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家网络媒体记者编辑走进巫山 “走转改”探民生

07.04.2015  19:44
巫山县仙桥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256户高山村民已经住进了新家。首席记者 黄军 摄 小学生在电子阅览室学习。 首席记者 黄军 摄

        4月1日-2日,在重庆市委宣传部和市网信办的组织下,人民网重庆视窗、新华网重庆频道、华龙网等17家驻渝和重庆本地网络媒体走进巫山开展“走转改”活动。两天的“走转改”中,网络媒体负责人和记者编辑代表一行走访了神女峰景区、巫山特色企业、仙桥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安置点、鸳鸯村文明院落等,深切感受了巫山的发展变化,并开展“送农资、助春耕”助推生态涵养活动,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还为巫山楚阳小学捐建了一个电子阅览室。

        巫山新名片 粉丝也能卖98元一斤

        提到巫山,除了红叶,你还会想到什么?此次“走转改”活动中,来自黛溪老磨坊的红薯粉丝让记者眼前一亮。

        黛溪老磨坊是巫山一家从事特色效益农产品加工和绿色农产品原料的食品企业,目前拥有绿色红薯种植基地2万亩,有机种植园3000亩。

        该企业负责人介绍,生产红薯粉丝的技术工艺传承自清代,如今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正力争成为行业龙头。目前,这些红薯粉丝主要销往重庆、成都、广州、深圳等城市,在重庆的中高端火锅店也能吃到,有的产品卖到98元一斤也有市场,“我们产品要走中高端路线,今年还计划把产品卖到韩国和日本。

        从山上搬到山下 网通了自来水有了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是巫山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巫山县仙桥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256户高山村民已经住进了新家。

        今年72岁的黄奶奶从巫山庙堂乡搬来,她告诉记者,以前从庙堂乡到县城,需要一天的时间,因为距离远,沿途的路况也很差,去一趟县城不容易。现在搬到仙桥后,生活方便多了,还吃上了自来水。

        目前,安置点已经实现通路、通电、通水、通话、通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既有篮球场、文化休闲广场,卫生院、小学、农贸市场等也逐步配置齐全。

        送农资助农耕 送电脑助学习

        一年之计在于春,如今正是农耕好时节。走转改活动中,17家网络媒体掏腰包为骡坪镇村民购买春耕所需要的农资,领到农资的村民笑逐颜开,连声感谢。

        网络媒体一行最后来到了巫山县骡坪镇楚阳小学。这座建设于1936年的小学一直没有电子阅览室。为此,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特地为楚阳小学捐赠了一个价值6万元的师生电子阅览室。捐赠仪式上,楚阳小学校长詹玉本从华龙网集团有关负责人手中接过捐赠。

        此前,华龙网技术部已经将20台电脑送至楚阳小学并安装调试好,现在孩子们就可以上网学习了。楚阳小学校长詹玉本说,学校正在设计课程,争取每周可以让孩子们上一次电脑课。

        在下午举行的座谈会上,巫山县委副书记、县长曹邦兴告诉记者,巫山现有总人口64万,201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3亿元,全年接待游客800万人次,空气优良天数342天。曹邦兴说,位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巫山,到2020年要努力实现生态经济高效、生态制度完善、生态文化繁荣、生态环境友好,建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模式。

        此次“走转改”巫山行记者还有什么收获?华龙网明(3)日将推出专题和特别报道,敬请关注。(记者 周秋含 首席记者 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