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分类指导。对渝中区等12个不存在大班额和超大班额情况的区加强规划建设和招生管控,严格控制增量。重点针对渝东南、渝东北地区大班额、超大班额达10—20%的12个区县,坚持一区(县)一案制定消除大班额年度计划,建立工作台账,进行销号管理。二是实行精准施策。主城区新建、改扩建小区配套学校95所,增加学位10万余个。实施“全面改薄”计划,中小学标准化率达到86%。实施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或学校联盟,利用信息化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将优质高中招生分配指标向乡村初中倾斜,防止城镇学校生源“扎堆”。三是逐年消减大班额。截至2018年6月,大班额班级数较2016年相比减少655个,占全市班级总数的5.6%;超大班额较2016年相比减少164个,占全市班级总数的1.4%。大班额、超大班额比例比全国平均指标分别低4.5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