是铜梁区妇联组织安心妈妈一对一帮扶的困境儿童。三年前,市妇联将全市“情暖童心 相伴成长”困境儿童关爱项目放在铜梁,铜梁区妇联探索以“爱心妈妈”的形式帮扶困境儿童。更加自信、开朗,是这些曾经的困境儿童身上发生的最大变化。这一计划的实施,也让我市妇联界别的市政协委员们有了进一步的目标和期许。
“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是困难儿童群体中生活最困难,最需要帮扶的弱小困难群体。”2016年举行的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上,市妇联界别的委员们提交集体提案,建议开展困境儿童公益项目,建立关爱困境儿童服务体系,建立家庭、社会、学校无缝对接的“人盯人”监护帮扶机制,民政、妇联、教委协同配合,形成有效监护帮扶、心理关爱服务、社会支持援助三位一体的监管帮扶关爱体系,让他们“亲情有依、生活有靠、心灵有抚、安全有护、学业有教、困难有帮”。
作为该提案办理的牵头单位,市民政局在回复该提案时表示,在前期开展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情况的基础上,将完善帮扶保障制度,建立健全运行机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项目活动,维护困境儿童基本权益。各级民政部门认真组织开展摸底排查,对困境儿童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信息数据库,实行分类动态管理,将符合条件的儿童纳入困境儿童救助供养范围,做到应救尽救;对已纳入保障范围的困境儿童,要建立翔实完备的困境儿童信息台账,严格施行“一人一档”管理。
同时落实区县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职责,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健全覆盖全市城乡、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困境儿童保障工作体系。困境儿童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就近协商落实有爱心且有抚养意愿和能力的爱心家庭,对困境儿童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建立有奖监护制度,区县(自治县)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结对帮扶爱心家庭给予适当的补贴。
提案五
让学龄前儿童入园不再难
去年12月底,市政府出台的《重庆市主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规划用地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令从事幼儿教育的江北区某幼儿园院长李虹兴奋不已。“这意味主城新建幼儿园园舍有望‘零租金’办园,能大大降低办学成本,缓解‘入园贵’!”
随着二孩政策的推行,学前教育引发各方关注,而幼儿“入园难”“入园贵”也令家长们焦虑不已。2017年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上,一份市政协委员的提案受到各方重视,被列入当年市政协重点督办提案,市教委采纳其中建议,力求从规划、政策扶持和健全监管机制入手,缓解幼儿入园难题。
提案者是市政协委员、沙坪坝区政协副主席陈忠荣。他认为,我市学前教育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规划建设相对不足,表现在公办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较低。以沙坪坝区为例,该区共有幼儿园223所,其中公办园42所,仅占20%;普惠性幼儿园76所,占比约34%。远远落后于上海公办幼儿园80%的占比,落后于杭州、南京、成都等地超过50%的占比。
对办学者而言,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办园成本增高也是导致“入园难”的问题。陈忠荣以沙区为例说,81所住宅小区民办幼儿园中有76所为租赁举办。近年来受宏观经济调控和房地产市场波动等影响,部分开发商或物业公司通过竞价等方式直接或变相大幅提高场地租金,致幼儿园租金上涨过快大幅增加办园成本,造成“入园贵”愈演愈烈,同时也有因交接或租赁纠纷造成幼儿园办园中断,小区幼儿无园可上。
陈忠荣为此在提案中建议,加强普惠性幼儿园规划与建设,强化幼儿园办园行为的监管。同时加强对幼儿园租金的价格管控,建立城市小区配套幼儿园租赁价格定价机制,制定城市小区配套幼儿园租金指导价格,将配套幼儿园租金纳入物价部门价格监控,严控小区配套幼儿园租金非理性上涨,控制办园成本,破解“入园贵”。
2017年9月底,市教委在回复该提案时,认为陈忠荣的三点建议非常有针对性。同时根据建议内容,市教委在梳理我市配套园建设与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形成了现状与对策的调研报告,对如何规范建设管理幼儿园提出了基本构想,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文件。同时市教委还回复称,将积极配合城乡建委、国土房管、物价等部门通力合作进行试点研究,积极探索民办幼儿园园舍租金合理定价机制,特别是加强与物价等部门配合,争取将幼儿园场地租金纳入物价监审目录,合理控制小区配套幼儿园租金价格,降低办园成本。
编辑: 王龙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