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 扎根基层田野 做实社科研究——我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

24.06.2016  18:04

      6月21日上午,我院在圆桌会议厅举行研究所(部)座谈会,交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并专题讨论所(部)研究工作如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全院所(部)长、部分资深专家、青年科研人员代表30余人参加讨论,张波副院长参加座谈并讲话,会议由科研处处长李敬主持。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剖析了问题、提出了方法、谋划了愿景、凝聚了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发布以来,我院组织召开了中心组学习和专家代表研讨会,各个研究所(部)还分别组织了内部学习,不少专家和青年学者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和研究任务陆续撰写了一批学习体会文章。学者们普遍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哲学社会科学、怎样建设社会科学,回答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深层次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文史研究所所长李重华研究员谈到,纵观历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我们需要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两个“不可替代”的深意。
      科研处处长李敬研究员谈到,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内容十分丰富,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价值追求。讲话中既有大量辩证剖析社科研究工作等“”层面的内容,也从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方法,认真研读讲话内容后,对增强个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功力益处良多。
                        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解决好社会科学研究为了谁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高职业自觉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玲研究员谈到,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的事业,扎根于人民,来自于实践,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离不开人民群众和社会实践,否则将失去方向和灵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必须心系人民,要以服务人民群众为主要任务,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根本方法开展研究。
      产业经济研究所田军助理研究员谈到,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要牢固树立“三种意识”:一是看齐追随意识。在真懂真信、述学立论、转化运用上下功夫、见成效。二是理论高地意识。“狠下苦工,勇练内功”,抢占重庆有关领域的理论研究高地,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更多参考。三是一流人才意识。形成思想过硬、眼界开阔、专业扎实、作风实干、关怀社会的人才观。
                  加强理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以开放的视野研究重庆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可大可小,揭示一条规律是创新,提出一种学说是创新,阐明一个道理是创新,创造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创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揭示了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钟瑶奇研究员谈到,社会转型期间,社会学研究尤其要重视问题导向、团队研究和田野调查。人口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对于正处于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重庆,都是需要高度关注的领域,必须坚持深入基层,系统调查才能发现问题和闪光点。
      哲学与政治学研究所所长胡波研究员谈到,要尊重不同学科的研究规律。以哲学研究为例,需要领悟哲学学科的对象、特点和问题意识,用正确的方式和路径开展哲学研究。需要大量阅读相关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著作,同时持续进行思想理解力和规范性论证能力的专门训练。
      公共政策研究部部长康庄副研究员谈到,没有对鲜活的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的把握,就不可能产生有价值的研究。我部研究的重点是基层组织公共治理,需要深入田间地头持续进行追踪调查,费孝通等老一辈研究者长期深入基层调研的精神和方法,在今天依然是我们的榜样。
      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吴安研究员谈到,未来几年,产业所将紧抓时代赋予重庆的重大使命,依托“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新(重庆)示范项目”等时代命题,发挥所内工业经济学以及现代物流业等研究优势,坚持以“服务市委学科决策、服务重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导向,坚持以“重庆问题”为研究依据,重点研究重庆产业结构升级及空间布局、企业发展及技术创新等问题。
      农村经济研究所李然副研究员谈到,我国已经步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关键时期,理论思想、理论成果、理论人才正大量涌现。从事决策咨询工作,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种现象,揭示蕴含在其中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抵御各种经验主义谬论。
                        以建设“一流智库”战略目标为统领,全面提升研究水平、优化管理机制
      “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思想动力。
      城市管理研究所所长许玉明研究员谈到,要加强科研管理创新,创新科研时间管理、考核管理、财务管理、岗位管理,促进产学研转化,提高国家科技投入的效率。
      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曹银涛副研究员谈到,要把个人学术研究自由和加强考核管理协调起来,管理部门或者管理者要尊重学者的研究兴趣和专长,不搞全面开花,但是研究者也要有成果意识、责任意识和时间意识。
      财经研究所何佳晓助理研究员谈到,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倍受振奋,感受到作为一名社科人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更感受到作为一名青年社科工作者的紧迫感。作为青年社科人,应当努力做到“慎独”、“多学”、“专业”、“实干”和“创新”。
      张波副院长总结讲话,他强调,各个所部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系统思考推进有关研究工作。他提出一是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学习;二是要学科发展与时代重大问题方向结合起来;三是要把个人研究兴趣和国家及所处地区的重大问题结合起来;四是立足现实问题,要把学术研究的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

(院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