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痴痴一笑后双手抖动 请你一定重视
看见孩子的笑容,是不少家长都高兴的事。但家住永川区的肖女士却最怕看到儿子乐乐(化名)的笑,每天,乐乐时不时这么一笑,令她十分揪心。因为医生告诉他,孩子每次这么痴痴发笑就是癫痫在发作,同时,伴随着大量脑细胞的损伤。
孩子这样笑 你需要重视
肖女士家住永川农村,乐乐是她37岁时高龄产下的儿子,刚满月他就会冲着家人“嘿嘿笑”,到八九个月时,乐乐的笑就成了他的招牌。
但到3岁多时,家人突然发现乐乐的笑容开始变得奇怪,常常不明原因发笑,每次笑都会持续一两分钟,笑容有点扭曲和诡异,更令人担心的是,每次笑过之后,会像触电一样双手抖动,双目凝视,持续约半分钟后才会躺下睡觉。
最多的时候,乐乐一天要怪笑七八次。
日前,父母带着乐乐前往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外科就诊,专家诊断乐乐患的是癫痫中的一种 痴笑型癫痫 。新桥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杨辉教授介绍, 这类癫痫以不能控制自己发笑为特点,如不能及时治疗,还可能并发性早熟和智力下降。
经过周密的检查后,医生为乐乐实施了手术治疗,痴笑症得到控制。
8岁癫痫发病 他退学回家
“我们不敢让孩子上学,害怕他在学校发病。”重医一院神经内科门诊,王学峰教授询问一位父亲为什么不让孩子上学时,他无奈地回答。
张磊(化名)今年12岁,自从8岁时癫痫发病后,便退学回家。4年前,正上小学一年级的张磊像往常那样坐在教室上课,老师让他站起来回答问题,他突然倒在地上全身直挺、继而抽搐,口吐白沫…,全班同学惊恐不已,措手不及的老师赶紧拨打了120。
经检查,张磊被确诊为癫痫。当他返回学校时,发现同学们看自己的眼光变了,没有人愿意跟他在一起玩。孩子从此变得沉默孤僻。
据一项调查显示,87%的人反对自己的子女与癫痫患者结婚,57%的人反对自己的子女与癫痫患者一起上课或玩耍,53%的人表示癫痫患者不应该像正常人一样求职或工作。癫痫患者和家属普遍存在极大的精神负担和恐惧心理,通常与社会隔离、感到孤独,遭受遗弃或被过度保护。
今天(6月28日)是第11个“国际癫痫关爱日”。中国抗癫痫协会将今年“关爱日”主题确定为“关注校园内的癫痫患者”,目的是针对校园内存在的对癫痫的误解和歧视,呼吁社会、学校、学生和家长给患有癫痫的学生一个正常的学习环境,使其享受到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重庆市抗癫痫学会、重医一院神经内科联合重庆市教委,联合培训全市109名校园医务工作者,开展抗癫痫宣传科普教育,关爱校园内的癫痫患者。希望通过努力,将癫痫的科普教育从传统的医院延伸至校园中,从教育的源头开始,使学生们从小了解癫痫疾病,消除偏见和歧视,让患有这一疾病的青少年享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充满关爱的社会氛围,走出癫痫的阴影而快乐成长。
新闻知多点
校园内癫痫患者 全国有210万人
根据《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目前我国在校学生人数约3亿人,按照人群中癫痫患病率千分之七来估算,目前校园内的癫痫患者约210万人。
那么,如何“关注校园内的癫痫患者”?
重医一眼神经内科主任王学峰教授建议 首先要从宣传和教育入手, 让社会公众、学校、学生和家长了解基本的癫痫知识、正确认识癫痫疾病。
王学峰教授表示,癫痫是一种自人类出现就有的疾病,多数癫痫发作并不频繁,仅持续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会自行恢复,在不发作时和正常人是一样的。只要坚持正确治疗,大部分患者能够控制好病情,像正常人一样学习与生活。癫痫发作并不可怕,也不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的,更不会互相传染。人们对其产生恐惧,只不过是因为这种病的表现比较特殊罢了。
其次,学校有责任通过各种教育方式,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校园歧视现象。 学校和老师要像对待其他同学一样对待患病学生,一视同仁的给予要求和管理,不需要给予过度的照顾或限制。除了容易发生危险的运动(如游泳、登高)要注意保护外,可以正常上体育课和参加课外活动。如果孩子在校园内突然发作,老师应该从容镇定,给予正确的现场保护措施。老师的表率作用很重要,在很大程度上,老师的反应决定了其他孩子对癫痫的认识以及对患癫痫同学的态度。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珊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