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的孩子说“要上学” 于是家中出现了24位老师

06.04.2019  08:26

重庆日报消息,这是一名与众不同的学生:没有汗腺,不流汗,因病双腿无法站立。面对孩子渴望的眼神,九龙坡区人和小学的教师们接力送教,给了他特别的爱……

看看哪几条棱长度是相等的?”余邦英左手拿一个长方体教具,右手随着李家峻口中念出的数字比划。

余邦英是九龙坡区中梁山街道人和小学数学教师,14岁的李家峻是该校学生。但他们上课的地方不是学校,而是华龙家园社区朝阳小区李家峻家中。

3月27日,人和小学党支部副书记何忠勇告诉记者,因为李家峻双腿不能站立,该校包括余邦英在内的24名教师每周送教到家,接力为李家峻辅导功课。至今,他们已坚持了7个月。

△美术老师夏雨在室外为李家峻上课。通讯员 周舸 摄

特别的学生

没有汗腺、双腿不能行走

可不可以想想办法,让娃娃继续念书?”去年9月,开学那天,爸爸李忠刚背着体重120斤的李家峻到学校,眼睛里满是祈求,“娃娃特别想读书!

眼前的李家峻,皮肤白皙、目光聪慧,笑容灿烂。李家峻从小没有汗腺,不流汗水,气温超过25摄氏度就全身发热。上学后,每年的6月、9月,他只好上午上课,下午回家“避热”。人和小学校长方涛称,“学校也为他准备了一间安有空调的学习室。

2014年,李家峻的左腿莫名肿胀,膝关节外翻伸不直。随后休学一年,经手术治疗后,走路仍一瘸一拐。尽管行走艰难,但靠着同学们帮忙搀扶如厕、上下楼,他一直坚持上学。2017年,李家峻右膝盖也出现肿胀,休学一年多方求医,但还是无法站立,从此只能坐在轮椅上。

李家峻是一个坚强的孩子。

我不能老呆在家里看电视、耍手机。”他思念着学校的老师、同学,请求爸妈送他去学校,“我要读书。

李家峻的身体情况已不适合在校随读,方涛与何忠勇建议家长陪读。但这些年,李忠刚夫妻为给李家峻治病花费了20万元,还卖了房子,关掉了原本生意不错的小餐馆。他们必须工作挣钱才能养家,才能为儿子求医治病,因此难以陪读。看着李家峻渴望的眼神和他父母焦虑的神情,方涛与何忠勇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特别的行动

24位教师接力送教到家

经再三讨论,学校领导班子决定在保留李家峻学籍的同时,向老师们发出倡议书,招募组建一个“爱心送教团”,接力送教到家。

没想到有多达24名老师报名。”何忠勇说,李家峻因耽误课时太多,成绩不是很好。但老师们认为,正因为这样,送教更有必要。

于是大家开始了接力送教特别行动。

去年9月18日,何忠勇带领“爱心送教团”24名教师前往李家峻家中对接送教事宜,并送去了桌椅及学习用品。大家约定,每周两次送教,每次两位教师上门,一起完成两个小时的送教工作。

今年3月27日上午10点,余邦英先上数学,然后是李晓娇老师讲语文。

余邦英讲完长方体这一节,在教材17页上留言“下次老师来,检查并辅导此页作业,接着讲正方体部分”这样一句话。她告诉记者,送教老师们建了一个微信群,大家把自己上课的进度、布置的作业发到群里,然后下一个老师会接力上课和辅导作业。

他特别爱学习!而且很乐观,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另一位语文教师冯丹蕾介绍,李家峻字写得漂亮,尽管基础不是很好,但热爱学习,每次老师布置课后作业他总是要求“多布置点”。

李家峻告诉记者,原以为只是学习语文、数学、英语,没想到在家里体育、美术、音乐等各门课程都能上,跟学校的课程表几乎是一样的。

体育课就是一堂按摩课,按摩效果很好。”李家峻说,体育老师杨一鸣每次都要给他捏肩膀、按摩手脚,帮他活动筋骨、疏通血脉。

特别的安排

孩子暂缓毕业,学校继续送教

3月27日中午12点,李晓娇上完语文课,拿出一本《校友档案》,让李家峻填写。李家峻所在六年级(3)班还有2个月就毕业了,同学们希望他给大家写下临别赠言。

但他暂时不能毕业。”何忠勇介绍,李家峻因为耽误课程太多,很多知识点没能掌握,学校计划继续送教一年,“接下来重点是培养他的自学能力和自立自强的精神。

下午,美术老师夏雨推着轮椅把李家峻带到楼下,在小区的绿化地边开始了一堂写生课教学。绿的树、红的花,李家峻沐浴着暖暖的阳光,完成了一幅名为《寻找春天》的画。

他特别喜欢画画。”妈妈樊开菊拿出一卷画纸,足足有50米长,李家峻在上面画了10多米长的画,有高楼、广场、马路、商店,有轮船、有火车、有飞机,还有运动场正进行着的体育比赛。“画了一年了,他说要把这卷纸画完。

夏雨说,李家峻内心十分向往外面的世界,接下来要尽量帮助他走出房间,多到社区走走。

人和小学的送教行动,引起了中梁山街道办事处、华龙家园社区居委会的关注。现在,街道和社区已将他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协助申请落实了临时救助困难金和残疾人救助金。社工组织也邀请李家峻加入社区市民学校的“四点半课堂”和“假期嘉年华”,让他有机会与更多同龄孩子在一起交流、玩耍。

这么多的好心人,让我们一家看到了希望。”李忠刚说,24位教师接力送教,既让他们能安心挣钱养家,又让他们对儿子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本报首席记者 彭瑜

原标题:轮椅上的孩子说“要上学” 于是家中出现了24位老师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