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实施五大林业行动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15.02.2015 10:23
本文来源: 林业厅
森林覆盖率达到43.1%,林木蓄积量1.97亿立方米,林业总产值521.9亿元,市级以上财政投入37.42亿元……过去的2014年,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发力,在国土绿化、生态保护、林业改革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新的一年,我们将加快林业转型升级步伐,通过五大林业行动的实施,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近日,市林业局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林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已发生较大变化,我市林业将紧紧围绕中心和大局,准确把握林业的新形势、新机遇、新任务,力争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林木蓄积量达到2.04亿立方米,完成营造林280万亩,实现林业产值570亿元。
1、实施生态保护行动,林地森林湿地保护更加严格
“‘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又到重庆越冬了!”近段时间,重庆观鸟会的成员们很是兴奋,因为,这已经是他们连续第四年观测到中华秋沙鸭来渝越冬了。
“这与我市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密不可分。”市林业局野保处负责人说,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天保工程”、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方式,逐步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强化了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尤其是划定林地及森林、湿地、物种保护红线后,相关工作更是快速稳步推进。
市林业局资源管理处负责人说,今年,我市在严守林地和森林红线的基础上,将细化林业生态保护红线内容,推进区县划定林地和森林保护红线,并落实到地块上,形成红线“一张图”,及时向社会公布。
在严格林地用途管制方面,将实施林地分级管理、差别管理、定额管理等长效机制。深化林木采伐管理改革,编制“十三五”森林采伐限额。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重点区域保护。
同时,不断完善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做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自然灾害等林业防灾减灾工作。
2、实施生态修复行动,让山更青水更绿
近年来,我市森林覆盖率年均提升一个百分点左右,全市的整体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都获益匪浅。
“这是我市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所取得的成效。”市林业局造林处负责人说,今年我市生态修复行动将逐步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重点开展两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是加快实施各类林业重点工程。实施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争取2015年工程任务达到100万亩;做好天然林保护,落实4505万亩公益林管护责任,开展公益林建设;逐步扩大石漠化综合治理区域,力争治理面积提高5个百分点,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继续推进绿化长江工程建设,加快库区消落带生物治理,进一步探索适生树种及种植模式。
另一方面,出台《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区生态林管护办法》,巩固好生态屏障建设成果。编制《全市森林经营工程规划(2015—2020年)》,实施森林经营工程,开展集体林和1000亩以上林业经营大户编制森林经营方案试点;建设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林基地20万亩;开展珍稀树种下乡活动;启动森林碳汇工作;开展市级“绿色新村”建设试点,研究古树名木保护补偿机制。
3、实施生态富民行动,铺就绿色富民新路
近年来,酉阳县大力发展油茶产业。2014年,该县油茶成品油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像酉阳一样,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市林业局合作产业处负责人说,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大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指导和扶持,编制《全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优化木本油料、木竹加工、森林旅游等主导产业的区域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尤其在木本油料产业方面,将制定《全市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5年)》,加快发展油茶、核桃、油橄榄、油用牡丹等食用木本油料产业。
同时,进一步探索用市场力量推动产业发展,加大对林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在营造林补贴、林业贷款贴息、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项目资金支持,并探索建立科学的林业产值核算体系。鼓励森林旅游发展,编制《森林公园发展规划》,新培育“森林人家”100家。力争全年实现林业产值570亿元。
4、实施生态服务行动,让群众共享生态建设成果
如今,身边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市民关注。今年起,我市将实施生态服务行动,建立健全生态服务体系,让更多群众共享生态建设成果。
市林科院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首先健全森林生态、湿地生态监测体系,在原有基地上,在重点生态功能区、都市商圈、城市公园等重点区域,建设空气负离子监测站点,做好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日测日报,为群众出行提供参考。
同时,提高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开放程度,大幅度提高林区可进入程度,加快建设生态良好的天然氧吧和森林疗养地,不断提高群众生活环境质量。
5、实施生态文化行动,形成全社会爱绿护绿新风尚
“没想到大自然这么有趣,有各种各样的植物,也有许多稀奇的动物。”近日,缙云山开展的一次亲子户外活动吸引了近百名孩子参加。活动还未结束,不少孩子就已开始打听下次活动的时间。
“生态文化的传播,是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市林业局一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实施生态文化行动,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的传播和挖掘,除了建设一批生态文化村、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生态文化公园、生态科普教育中心,加强义务植树基地、纪念林基地、名木古树保护点建设外,我市还将重点加快渝东北和渝东南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开展绿化进社区、进家庭,古树名木、绿地“认建认养”,义务植树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生态意识。
2015年全市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备受期待
关键词: 林权综合改革示范区
今年,我市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步入深水区,为了进一步探索相关经验,我市拟选取北碚、永川、涪陵、南川、奉节、武隆等6个区县,作为全市集体林权制度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为全市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办法。
示范区的相关改革也将各有侧重,比如北碚将探索林权收储、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永川将探索集体林地“三权”分离、公益林管理机制创新、森林经营方案管理等;涪陵重点实施林权交易市场、财政金融扶持体系、公益林流转机制改革;南川重点探索培育壮大林业新型经营主体、森林保险金融制度改革;奉节重点进行林权信息化管理、集体林业资产股份权益改革;武隆重点探索公益林管理机制、财政扶持体系等改革。
关键词:林权管理服务中心
作为我市深化林权改革的一个重点,今年,我市将在所有重点林业区县,特别是林权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建立林权管理服务中心,承担起组织指导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工作,贯彻落实林改方针政策,承办林权登记造册、核发证书、档案管理、流转管理、林地承包争议仲裁、林权纠纷调处等工作。
同时,建立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绩效考评机制,培育发展林业专业化服务公司和林业社团,为林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各种专业化服务。
关键词:林木采伐改革
今年,我市将加强林木采伐分类管理,建立差别化的林木采伐管理机制。放宽人工林、商品林、非林地上的林木采伐管理,严格国有公益林和公益林中的天然林采伐管理。放宽竹林采伐管理,经营者可自主决策,不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
采伐非林地上的林木不纳入森林采伐限额管理,不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由经营者自主经营、自主采伐。商品林采伐在不突破限额的前提下,按龄级控制采伐类型和方式。商品林采伐限额年底有结余的,可在限额执行期限内向以后各年度结转使用。经认定的短周期人工工业原料林,由经营者自主确定采伐年龄并编制采伐限额。
同时,建立公开透明的采伐指标分配机制,将采伐指标分解落实到乡镇、集体林场、林业合作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等,以林为主的林业重点乡镇,提倡采伐指标“进村入户”,同一行政村的农户所分配的同类型采伐指标,还可联户集中使用。
关键词:林木权证
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快“三权”分离改革试点。在强化农民对林地承包权的情况下,积极探索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改革的新机制,确保维护农户的家庭承包经营权,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林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分别不同类型核发林木权证,凭证让农民在承包、流转和分配中享有合法权益,让农民共享改革成果。鼓励在非林地上造林,管理机构办理林木证明。
关键词:特色林业产业发展基金
今年,我市将探索建立1000万元以上规模的特色林业产业发展基金,充分利用基金的经济杠杆作用,采取林业贷款贴息、股权投资等形式,扶持林业产业发展。
同时,根据全市林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区域布局,建立林业特色产业项目储备制度,筛选一批产业规模大、发展基础好、辐射能力强、群众增收明显的产业项目,进行对外招商,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林业产业,促进共同发展。
我市将如何面对林业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市林业局局长吴亚表示—— 适应新常态 实现“四个转变”
我市将如何面对林业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市林业局局长吴亚表示,我市林业将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主线,在深化林业改革方面做文章,努力实现“四个转变”。
“首先是进一步明晰工作目标,逐步实现规模向效益转变。”吴亚说,规模出效益,但有规模不等于有效益。因此,我市将在效益上下大功夫,充分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和作用。在生态效益方面,提高市域国土绿化质量,增强生态保护效果,健全生态安全体系;在经济效益方面,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选好主打品种,优化产业布局,完善支持政策,努力打造质量佳、叫得响、反映好的产业品牌;在社会效益方面,不断加强绿道建设,提高林业开放度,定期公布空气负离子浓度,让群众享受林业发展成果。
“其次,我市将逐步调整工作重心,逐步实现造林向营林转变。”吴亚说,随着我市可用于新造林的地块越来越少,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越来越差,造林难度越来越大,全市生态建设的工作重心将进行调整,从传统的造林绿化向现代森林培育转变,从只重视造林忽视经营向造林经营并举转变。通过全面加强森林经营,大力开展森林抚育和林相改造,逐步改造低质低效林,不断优化树种结构,真正解决好林相单一、结构不合理,林木生长缓慢、品质差、单位面积蓄积量低下,森林的生态功能不强等问题。
同时,我市将进一步明确发展要求,逐步实现数量向质量转变。今后,在严守林业生态保护红线的前提下,我市一方面要确保数量合理增加,能造林的尽量造林,能纳入保护范围的尽量保护起来。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质量优先意识,建立健全林业建设质量制度体系和考核机制,实现质的提升。全面提高良种壮苗使用率,加快林业信息化进程,借助现代技术和手段,确保造林的高质量。
最后就是进一步提高技术含量,逐步实现粗放向集约转变。坚持科技兴林,加大科技攻关,提高创新能力,破解科技难题,推进科技示范,强化科技推广。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培养实用型技术员和林农,加快林业科技队伍建设。把科技贯穿于林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用科技手段育苗、造林、抚育、管护、加工、管理等,逐步提高林业发展科技含量和水平。
链接:http://www.cqrb.cn/html/cqrb/2015-02/15/003/content_86647.htm
本文来源: 林业厅
15.02.2015 10:23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