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华局长在全国档案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2.11.2016  20:39
       

着力提升服务能力
深化“三个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新形势下档案馆工作

      这次全国档案馆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总结“十二五”期间全国档案馆事业的发展情况,分析档案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研究部署“十三五”时期档案馆工作。
      一、“十二五”期间全国档案馆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档案工作。2011年,习近平同志出席中央档案馆与中央文献研究室共同编辑的《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出版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还参观了中央档案馆与中央党校合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档案资料展”,对我们运用档案史料开展党史教育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批阅中央档案馆报送的《档案参考》,并对吉林省档案馆保护整理馆藏涉日档案作出重要批示;俞正声同志就西藏历史档案保护作出批示;刘云山同志对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作出批示;栗战书同志多次听取档案工作汇报、出席有关会议,对档案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档案馆库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等作出指示批示,并亲自协调解决档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各地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事业单位以及军队领导也继续关心支持档案馆工作,解决档案馆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全国广大档案馆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两办《意见》),扎实工作、锐意进取,档案馆事业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一)服务党和国家大局成绩显著
      一是服务领导决策。各级档案馆积极利用馆藏档案编印《档案参考》《档案工作信息》等材料,为党政领导决策服务。其中,中央档案馆多年来一直向中央领导同志报送《档案参考》,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四川省档案馆编写《从馆藏档案看四川疫情灾害及应对措施》专题报告,为地方治理提供了历史借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的《解放以来新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档案资料汇编》,为自治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各地档案馆积极围绕本地区党委政府的主要工作,为政策制定与评估提供了第一手档案资料,发挥了参谋助手的作用。
      二是服务中心工作。近年来,各级档案馆主动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以各种形式提供档案服务。特别是2014年,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及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南京市档案馆和秦皇岛市档案馆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和《“慰安妇”——日军性奴隶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并冲破日本右翼阻挠,《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入选名录。各级档案馆围绕抗战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活动公布审判日本战犯档案和中国抗战档案、中国受降档案、侵华日军罪行档案,通过“用史实说话”揭露了日军侵华期间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累累罪行和造成的巨大伤害,驳斥了日本右翼否定侵华战争罪行的谬论。另外,围绕南海和钓鱼岛问题,我们批准海南成立西南中沙群岛档案馆,起到了宣示我南海主权的积极效果;福建省档案馆举办了我国第一个以钓鱼岛为主题的展览,图文并茂地展示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历史依据。
      三是服务重大活动。为配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及最近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中央档案馆以及北京、山东、湖北、宁夏、青海、宁波等地档案馆通过举办展览、编纂有关档案资料等形式积极提供服务。围绕纪念建党95周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中央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中国电影资料馆以及地方各级综合档案馆积极参与宣传工作,发挥了档案宣传教育作用。北京、河北、上海等地档案馆围绕冬奥会、世博会等重大活动,提早介入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好档案服务。
      (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突出
      一是服务经济建设。北京、天津、河北签订档案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江西、湖北、湖南合力打造档案事业协同发展平台,服务国家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湖南深入挖掘档案信息资源,为规划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科学发展、绿色发展提供档案参考。云南省、青岛市、成都市等地档案馆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等工作,积极编印相关档案信息参考,建设专题数据库,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二是服务社会和谐稳定。我们从2008年起,组织了市县级综合档案馆测评工作,全国共创建国家一级档案馆195个,国家二级档案馆747个,国家三级档案馆81个。市县级综合档案馆测评工作的开展,不仅使各地档案馆获得服务和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机会,还改善了有关档案馆的基础设施状况,提高了档案馆的工作水平,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上海、湖南等地档案馆开展家风、家训展览,弘扬社会正能量。各地档案馆通过编研专题材料,提供档案利用等方式,在化解纠纷,保障人民群众权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服务本地区的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服务文化建设。各级档案馆积极参与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的申报工作,2010年和2014年,分别完成第三批和第四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的评审工作,目前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的数量达142件(组)。其中《侨批档案》《元代西藏官方档案》等10件(组)档案文献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另有10件(组)档案文献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这些档案文献的入选,让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中留下永久印痕。各级档案馆还利用馆藏档案资源,编辑出版档案汇编图书,服务历史文化研究,《清宫甲午战争档案汇编》《民国时期新疆档案汇编》《黑龙江历史档案通览》《抗战时期的四川》《长春档案文献》等一批重要档案汇编的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关注。“十二五”时期全国各级综合档案馆出版的档案编研成果达6080种21亿字,以深厚的馆藏资源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三)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持续推进
      一是档案资源数量持续增长。2011年,国家档案局9号令《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出台,配合国家档案局8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和10号令《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为建设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截至2014年底,全国各级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达5.2亿卷(件),比“十一五”末增长42%,基本形成了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各级档案部门把档案资源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其中安徽、河南、湖北、云南、甘肃等地把档案资源建设纳入档案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广东省启动满5年档案移交进馆改革试点工作;安徽、浙江等地借助信息化建设、档案文件管理中心建设和专业档案登记等手段,继续推进多种形式的档案资源整合。
      二是档案资源结构持续优化。经过多年的努力,长期以来困扰各级档案馆的档案资源种类单一的问题有所缓解,尤其是专业档案数量大幅增加,很多市县级档案馆专业档案数量已经达到40%以上。重庆市移民档案数量达161万余卷55.5万余件,移民档案数据中心初具规模。苏州市成立了工商档案管理中心,接收苏州市属改制企事业单位档案268万卷(件)。广东、江西等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党委政府重大活动档案采集工作规范,持续开展相关档案采集。湖北、四川等不少地区的档案馆把重要的二级机构的档案接收进馆,进一步丰富了馆藏档案资源。
      三是档案征集工作有新突破。我们通过召开境外档案征集工作座谈会、建立境外档案征集线索库等方式,加强境外征集工作的统筹协调,推动征集工作规范有序开展。2014年,中央档案馆和有关单位合作,赴境外征集到了一批重要涉外档案。今年,我们征集到《拉贝日记(南京卷)》原件8本,下一步,我们将全部影印出版,这将为深入研究“南京大屠杀”提供更多帮助。甘肃省档案馆征集到汉简87枚;云南、贵州等地档案馆不断加强对地区民族特色档案的收集,取得丰硕成果。西安收集到一批丝绸之路档案史料。青岛、大连、沈阳、济南等地档案馆围绕城市历史、城市建设积极开展海外档案资料征集,填补了城市历史的档案空白。
      四是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持续深化。2013年,全国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推进会上,我们提出实施“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战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果。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通过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数字图像达3937万画幅,数据量达4400TB,是以前数据量的200倍;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2013年启动大规模的档案数字化工作,到2015年底数字化图像已达2400多万画幅。解放军档案馆已基本实现馆藏全部档案数字化的目标。全国副省级市以上档案馆已数字化的档案占馆藏总量的比例大幅提高。青岛、太仓、珠海、十堰、绍兴市档案馆通过国家档案局组织的“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测试。江西全省区域性数字档案馆应用平台、民生档案远程共享利用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纵向连通各市、县(区),横向贯穿省直机关。我们印发《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电子档案长期保存办法》,在上海等6省市开展电子档案移交接收和长期保存试点工程并通过国家验收,为今后大规模开展电子档案接收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档案利用体系建设不断深入
      一是档案开放和公布力度进一步加大。各级档案馆不断加大馆藏档案鉴定、开放工作力度,积极开展档案解密与划控工作。截至“十二五”末,各级综合档案馆共开放档案5972.1万卷3294.2万件,比“十一五”末增长24.7%;“十二五”期间,档案和政府公开信息利用达3103.1万人次,比“十一五”期间增长67.4%。各级档案馆还通过新闻发布、出版图书、举办展览、拍摄文献片、制作网络专题等方式公开公布档案。
      二是档案馆社会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十二五”时期,各级档案馆利用馆藏档案资源积极探索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中央档案馆在浦东干部学院设立党性教育主题教室,与上海市档案馆举办“红星照耀中国——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档案展并在延安干部学院长期落户,使档案走进党校和干部学院;我们与教育部合作,开展全国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评选工作,分3批在38家档案馆建立全国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宣传普及档案知识,增强中小学生爱国爱乡情怀。辽宁省档案馆新馆启用后,举办了“清代皇室档案珍品展”“辽宁记忆展”,并多次开通免费专车接送群众参观新馆专题展览,得到广大群众好评。各级档案馆还积极通过举办“国际档案日”活动以及档案文化讲堂、讲座、论坛和展览等,邀请媒体记者、普通群众走进档案馆、走近档案,在社会上取得了很好反响。
      三是档案馆的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2013年,我们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取消全国档案利用收费,受到社会各界好评。河北省档案馆借助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档案利用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行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结果零投诉的“四零”服务承诺制度;内蒙古建立了婚姻登记机关与档案馆之间婚姻登记档案数据交换机制;辽宁建成全省范围的已公开民生档案目录数据库;青海各县级档案馆开展“送档下乡”活动,使农牧民“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就能查阅政府公开信息和涉农档案信息。各级档案馆还借助互联网及时发布开放档案目录和档案信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皇室宬”微信服务号,向社会介绍其馆藏和工作;天津、上海、福建、湖北、四川等地的档案微信公众号围绕档案讲述本地区发展历史,获得了很高的社会关注度;青岛完成微信公共服务平台和在线查档、全域共享平台建设。
      (五)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全面落实
      一是档案馆舍建设实现飞跃。副省级以上档案馆馆舍建设进入新高潮。中央档案馆3号库房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建设有实质性进展,预计今年年底前即可开工建设;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落实了新馆建设用地,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批准建设项目;北京、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广西、海南、陕西、宁夏、深圳、广州、成都等省区市档案馆新馆在“十二五”期间落成或完成扩建;安徽、河南、重庆、西藏、新疆、武汉等省区市新馆已开工或准备开工;河北、上海、湖北、贵州、青海等省市新馆选址及用地规模已获批准;山西、吉林、长春、厦门、杭州等省市新馆建设继续推进。县级档案馆馆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从2010年开始,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项规划,6年来中央财政共安排44亿元用于1002个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使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档案库房严重不足的形势得到了明显缓解,档案安全保障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档案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各地高度重视对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的监督指导,青海省委省政府以两办名义下发《关于切实加强县级综合档案馆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省委督查室连续3年将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列入重点督查范围,对项目实施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山西、湖北、云南、西藏、陕西等地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的督查指导。各地还积极启动地市级综合档案馆和未纳入国家规划内的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江苏、浙江、广东重点推动区域内欠发达地区档案馆新馆建设,其中浙江对欠发达县市区新馆建设每家补助500万元。军队、部门和专业档案馆的建设也有新进展。解放军档案馆新馆建设处于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武警部队档案馆新馆已经落成。
      二是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稳步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做好历史档案和文化典籍的保护整理工作”。5年来,中央财政安排4.5亿元国家重点档案专项资金用于5036个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项目,抢救档案224万卷,有效保护档案140万卷,从1984年开始历时30年的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基本完成。各级档案部门高度重视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湖北省档案馆投资800多万元建成了全省档案保护中心,为全省档案保护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广东省在“十二五”期间又建成区域档案修裱中心2个,使中心总数量达到5个,有效缓解了基层档案部门因受条件限制难以开展重点档案抢救的压力。四川汶川地震受损档案抢救工作的胜利完成,为大规模应急处置严重受损档案积累了丰富经验,填补了多项抢救和保护技术空白。陕西省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在档案丝网加固和粉笔字保护上取得新的研究成果。辽宁、安徽、山东、湖北、重庆、陕西、甘肃、新疆等地出台了按卷数每年拨付档案日常维护费或保护费的规定,平均达到每卷2—3元。贵州省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将档案保护费提高到每卷每年不低于4元,并将档案保护费单列,纳入州、县财政预算,确保足额核拨。
      三是档案安全保障能力有效提升。我们积极推行档案异地异质备份制度,全国47家副省级市以上档案馆以及一大批地、县级档案馆完成了结对异地备份工作。我们积极推广浙江省电子文件登记备份工作经验,目前浙江已建成规范化登记备份中心57个,备份政务电子数据总量达1476TB。我们继续推进电子档案容灾备份中心和档案备份库建设,河北、黑龙江、云南、甘肃备份库建设取得进展,山东省电子文件(档案)容灾备份中心建成并启用。我们还组织各级档案馆开展档案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建立档案信息系统安全通报机制;印发《档案数字化外包安全管理规范》,加强档案数字化和档案信息化服务外包管理。
      (六)档案对外交流与合作继续扩大
      “十二五”期间,我们与10多个国家签署双边档案合作文件,积极参加或举办、承办各类国际或地区档案会议,派遣中青年档案人员赴国(境)外培训。我们与有关国家档案部门合作,相继举办了“中苏关系档案展”“中土关系档案展”“中苏联合抗击法西斯胜利70周年档案展”等多个展览,有的展览在网上展出,进一步扩大了影响;有的展览制作出版图书,进一步固化了成果。上海、福建等地档案馆多次在境外举办档案展览,传播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吉林省档案馆《铁证如山》系列丛书翻译成英、日、俄、韩4种文字发行到海外;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编辑出版《中老友谊的历史见证——南宁“六七”学校资料选编》等涉外档案史料汇编。档案已经成为加深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十二五”全国档案馆工作成效显著,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的结果,是相关部门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的结果,是档案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工作和顽强拼搏的结果。
      总结“十二五”档案馆工作发展实践,主要的几点经验是:着力提升档案服务能力,始终把档案馆工作放在大局全局中考虑是决胜之要;着力加强“三个体系”建设,不断夯实档案馆事业发展基础是治本之策;着力推进结构转型,加速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关键之举;着力降低档案安全风险,坚决守住档案安全的底线是稳定之道。在回顾工作和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档案馆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档案法治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档案基础业务工作需要进一步规范,服务中心工作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民生的意识还需要进一步转变,档案开发利用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档案干部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档案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2014年两办《意见》的印发,使我国档案工作步入以服务大局和服务民生为中心,以“三个体系”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具体表现在:各级领导特别是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档案工作;各级政府加大对档案工作的投入;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档案工作;档案机构和人员地位显著提高;功能齐全的新型档案馆普遍开工或落成;电子档案与非电子档案并存,档案管理全面走向现代化;新的专业档案不断形成和建立,专业档案和所属机构档案成为档案馆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资源科学整合,资源整体优势发挥明显,档案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扩大;政府公开信息纳入档案利用体系,人民群众日益成为档案利用主体;档案开发利用多渠道进行,特别是与新型大众传媒相结合;档案宣传进入国家宣传的大平台,成为国家宣传的一部分;档案实体安全与信息安全共同成为档案安全的主题,而且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日益上升;档案对外交往的领域不断扩大。只有准确把握档案事业发展新阶段的特点,才能正确看待“十三五”期间档案馆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才能正确辨明“十三五”期间档案馆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主动适应新阶段对档案馆工作的新要求,科学引领档案馆事业在新阶段取得新发展。
      (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档案馆事业新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也是“十三五”时期档案馆事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就要把创新作为引领档案馆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解决档案馆事业发展动力的核心。要从创新档案馆事业发展理念开始,让创新贯穿到档案馆工作的各个环节,让创新在档案馆工作中蔚然成风。要把协调作为档案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从补齐发展的短板入手,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局的工作和馆的工作、档案基础业务工作和档案服务工作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事业发展中内部和外部、整体和局部、规模和质量的关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补齐短板中增强发展后劲。要把绿色作为档案馆事业永续和谐发展的重要战略,不仅要积极推行绿色档案建筑理念、尽快实现档案行业技术转型,促使档案馆向绿色方向发展,还要管好用好生态文明建设档案,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做好档案服务。要把开放作为档案馆事业实现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确保档案绝对安全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档案馆工作开放的力度、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推动档案馆馆藏信息的开放,进一步扩大档案馆的对外交流与合作。要把共享作为档案馆工作服务社会民生的目标,进一步拓展档案馆公共服务工作,完善档案馆公共服务机制,使档案馆工作成果由全社会共享。
      (二)进一步推进两办《意见》的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档案馆工作
      2014年印发的两办《意见》是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和改进档案工作的纲领性文件,集中反映了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文件印发2年多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两办《意见》精神,以两办《意见》为指导,建机制、促发展,以两办《意见》为标杆,找差距、补短板,给整个档案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十三五”时期,两办《意见》仍然是我们做好档案工作的基本遵循。
      在档案馆工作中进一步推进两办《意见》的贯彻落实,核心就是要抓住档案馆的“三个体系”建设。在资源体系建设方面,要突出“”字和“”字,把能够反映本地区本系统历史脉络和涉及群众利益的档案收集齐全完整,特别是要注重各种新形成的档案,包括新的档案形成者的档案、新的专业档案、新的载体档案,实现前端性战略控制;在档案利用体系建设方面,要突出“”字和“”字,用活档案资源,搞好深度开发,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的开放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非常方便地利用到档案和政府公开信息,使档案信息资源在服务党和国家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在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方面,要突出“”字和“”字,对涉及档案安全的一切工作环节,从档案接收进馆到档案提供利用,从档案实体安全到档案信息安全,都要从严从细要求,坚决守住档案安全保密的底线。另外,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还要继续用好用足文件精神,在做好本地区文件落实工作的同时,积极争取各方面对档案馆工作的支持,不断完善档案馆工作体制机制,使两办《意见》真正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档案馆转型升级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着眼我国经济发展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档案馆作为档案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目前提供的服务对社会需求而言,仅能维持较低水平的供需平衡,与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档案和档案馆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档案馆工作的供给侧,即档案在收、管、用中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匹配的结构性问题。因此,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档案馆工作,必须把改善档案馆的供给结构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
      在档案馆工作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是要实施档案馆馆藏资源的结构性改革,做到“增量重民生”,各级档案馆要依照法律法规,将各种涉及民生的档案收集好、整理好,同时要依据《国家基本专业档案目录》的要求,把构建面向民生的多元化馆藏档案资源体系作为目标,通过加强对民生档案资源的收集,使档案馆馆藏结构发生明显改善,民生档案比重普遍提高;其次是要实施档案馆工作重心的结构性改革,做到“存量重开放”,依据《档案法》和《保密法》的要求,加强档案的开放鉴定、信息的编研开发、档案利用的专业化服务,提高档案馆向利用者提供服务的能力,扩大档案信息的供给范围;最后是要实施档案馆收放环节的结构性改革,做到“收放重时效”,各级档案馆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及时做好电子档案的接收,尽可能缩短电子档案管理上的“真空期”,加快档案开放鉴定,尽可能缩短馆藏档案的“休眠期”,以结构性改革促进档案馆工作的转型升级。
      (四)充分发挥战略协同效应,创新事业发展动力
      推动区域发展与合作,是“十三五”时期国家的重大战略。各级档案馆只有充分发挥战略协同效应,进行区域协同、部门协同,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档案——这一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的潜在价值。比如,近两年,在卢沟桥事变77周年、第一个抗战胜利国家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之际,各地档案馆集中公布了一批日本侵华罪证档案,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用档案回击和戳穿了日本右翼势力否认甚至美化侵略的谎言。这种集中公布的形式要比单独公布影响更广泛、更深远。再比如,去年《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也是全国多家档案馆进行战略协同的结果。事实证明,充分发挥战略协同效应,可以为档案事业激发出新的活力。
      要充分发挥战略协同效应,各级档案馆必须增强大局意识,积极与系统外有关部门、单位合作,以更新的视角看待档案工作。与图书、文博等系统密切协作,落实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要求,“构建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传播中国文化,为社会提供文化服务”。在档案系统内,要充分认识到全国档案馆工作是“一盘棋”,在区域协同中实现共同受益、全面提升。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更宽的胸怀对待协作和协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特别是要树立共赢理念,担当好在协同发展中所应该扮演的角色,担负起在协同发展中所应该承担的责任。要依托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整合优质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尤其是“一带一路”、京津冀、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长江经济带等区域的档案馆,要通过加强合作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五)切实履行档案工作职责,狠抓各项任务落实
      去年,我们在全国档案工作会议上提出,广大档案干部要切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践者”,以新理念引领档案事业新发展,以“问题导向”推进档案事业改革创新,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十三五”各项规划任务的落实。
      抓落实,不仅是职责所系,也是党性体现。邓小平同志曾说:“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能不能抓好落实,反映的是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体现的是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抓落实,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既要“啃硬骨头”,又要“涉险滩”,同样,全面深化改革下的档案馆工作也需要祛除长久以来的顽疾、突破阻碍发展的瓶颈,不仅要有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更要有推进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抓落实,不仅要拿出督查问责的狠劲,也要拿出久久为功的韧劲。档案馆工作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这就需要我们档案人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三、“十三五”时期档案馆工作的主要任务
      “十三五”时期,档案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两办《意见》的全面落实,以提升档案馆服务能力为主线,以确保档案绝对安全为底线,加快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档案馆基础业务工作,继续实施档案“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战略,实现档案馆工作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努力把各级档案馆建成功能完备、管理先进、服务一流的现代化档案馆。
      (一)增强“四个意识”,把讲政治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今年年初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档案馆作为统一保管党和政府档案的部门,有着鲜明的政治属性,广大档案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四个意识”,把讲政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是要做忠诚于党的档案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绝对忠诚是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做好档案馆工作,首先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政治方向,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在各种政治风浪面前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地反击历史虚无主义,做到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
      二是要把讲政治贯穿档案工作始终。档案工作承担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这就决定了在档案工作中,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也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档案馆作为档案事业发展的主体,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去认识、去对待。
      三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起模范作用。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以党中央为标杆,以“三严三实”为标准,层层作示范,做到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带动整个档案系统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自觉践行“五个坚持”。
      (二)服从服务大局,全面提升档案馆服务能力
      对一个行业、一个系统、一个部门来说,大局就是中央的决策部署,大局就是党和国家的全局性工作。服务是档案工作的生命线,各级档案馆服从服务大局,就是要把利用馆藏档案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我们工作的主题主线,作为我们做好其他一切工作的总纲领。
      一是要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加强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指示要求,做好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去年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各级档案馆要按照中央和总书记的要求,加大档案开发利用力度,把馆藏档案资源盘活用好,在服务大局中充分发挥档案行业优势。为了落实中央的指示要求,我们今年启动了《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编纂工作,计划用10年时间完成全国各级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的整理、编辑和出版工作。各级档案馆要坚决落实中央要求,按照有关文件精神,不折不扣地抓好这项工作。为了服务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我们将联合有关档案馆举办“一带一路”档案主题展览,将来还要把这个展览办出国门,弘扬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各级档案馆要积极提供档案展品,共同完善这个展览,合力讲好档案里的“一带一路”故事。另外,各级档案馆在与有关单位进行档案合作开发的过程中,特别是档案的利用和公布,必须严格依法依规。
      二是要以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作为抓手,提高档案开发利用水平。去年,我们和财政部共同印发了《“十三五”时期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作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作的支持,资金额度提高到每年2亿元。希望各级档案馆把握住这个经多方努力且来之不易的机会,高度重视《总体规划》的落实,认真组织实施,积极协调推进,解决积存多年的历史欠账,提高档案保护与开发水平。需要强调的是,在《总体规划》具体实施过程中,各级档案馆务必做到项目申报要“”、项目实施要“”、经费使用要“”,确保最终的项目成果和经费支出经得起检查、经得起审计。为此,各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在项目选题上要舍得花精力,在统筹组织上要真正下工夫,在监督管理上要敢于动真格,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三是要加强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档案服务社会的功能。各级档案馆要从实际出发,科学整合档案资源,尤其是民生档案资源,扩大服务领域、充实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使档案服务向基层延伸、向群众倾斜。要继续加大档案开放和提供利用的力度,做到应开放档案全部开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依照《档案法》《保密法》以及《档案法实施办法》《保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解密和划分控制使用范围的暂行规定》,扎实推进档案解密工作,认真开展档案开放鉴定,把牢档案开放前的关口。此外,各级档案馆要善于利用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和新兴社交网络,宣传档案馆和历史文化;善于利用档案展览、档案日活动等,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走进档案馆,了解和认识档案。要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档案行业特色,结合地方历史文化,实施差异化思路,制作能够留得下来、传得下去的档案文化精品。
      (三)抢抓政策机遇,继续大力加强档案馆舍建设
      一是要坚持全国档案馆舍建设目标不动摇。在2009年的全国档案馆工作会议上,我们提出要用10年时间,实现全国各级综合档案馆面积达标。现在看来,经过多年努力,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的支持下,中西部地区原先大量存在的“无库馆”“危房馆”现象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变。从全国范围来看,近年来各地对档案馆舍建设的热情不断高涨,呈现出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现在我们要坚定信心,盯住目标,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一方面,要继续推进《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的实施;另一方面,省市级综合档案馆中面积还不达标的,要积极向地方政府反映,争取在城市建设规划中统筹安排,尽快立项新建。另外,东部省份的县级综合档案馆面积还不达标的,要根据地区实际情况,采取新建、改造、置换等多种方式加以改善。要共同努力,确保馆舍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二是要继续推进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档案事业发展的最大一笔投入。去年,我们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对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进行了稽查,发现了一些问题,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项目单位必须引以为鉴,坚决杜绝稽查通报中所指出的问题。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加规范的要求。各地要吃透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办法要求,我们将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适时组织督导检查,规范项目建设工作。有关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本地区的行业主管部门,要会同当地发展改革等部门,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加强对项目的监督指导,积极督促解决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滞后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对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的监督力度,并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向全国档案系统、向当地党委政府进行通报,督促各地做好项目实施。
      三是要积极推行绿色档案建筑理念。各级档案馆要把新馆建设作为“百年工程”,在馆舍建设上融入“绿色”发展理念。新馆建设在符合《档案馆建设标准》和《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的基础上,要充分体现低碳、环保、生态、节能的理念。在外观和功能设计上,重视“五位一体”的功能需求和建筑背后的人文内涵,注重展现档案特色和地方特色。我们也将适时启动《档案馆建设标准》的修订,希望各级档案部门届时积极参与,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完善标准。
      (四)加快转型升级,推进档案信息化成果共享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对档案信息化建设有了更深的认识。档案信息化建设,关键是重视网络技术、各类数据平台建设和大数据分析挖掘给档案馆工作带来的挑战,推动信息技术在档案馆工作中的广泛覆盖和深度集成应用。我们制定的技术标准要符合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采用的管理手段要符合档案工作的基本规律和互联网思维,用信息技术带动档案馆工作的变革和转型升级,最终实现档案资源共享、技术共享。
      一是要加快数字档案资源的积累。数据是基础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馆藏档案的数字化是档案数据资源的重要来源,也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战略。继续推进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工作,积极参与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加强电子文件的归档,电子档案的接收与管理。有条件的档案馆要积极研究、探索重要网页资源的采集和社交媒体文件的归档管理,特别是加强电子档案长期保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资源积累的过程中,各级档案馆要特别注意数字资源的规范问题,不论是档案数字化副本还是电子档案,要确保从其生成起,就符合国家标准,能够有效检索和利用,为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二是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档案馆工作的深度融合。档案信息化工作的规范化程度与深度是影响档案信息化建设成果共享的重要因素。没有档案信息化工作在资源、技术上的规范性,成果共享工作就会举步维艰;缺少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应用场景,成果共享建设就会无的放矢。下一步,我们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研究确定未来社会数字档案资源共享建设功能需求。各级档案馆要探索研究采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管理、移动互联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可行性,从加强档案数据资源的及时收集和有效积累、加强档案数据资源的挖掘利用和开放共享两个层面入手,充分发挥现有的信息化建设优势,积极稳妥地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馆业务信息化水平,为实现资源、技术与管理的共享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要树立新思维、适应新挑战。当今世界,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科技创新正在深刻影响着各个行业的发展,档案馆也正从“纸与铁”的时代加速迈入“数与网”的互联网时代。在这个大变革的背景下,档案工作者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树立起全新的互联网思维,认真审视信息技术给档案流转方式、档案管理手段、档案用户体验、档案价值实现、档案文化传播等档案馆工作各个环节带来的变化,从开放、协作、共享的角度思考档案馆的服务模式,克服档案行业的转型阵痛,积极迎接共建共享时代的来临。
      (五)规范业务工作,健全档案馆业务考核机制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档案治理要实现法治化。进一步规范档案馆基础业务工作是提升档案法治治理能力的关键,对增强档案馆依法治档意识、完善档案馆工作体制机制、发挥档案馆基础支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自上一次对副省级以上综合档案馆进行目标管理考评,我们已经有近20年未考核过副省级以上综合档案馆的业务工作。近些年,为配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我们组织开展了对市县级综合档案馆的测评,结果发现市县级综合档案馆业务工作能力高低分化比较严重。我们认为,目前有必要重启档案馆业务考核机制,加强业务规范化建设,推动档案馆工作健康发展。目前,《档案馆业务规范化考核标准》的初稿已经完成,下一步还要请大家一起研究讨论完善。我们要适时启动对综合档案馆的业务考核,请大家提前做好准备。这里我再就档案馆业务规范化考核工作提几点要求。
      一是要充分发挥业务考核的导向作用。业务考核是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监督、指导的基础环节,对政策落实、制度执行乃至事业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档案馆工作来说,开展档案馆业务规范化考核,目的是要引导各级综合档案馆把工作重心聚焦到档案馆的基础业务上来。这次我们制定的考核标准既有偏重设施、投入的“”指标,也有体现工作质量、效益的“”指标,指标比较多也比较细,就是要把档案工作“三个体系”的建设目标细化为科学合理、全面完善、可操作性强的考核体系,使业务规范化考核真正成为引领档案馆工作提质增效的指挥棒。
      二是要建立强有力的考核评价机制。档案馆业务规范化考核不能“走过场”,不能偏离促进事业发展的初衷,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长效评价机制。今后,对档案馆业务规范化考核,我们会建立定期通报制度,通报不仅是在系统内进行通报,还要向有关档案馆的上级党委政府、分管领导通报,向社会通报,切实解决评价软、问责缺、激励不足等问题。要通过建立长效评价机制,促使各级档案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那些实打实、真抓实干的档案馆,我们将坚持边考边帮,以考促建;对那些搞假把式,搞“形象工程”的档案馆,我们将适时通报批评、督促整改。
      三是要抓好业务考核的贯彻落实工作。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组织好本地区的档案馆业务规范化考核。大家要积极参与有关标准和文件的制定,认真做好宣传、培训和组织工作,把考核作为提高档案馆业务水平的重要抓手,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好,避免出现考核泛化、矮化现象。各地要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考核机制,达到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的效果,推动各级档案馆基础业务工作水平的普遍提升。
      (六)确保档案安全,坚持不懈抓好档案安全工作
      档案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各级档案馆都必须以对党和国家负责、对民族和历史负责的态度,切实抓好档案安全工作,不断完善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档案安全工作机制,确保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的绝对安全。
      一是要加紧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工作的意见》。近年来,档案安全工作成效明显,但是安全隐患仍然存在,档案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中央领导同志对档案安全工作十分关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栗战书同志多次就档案安全工作作出指示要求。中央办公厅副主任陈世炬亲赴中央档案馆后库检查档案安全工作。为了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今年4月份,我们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工作的意见》。就档案安全工作来说,这份文件不是应急、应景的文件,而是管总的、管长远的指导性文件。文件提出了档案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明确了档案安全工作的责任,是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实施指南。但是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关键还在落实。总书记多次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级档案馆要高度重视文件的落实工作,对照文件要求开展专项自查和整改,确保在2017年之前,完成文件中提出的目标任务。
      二是要积极开展档案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档案馆作为档案事业的主体,承担着档案保管保护和开放利用的职责,因此,从防范档案安全风险的角度看,档案馆既有风险高发的土壤,也有风险敏感的人群。没有一个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或者制度没有得到执行,就是在档案规章制度上存在风险;没有一个科学的档案接收范围或者没有做到“应收尽收”,就是在档案资源建设上存在风险;没有一个好的档案保管条件或者保护设施设备运维不善,就是在档案实体管理上存在风险;没有一个安全可靠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或者没有做到异地异质备份,就是在档案信息管理上存在风险。应当看到,不是没有发生安全事故就不存在安全风险。各级档案馆要全面加强和完善风险管理,坚决守住档案安全的底线。这里我还要再强调一点,防控风险,绝不是不要发展;居安思危,更不是不要作为。那种把档案锁在柜子里,不敢开放利用、不想保护开发,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的“鸵鸟思维”,才是档案馆工作的最大风险。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档案服务外包工作管理。近年来,国家提倡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加之近几年各级档案部门数字化和电子档案接收任务比较繁重,使得全国的档案服务外包市场不断壮大。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是由于服务外包机构安全资质良莠不齐,给档案安全带来了不少隐患。过去已经发生过多起由档案服务外包引起的严重安全事故。下一步,我们将对档案服务外包市场进行规范和监管,探索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那些在档案安全上出问题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各级档案馆也要按要求加强对中标本馆业务的档案服务外包企业的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保密资质的审核,避免档案数据的失泄密或者不当扩散。
      (七)筑牢事业根基,着力打造高素质的档案干部队伍
      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档案馆工作能不能搞好,关键看干部。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是档案馆事业发展的关键。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工作作风优良的档案干部队伍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
      一是要以作风建设为核心,激发档案干部队伍活力。实践证明,档案干部队伍是一支整体素质相对较高的队伍。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新形势下档案干部队伍也同样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等种种风险。对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来说,作风建设是首要的课题,也是永恒的课题。作风是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反映,是党员干部政治操守、行为修养、思想境界的具体表现,我们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都与作风问题密切相关。在作风建设中,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激发出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的正能量,形成推动档案馆事业发展的强大“领导力”。
      二是要以人才兴档为核心,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国以才立、业由才兴,人才是第一资源。档案馆事业的发展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和专家型人才。去年国家颁布的最新版《职业大典》,首次将“档案业务人员”更名为“档案专业人员”,这一新定位,体现了国家对档案专业化的强调和考量。但是目前,我们国家档案专业人才的规模、质量和结构与事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特别是缺少有深厚学养、功力的大师级人才,缺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匠型人才。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启动全国档案专家信息库建设这一重大人才工程,就是要以此为抓手,撬动档案人才队伍发展杠杆,统筹推进档案人才队伍建设,使专家库成为凝聚和培养档案行业“高精尖缺”人才的大平台。今后,各级档案馆也要通过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大力培养档案馆事业发展的急需紧缺人才,把中国的档案“人力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
      三是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干部教育培训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各级档案馆要针对本馆干部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开展精准化的在职教育培训,包括党性教育培训、政策法规培训、业务工作培训等。培训中要把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和干部能力提升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缺少什么就着重培训什么、事业发展需要什么就着重培训什么,切实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调动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培训,培养出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好干部,为档案馆事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我们将从明年起,启动对全国市县级档案馆馆长的轮训工作。由于全国市县级档案馆数量较多,轮训只对主要负责同志开展,重点是要提高市县级档案馆馆长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各地要积极配合,扎实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同志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档案馆事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十三五”时期,档案馆工作必将大有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自觉的担当,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推进档案馆事业跨越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重庆市规划委员会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召开会议
  原标题:市规划委员会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重庆新闻网
中国国务院侨办主任潘岳发表新春贺词
  中新社北京1月25日电 在中国农历虎年春节即将重庆新闻网
重庆市档案馆展厅参观须知
     一、开放时间 工作日9:30-17档案局
《2019年重庆市水土保持公报》发布 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近日,我市发布的《2019重庆市水土保持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2019年,全市水土流失面积25444.重庆新闻网
重庆市档案馆关于变更办公地点的公告
         重庆市档案馆已整体搬迁至新档案局
市长顾问团年会视频连线各大洲 网络延迟不超过1秒
   原标题:   确保本届市长顾问团年会“重庆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