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微怒赞清华学神”没啥大不了的
11月2日下午,清华2014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答辩会上,大四学生韩衍隽展示的成绩单震惊四座,20门学科,除了1门98分、4门99分之外,其他学科都是满分。成绩单被传到网上引起网友膜拜,称其是“清华学神”。人民日报官微一天三次评论转发“膜拜清华学神”微博,网上还掀起有关“学神”讨论。(20岁潜山男孩,清华学神!人民日报官微“怒赞”)
这事真有点意思。有意思的当然首先是这位获称了“清华学神”的哥们,20门学科竟然堂堂课都优秀。除了让人感叹这书读的,的确是太认真了以外,不禁还会想象,这娃的确也太聪明啦,这么多的书籍、这么繁杂的课程,全都能够搞定,且还不用家长担心牵挂,多好的娃娃!
还有点意思的是,所谓“清华学神”的成绩放上了网络,竟然引来老师、同学以及学生父母的赞誉一片。当然,好不容易出来这么一个学习成绩几乎完美的孩子,这样的乐好心情,完全也好理解。
然而,就在这则消息带来一通“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反响后,另外几个同样有意思的看点,却有意无意地迸发了出来:
其一,要夸奖咱们“清华学神”的成绩优秀,或就应该直接按清华大学的考试评分标准来说事,恐怕没有多大必要,非得引用国外的什么斯坦福大学某教授的话、来加以佐证吧?毕竟,作为清华的学生,学的是清华的课程,参加的也是清华的考试和答辩,用一个几毛钱都不相干的斯坦福教授,来证明优秀或不得了,恐怕不怎么靠谱吧?
其二,人民日报的官微,不就是转发了几条微博评论嘛,哪里用得着什么“官微怒赞”这么严重的字眼?如果真是“怒赞”了,不知“怒赞”的内容又是什么、究竟又能说个什么?更何况,人民日报虽然是中国最高层次的党报,但其官微的“怒赞”也就那么一回事;不要说还只是官微的转发评论,就是人民日报最具权威的纸质报刊,每天都要刊发那么多的正面报道,被报道、尤其是被重点报道“怒赞”的那些人那些事,似乎也没必要像对待“清华学神”这样兴奋、紧张不得了啊!
话说回来了就是,这事的确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不就是一个清华大学的学生,大学学习成绩非常好、中学成绩也不赖——孩子成绩好固然是好事,但成绩多好的孩子他都还是孩子,而不是已经在为社会作什么重大贡献的建设者。真要怎么“怒赞”,或是真想怎么看重“怒赞”的,不妨等这孩子完成学业、为社会建设弄点贡献的动静再说?
至于,说不定还有一些羡慕嫉妒恨的学生家长们,更是大可不必心里痒痒、自找不痛快。“老婆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家的乖”——多么牛逼的“清华学神”,那都是别人家的孩子。除了可以借鉴一些客观的学习、教育方法,更重要的主观作用,或还在于自家孩子的先天禀赋及后天习惯培养。退一万步讲,自家孩子即便在学习成绩上不能成为“神”,或也可以在其他方面出个类拔个萃的——只要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快乐,最多还加一个以后可以自食其力,其他的什么“神”啊“霸”的事情,真是没啥大不了的!
文/渝西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