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4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
第一部分 毕业生生源情况
2014年,全市有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的院校(以下统称普通高校)共计62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25所(含6所独立院校),普通高职高专院校35所,党校1所,军队院校1所,共有毕业生18.3万人。
一、分层次毕业生生源情况
二、分性别生源情况
2014届普通高校有男生8.6万人,女生9.7万人,男女生比例为1:1.13。
三、分层次分学科(专业)大类毕业生生源情况
(一)毕业研究生
毕业研究生中,工学毕业生所占比例最大,占毕业研究生的29.05%;其次为法学、管理学和医学,所占比例也在10%以上。
学科大类 | 比例% | 学科大类 | 比例% | 学科大类 | 比例% |
哲学 | 0.84 | 文学 | 8.68 | 农学 | 2.58 |
经济学 | 2.60 | 历史学 | 0.62 | 医学 | 11.40 |
法学 | 14.38 | 理学 | 7.76 | 管理学 | 12.35 |
教育学 | 7.03 | 工学 | 29.05 | 艺术学 | 2.71 |
(二)本科毕业生
本科毕业生中,各学科大类毕业人数所占比例排前三位的是工学、管理学和文学,分别为27.42%、20.62%和14.14%。
学科大类 | 比例% | 学科大类 | 比例% | 学科大类 | 比例% |
哲学 | 0.06 | 文学 | 14.14 | 农学 | 1.73 |
经济学 | 5.56 | 历史学 | 0.52 | 医学 | 3.33 |
法学 | 5.96 | 理学 | 8.46 | 管理学 | 20.62 |
教育学 | 2.79 | 工学 | 27.42 | 艺术学 | 9.42 |
(三)专科毕业生
专科毕业生中,财经、土建、电子信息和制造大类毕业生人数较多,分别占专科生总数的19.66%、17.21%、12.97%和10.25%。
专业大类 | 比例% | 专业大类 | 比例% |
农林牧渔大类 | 1.44 | 轻纺食品大类 | 0.79 |
交通运输大类 | 3.98 | 财经大类 | 19.66 |
生化与药品大类 | 2.41 | 医药卫生大类 | 9.03 |
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 | 1.30 | 旅游大类 | 3.26 |
材料与能源大类 | 2.90 | 公共事业大类 | 1.14 |
土建大类 | 17.21 | 文化教育大类 | 5.30 |
水利大类 | 1.03 | 艺术设计传媒大类 | 5.35 |
制造大类 | 10.25 | 公安大类 | 1.35 |
电子信息大类 | 12.97 | 法律大类 | 0.08 |
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 | 0.55 |
四、分区域毕业生生源情况
生源地为重庆市的毕业生占全市毕业生总数的56.62%。
学 历 | 东部地区 | 中部地区 | 西部地区 | 港澳台 | 国外 | ||
重庆市 | 四川省 | 其他省区 | |||||
毕业研究生 | 19.17 | 29.86 | 24.54 | 15.14 | 10.07 | 0.00 | 1.22 |
本科毕业生 | 13.53 | 14.25 | 46.11 | 9.74 | 16.33 | 0.03 | 0.00 |
专科毕业生 | 2.35 | 2.92 | 76.57 | 10.33 | 7.83 | 0.00 | 0.00 |
合 计 | 9.48 | 10.96 | 56.62 | 10.42 | 12.39 | 0.02 | 0.10 |
第二部分 毕业生就业情况
一、总体情况
(一) 基本情况
截至8月31日,全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8.50%,其中,毕业研究生就业率82.11%,本科毕业生就业率87.08%,专科毕业生就业率91.61%。
(二) 分性别就业情况
女生就业率略高于男生,由于女生总人数比男生多,因此已就业绝对数多于男生。
毕业生人数 | 就业率% | 男生 | 女生 | ||
人数 | 就业率% | 人数 | 就业率% | ||
18.3万 | 88.50 | 8.6万 | 88.23 | 9.7万 | 88.74 |
(三)单位性质流向
我市毕业生到非国有企业就业的人数占已就业毕业生的60.68%,其次是在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所在行业主要为制造业、建筑业、教育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与我市经济发展总体格局大体一致。
(四)就业区域流向
超过60%的毕业生选择留在重庆市就业,其次有13.32%的毕业生选择在东部地区就业。
二、毕业研究生
(一)基本情况
2014届毕业研究生(含博、硕士)共计1.5万人,截至8月31日,就业率为82.11%。
(二)分性别就业情况
全市毕业研究生中,男生0.7万人,就业率为86.80%;女生0.8万人,就业率为77.88%。
(三)分学科就业情况
研究生各学科大类中,工学、管理学就业率较高,分别为93.36%和90.90%。
学科大类 | 就业率% | 学科大类 | 就业率% | 学科大类 | 就业率% |
哲学 | 66.14 | 文学 | 77.57 | 农学 | 80.67 |
经济学 | 89.00 | 历史学 | 66.67 | 医学 | 82.16 |
法学 | 70.78 | 理学 | 80.29 | 管理学 | 90.90 |
教育学 | 73.42 | 工学 | 93.36 | 艺术学 | 67.89 |
(四)单位性质流向
毕业研究生主要在企业、事业单位就业,分别为42.96%(非国有企业为22.96%、国有企业为20.00%)和41.30%。主要分布在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
(五)就业区域流向
在重庆市和东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研究生较多,分别为41.58%和22.67%,其次是在四川省和中部地区就业。
(六)分专业就业情况
毕业研究生人数最多的前五位专业分别是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会计学、临床医学和英语语言文学。
1. 就业率排名前15位的专业(毕业人数少于15人的专业未纳入排名)
序号 | 专业名称 | 就业率% | 序号 | 专业名称 | 就业率% |
1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100.00 | 5 | 软件工程硕士 | 97.78 |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100.00 | 机械工程硕士 | 97.78 | ||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100.00 | 6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97.75 | |
电气工程硕士 | 100.00 | 7 | 分析化学 | 97.73 | |
集成电路工程硕士 | 100.00 | 电路与系统 | 97.73 |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100.00 | 8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97.26 | |
社会学 | 100.00 | 9 | 计算数学 | 97.14 | |
兽医硕士 | 100.00 | 10 | 法律史 | 96.97 | |
计算机系统结构 | 100.00 | 11 | 控制工程硕士 | 96.83 | |
机械电子工程 | 100.00 | 12 | 会计学 | 96.59 | |
2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98.99 | 13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96.58 |
3 | 电气工程 | 98.95 | 14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96.51 |
4 | 金融学 | 98.44 | 1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96.43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96.43 |
2. 就业率排名后15位的专业(毕业人数少于15人的专业未纳入排名)
序号 | 专业名称 | 就业率% | 序号 | 专业名称 | 就业率% |
1 | 蔬菜学 | 28.57 | 9 | 生物学 | 55.77 |
2 | 音乐学 | 31.03 | 10 | 药学硕士 | 56.25 |
3 | 果树学 | 36.84 | 11 | 伦理学 | 56.67 |
4 | 法律硕士(法学) | 38.67 | 12 | 细胞生物学 | 58.62 |
5 | 法律硕士(非法学) | 49.59 | 13 | 美术硕士 | 58.82 |
6 | 文艺学 | 50.00 | 14 | 学前教育学 | 59.38 |
7 | 日语语言文学 | 52.94 | 15 | 作物遗传育种 | 61.11 |
8 | 生态学 | 54.17 |
三、本科毕业生
(一)基本情况
2014届,全市共有普通本科毕业生9.4万人,截至8月31日,就业率为87.08%。
(二)分性别就业情况
本科毕业生中,男生4.3万人,就业率87.00%;女生5.1万人,就业率87.16%。
(三)分学科就业情况
各学科大类中,农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和艺术学就业率均超过90%。
学科大类 | 就业率% | 学科大类 | 就业率% | 学科大类 | 就业率% |
哲学 | 77.19 | 文学 | 89.30 | 农学 | 94.23 |
经济学 | 90.83 | 历史学 | 89.53 | 医学 | 84.66 |
法学 | 78.84 | 理学 | 90.73 | 管理学 | 91.25 |
教育学 | 85.10 | 工学 | 92.47 | 艺术学 | 90.43 |
(四)单位性质流向
本科毕业生主要在企业就业,其中非国有企业比例最大,为54.76%,国有企业为14.08%。主要分布在制造业、教育和建筑业等行业。
(五)就业区域流向
本科毕业生主要选择留在重庆市就业,超过本科生总人数的50%,其次是在东部和西部其他省区就业。
(六)分专业就业情况
本科毕业人数最多的前五位专业分别是英语、会计学、艺术设计、法学和汉语言文学。
1. 就业率排名前15位的专业(毕业人数少于100人的专业未纳入排名)
序号 | 专业名称 | 就业率% | 序号 | 专业名称 | 就业率% |
1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99.09 | 9 | 自动化 | 96.47 |
2 | 包装工程 | 99.04 | 10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96.45 |
3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 98.24 | 11 | 油气储运工程 | 96.17 |
4 | 动物科学 | 98.08 | 12 | 医学检验 | 96.06 |
5 | 医学影像学 | 97.80 | 13 | 水产养殖学 | 96.05 |
6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96.64 | 14 | 地理科学 | 95.90 |
7 | 麻醉学 | 96.58 | 15 | 舞蹈学 | 95.81 |
8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96.52 |
2. 就业率排名后15位的专业(毕业人数少于100人的专业未纳入排名)
序号 | 专业名称 | 就业率% | 序号 | 专业名称 | 就业率% |
1 | 刑事科学技术 | 65.40 | 9 | 生物工程 | 78.80 |
2 | 治安学 | 67.96 | 10 | 社会体育 | 78.81 |
3 | 侦查学 | 73.24 | 11 | 预防医学 | 78.95 |
4 | 护理学 | 75.19 | 12 | 艺术教育 | 81.27 |
5 | 法学 | 75.26 | 13 | 药学 | 81.47 |
6 | 信息工程 | 76.56 | 14 | 中医学 | 81.94 |
7 | 应用心理学 | 76.61 | 15 | 公共事业管理 | 82.17 |
8 | 经济犯罪侦查 | 77.68 |
四、专科毕业生
(一)基本情况
2014届 全市共有普通专科毕业生7.4万人,截至8月31日,就业率为91.61%。
(二)分性别就业情况
专科毕业生中,男生3.6万人,就业率90.05%;女生3.8万人,就业率93.07%。
(三)分专业大类就业情况
专科毕业生中,法律、轻纺食品、水利、环保气象与安全、公共事业大类就业率超过95%;公安类因其专业特殊性,就业时间要延后半年,半年后的就业率有较大提高。
专业大类 | 就业率% | 专业大类 | 就业率% |
农林牧渔大类 | 93.16 | 轻纺食品大类 | 95.74 |
交通运输大类 | 93.95 | 财经大类 | 94.21 |
生化与药品大类 | 94.95 | 医药卫生大类 | 89.61 |
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 | 90.55 | 旅游大类 | 93.19 |
材料与能源大类 | 94.11 | 公共事业大类 | 95.01 |
土建大类 | 94.14 | 文化教育大类 | 90.93 |
水利大类 | 95.38 | 艺术设计传媒大类 | 93.73 |
制造大类 | 94.21 | 公安大类 | 54.51 |
电子信息大类 | 94.78 | 法律大类 | 98.21 |
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 | 95.32 |
(四)单位性质流向
专科毕业生到各类企业就业的比例超过了80%,并以中小企业为主,其中到非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达到74.86%,国有企业为8.52%。主要分布在建筑业和制造业等行业。
(五)就业区域流向
大部分专科毕业生都选择在西部地区就业,比例超过了90%,其中,选择留在重庆市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达到80.04%,重庆市以外的其他西部地区(含四川省)比例为11.80%。
(六)分专业就业情况
专科毕业人数最多的前五位专业分别是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护理、会计和会计电算化。
1. 就业率排名前15位的专业(毕业人数少于100人的专业未纳入排名)
序号 | 专业名称 | 就业率% | 序号 | 专业名称 | 就业率% |
1 | 电子工艺与管理 | 100.00 | 9 | 计算机控制技术 | 97.96 |
2 | 工程测量技术 | 98.99 | 10 | 资产评估与管理 | 97.87 |
3 | 药品经营与管理 | 98.89 | 11 |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 97.74 |
4 | 会计与审计 | 98.72 | 12 | 康复治疗技术 | 97.66 |
5 | 国际贸易实务 | 98.54 | 13 | 室内设计技术 | 97.65 |
6 | 图形图像制作 | 98.49 | 14 | 财务管理 | 97.49 |
7 | 财务信息管理 | 98.21 | 15 | 会展策划与管理 | 97.37 |
8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98.15 | 微电子技术 | 97.37 | |
信息安全技术 | 97.37 |
2. 就业率排名后15位的专业(毕业人数少于100人的专业未纳入排名)
序号 | 专业名称 | 就业率% | 序号 | 专业名称 | 就业率% |
1 | 警察管理 | 47.30 | 9 | 煤矿开采技术 | 84.25 |
2 | 交通管理 | 51.26 | 10 | 经济管理 | 84.47 |
3 | 治安管理 | 54.00 | 11 |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 | 85.27 |
4 | 警察指挥与战术 | 60.00 | 12 | 针灸推拿 | 85.44 |
5 | 侦查 | 64.71 | 13 | 商务英语 | 86.18 |
6 | 中医学 | 75.27 | 14 | 医学影像技术 | 87.11 |
7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 79.87 | 15 |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 | 87.23 |
8 | 油气开采技术 | 80.95 |
第三部分 毕业生就业工作概述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级相关部门、区县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市高等教育战线的共同努力,2014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圆满完成了市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
一是立足效用发挥,细化落实相关政策。 进一步细化实化渝府办发〔2013〕158号文件,积极制定出台《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渝教学〔2014〕4号)等系列文件。配合人社部门,积极制定完善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帮扶政策措施;并集中梳理了近年来国家和我市出台的就业创业政策,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确保政策真正落地,效用充分发挥。
二是立足引导教育,切实加强就业指导。 开展就业政策校园巡回宣讲活动40余场,修订、编印并面向全体毕业生免费发放《就业指南》。举办第三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参赛学生达2万余名。开展4期就业指导教师专题培训,培训教师400余人次;分片区共7场对全市高校就业工作人员(包括二级院系就业工作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利用多种传播手段积极宣传基层就业、应征入伍等国家政策,鼓励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三是立足创业带动,积极推进自主创业。 进一步推进市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评选建设工作,命名重庆工商大学等9所高校创业基地为首批市级创业示范基地;组织编写了创业教材、教案、课件、案例集等系列教学资料,不断完善教学课程体系;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洽交流会等系列实践活动,联合人社、工商等部门对近1000名大学生开展免费创业培训,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促进创业成果转化。截至12月底毕业生申请自主创业证1899人,通过审核人数为1418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较大。
四是立足水平提升,不断强化就业服务。 为2014届高校毕业生组织市级综合双选、送岗位进高校、专题招聘、校企交流、网上双选等就业活动75场,指导各高校举办中小型校园招聘活动4160余场,共累计提供用人单位3.69万家,就业岗位近50万个,岗位数与毕业生人数的比为2.6︰1。建立重庆市大学生就业信息微信公众平台,充分利用现代即时通讯工具发布就业信息。积极做好毕业生后续综合服务,加强与人社部门无缝对接,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1.7万人次的实名信息转接及服务工作。
五是立足公平保障,扎实做好就业帮扶。 建立市、校两级信息台账,实时掌握困难毕业生就业动态,实行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情况双周报告制。认真落实困难毕业生“四优先”政策,实施“一对一”“多对一”重点帮扶。落实经济援助,及时足额发放低保家庭毕业生求职补贴和残疾毕业生求职补贴。组织开展残疾毕业生、女大学生等特殊困难毕业生专场双选会和网络招聘会,提供岗位8850余个。截至8月31日全市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率为92.90%,高于全市平均就业率4个百分点。
六是立足质量提升,健全就业反馈机制。 委托市教育评估院作为第三方评价机构,对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追踪调查分析,编制就业质量年度报告。重庆大学、西南大学两所部属院校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了2013年度就业质量报告,各本科院校年底前均要发布2014年度报告,从2015年起全市各高校均要发布年度质量报告。各高校9月底前在校园网上公布了2014年本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提供了重要参考。
我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及经验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在12月4日教育部召开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上做了典型经验交流。
说 明:
1. 本文中各项数据统计时间节点为2014年8月31日。
2. 本文参照我国三大经济区域划分,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在就业区域流向统计时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重庆市、四川省、西部其他省区、港澳台和国外进行统计。
东部地区: 包含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海南省;
中部地区: 包含山西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西部其他省区: 包含内蒙古、广西、贵州省、云南省、西藏、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新疆;
港澳台: 包含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
国外: 我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
3. 本文中“灵活就业”包含“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基层项目”包含“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村官计划”、“三支一扶”、“双特计划”、“选调生”、“参军入伍”。
4. 由于采取“四舍五入”计算法,文中部分数据比例合计不等于100%(上下0.01%)。
5. 全市各高校2014年培养毕业生学历层次情况(见下表):
全市各高校2014年培养毕业生学历层次一览表 | |||||||||||
序号 | 院校名称 | 博士 | 硕士 | 本科 | 专科 | 序号 | 院校名称 | 博士 | 硕士 | 本科 | 专科 |
1 | 重庆大学 | ü | ü | ü |
| 32 |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
|
|
| ü |
2 | 西南大学 | ü | ü | ü |
| 33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
|
| ü |
3 | 西南政法大学 | ü | ü | ü |
| 34 |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
|
|
| ü |
4 | 重庆医科大学 | ü | ü | ü | ü | 35 |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
|
| ü |
5 | 重庆师范大学 |
| ü | ü | ü | 36 |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
|
| ü |
6 | 重庆邮电大学 |
| ü | ü |
| 37 |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
|
| ü |
7 | 重庆交通大学 | ü | ü | ü | ü | 38 |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
|
|
| ü |
8 | 重庆工商大学 |
| ü | ü | ü | 39 |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
|
|
| ü |
9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 ü | ü |
| 40 |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
|
|
| ü |
10 | 四川美术学院 |
| ü | ü |
| 41 |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
|
|
| ü |
11 | 重庆理工大学 |
| ü | ü | ü | 42 |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
|
|
| ü |
12 | 重庆三峡学院 |
|
| ü | ü | 43 |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
|
|
| ü |
13 | 重庆文理学院 |
|
| ü | ü | 44 |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
|
|
| ü |
14 | 长江师范学院 |
|
| ü | ü | 45 |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
|
|
| ü |
15 | 重庆科技学院 |
|
| ü | ü | 46 |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
|
|
| ü |
16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
|
|
| ü | 47 | 重庆传媒职业学院 |
|
|
| ü |
17 | 重庆警察学院 |
|
|
| ü | 48 | 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
|
|
| ü |
18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
|
| ü | ü | 49 |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 |
|
|
| ü |
19 | 重庆工程学院 |
|
|
| ü | 50 | 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 |
|
|
| ü |
20 |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
|
| ü | ü | 51 | 重庆民生职业技术学院 |
|
|
| ü |
21 |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
|
| ü |
| 52 |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
|
|
| ü |
22 |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 |
|
| ü | ü | 53 | 重庆电讯职业学院 |
|
|
| ü |
23 |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
|
| ü | ü | 54 |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
|
|
| ü |
24 |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
|
| ü | ü | 55 |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
|
|
| ü |
25 |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
|
| ü | ü | 56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
|
|
| ü |
26 |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
|
|
| ü | 57 | 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 |
|
|
| ü |
27 |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
|
| ü | 58 | 重庆轻工职业学院 |
|
|
| ü |
28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
|
| ü | 59 | 重庆电信职业学院 |
|
|
| ü |
29 |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
|
|
| ü | 60 | 重庆经贸职业学院 |
|
|
| ü |
30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
|
| ü | 61 |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
| ü |
|
|
31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
|
| ü | 62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 ü | 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