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婆婆提前“定制葬礼”:想为儿女分担压力

31.03.2017  13:50

刘婆婆说,签订“生前契约”是为孩子们提前分担悲伤

近日,琼瑶一封《写给儿子和儿媳的一封公开信》交待身后事,霸占各大媒体头条,琼瑶称在自己未来的葬礼上,“不设灵堂”,“绝不抢救”,自己要“有尊严的死去”,此举让“定制葬礼”一词闯入公众视野。近日,记者了解到,一个名为“生前契约”的殡葬协议已在重庆悄然出现,只要签署这份协议,就可以提前为自己定制葬礼,

七旬婆婆提前定制葬礼

拿到协议的那一刻,刘婆婆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刘婆婆叫刘中国,今年75岁,家住南岸六公里,是一名退休老师。上月,刘婆婆签订了“生前契约”合同,提前为自己定制葬礼。提到死亡,大多数老人仍然讳莫如深,刘婆婆反而一脸坦然,她说:“孩子们的工作那么忙,能分担一些就是一些。”

“我的朋友中已有不少人过世,我见过很多子女在父母去世的时候,被‘一条龙’贩子推荐各种宰客套餐。不买,觉得对不起父母,买了,也不一定是父母喜欢的。与其让儿女买些我不喜欢的,倒不如让我先把喜欢的选好。”

刘婆婆说,她和殡葬公司签下“生前契约”,提前选好了自己喜欢的花和音乐。“我过世的时候,孩子们一定会悲伤,在巨大的悲痛下,还要顶着压力去为我办理后事,这对他们来说太辛苦了,我想为他们分担。”刘婆婆说,这是她签订“生前契约”的原因。

多数市民对此选择回避

尽管刘婆婆坦然面对死亡,但记者走访后发现,像刘婆婆这样想的老年人并不多。

“在80岁的老母亲面前,完全提不得‘死’这个字。”家住洋河路35号的张女士说,她的母亲酷爱养生保健,每天锻炼身体,唯一的愿望就是长寿。张女士和其他兄弟姐妹商量提前预定父母的墓地,无意中被母亲得知,母亲大发雷霆骂他们不孝。“买墓都不行,更别说提前定制葬礼了。”

除了老年人,子女也觉得和父母谈论身后事有些别扭。“‘生前契约’我也听说过,我妈告诉我,以后她去世了,就按着契约的协议办理,但总觉得提前订好了,像盼着母亲去世一样,太别扭了。”家住冉家坝龙山大道38岁的黄女士认为,为父母办后事是子女尽的最后一份孝心,如果老人自己买,她也无法接受。

已有80余市民签订契约

南山福座陵园负责人崔先生告诉记者,从去年11月至今,据其所属的福寿园国际集团统计,重庆已有80多位市民定制“生前契约”,提前安排葬礼。“住在养老院的老人和身体不好的老人,比较愿意签订生前契约。也有一部分为人子女的,因为没有办丧事的经验,担心父母过世时手忙脚乱,也会考虑提前为父母签好生前契约。”

生前契约都能约定哪些内容呢?南山福座生前契约服务流程上面清楚写到,过世后想穿什么样的寿衣,设不设灵堂,灵堂怎样布置,甚至是灵堂上想摆放哪种鲜花、照片,都可以提前约定下来。“一般来讲,生前契约会涵盖净身、穿衣、接运遗体、治丧、火化、骨灰安置等身后事。一旦客户过世,即可按照约定立即提供上门服务。”崔先生说,在收费方面,是分不同套餐的,有平价型的9000多元,也有高端型的13000多元,客户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套餐外的服务。

契约形式将进一步完善

据了解,“生前契约”并非是国内殡葬公司的首创,这一形式早在六十多年前就起源于英国,后流传至美国。“生前契约”在欧美国家和台湾地区已经成为殡葬趋势。

崔先生告诉记者,在中国,2012年,上海市民政局就提出“生前契约”概念,但当时接受的人非常少。现在,随着社会的开发和文化包容程度提升,这一概念才重新被提起。

与殡葬公司签订协议是否有法律保障?崔先生称,南山福座的客户签订契约后,公司会将签订契约后支付的资金存入专门的账户,由专业资金管理公司托管,直到用户过世,才会将这笔款项划入公司账户,由殡葬公司按照协议流程为客户操办葬礼。“目前,福寿园也正在和保险公司进行商谈,由保险公司进行托底保障,为协议提供进一步保障。”

专家:

“生前契约”的形式值得推崇

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伊华称,“生前契约”对殡葬事业而言是一次改革。对老年人而言,这其实也是一项优惠政策,提前签订葬礼流程,既不至于让儿女到时候在悲伤中手足无措,也可以防止数年后去世操办葬礼物价上涨。

重庆知名社会心理学者谭刚强称,用“生前契约”的形式为自己制定葬礼是一项有意义的创举,多数国人是回避死亡的,但摒除心理偏见,这样的形式是值得推崇的,让人们提前安排后事,更加平和地离开世界,也不用亲人带着悲痛去操办葬礼。

原标题:80多位重庆市民签订“生前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