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轨道站牌是商业创意还是虚假广告
在重庆北部新区金州大道重光村路段,最近立了一块崭新的“轨道站牌”,“远远望去像个棒棒糖”,下边写着“金州大道站(出入口)”,下边一行小字写着“预计2017年通车”,并有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名字标在站名上。记者咨询了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公司从未立过此站牌。地产商已于昨日将站牌拆除。值得一提的是,在九龙坡华福路也有类似的山寨站牌。有人说这些山寨轨道站牌是不错的商业创意,但更多市民认为这是虚假广告,是忽悠市民,“人们为此愤愤不平地说,既然是2017年通车,那你现在立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新闻详见本报昨日8版和今日6版)
@大户:楼盘不会也是山寨的吧。
@江门:还是优质学区房好忽悠!
@达达:光明正大作假,监管部门?
@花海湾: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一看就是个奸商,没有诚信。
@要脸不还:这就是搞歪门邪道。
@哥哥:现在的楼事就像电话诈骗一样,到处撒网,用尽手段,一不留神就让人掉进陷阱。房奴们,睁大眼睛吧!
@闹别扭:掏钱就可以让用了数十年甚至千年的道路改名!试问有哪个国家的道路能像中国这样被改来改去的?!
@爱还逝:无商不奸的真实写照。
@宝宝版:这还不简单?就叫那房产开发商来修轻轨喽……通车之前不准卖楼!说不定这也算一种模式。
@哒哒哒:官媒不是说房地产市场已经回暖了吗?房地产商为什么还要用欺骗手段卖房?
@弄语:不应该仅仅拆掉就完事,应该以诈骗罪论处。
@狗日想钱想疯了:中国人作假已经做到无所不用其极,无孔不入,连站牌都作假,佩服!
@雁壹:这样的事情在上海也发生过。2009年11月底,就在我所居住的浦东新区御桥路御青路口竖起了四个11号线和18号线的地铁指示牌,而当时的实际情况是,11号线还刚刚开工,要到2012年底才建成;而18号线尚在规划中,计划是到2020年才建成。
@拐像:相关主管部门必须将这块山寨站牌当做造假的证据,予以妥善保存,一来可以在房交会上展出,以此警示其他开发商,还可以帮助民众辨别真假。
@本山徒弟:将卖房演绎成小品《卖拐》、《卖担架》,那才叫大忽悠。
“山寨站牌”的背后不只是黑色幽默
真知灼见
这是挺逗的一件事:以为是一列时光机,可以开往2017年的春天;不想只是开发商黔驴技穷,为楼盘刷上的一道“绿漆”。想想也不难理解:卖房多艰,炒作多见。再说,房价最大的核心价值就是“地段”,如果能和轨道攀上亲戚关系,“烂尾楼”也会成为“日光盘”。
不过,这种炒作行为,起码涉嫌三重欺骗:一是骗了“准业主”。将来站点设立在哪儿、叫什么名字,都还是没谱的事情,这样的合同有效吗?二是骗了周边市民,由于此处公交车较少,所以当这个牌子立起来时,不少人都被“骗”过来寻找轨道站。三是骗了规划设计。一句话,这样的玩笑,一点也不好笑。
当然,如果从法律上说,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开发商立的山寨站牌,事实上已经构成对楼盘的虚假宣传。既然城市都在走向法治,恐怕不能只把这个“棒棒糖”当做玩笑看。
山寨站牌虽然是个黑色幽默,但其实想想,它说破的,其实就是开发商的“卖楼真经”。这些年,楼先建、路再开,房先卖、校再搬……开发商为了卖楼殚精竭虑,地方部门为了卖楼也没闲下脚步。
此前,一则“安徽省休宁中学即将搬迁至滨江新区”的消息,在当地引发“地震”。无独有偶,相邻的皖南名校黄山市屯溪一中也将要搬迁。对于搬迁原因,官方解释都是“为了教育均衡发展,解决校舍拥挤”。然而,媒体在两地调查走访了解到,问题似乎并没有严重到必须搬迁的地步,而其更深层的目的则是被质疑为利用名校搬迁来拉动当地房地产发展。也许,开发商动心眼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靡费公共资源,公权为商业楼盘的“畅销”而背书。
印锦程(大学生)
人民日报戏说的楼盘广告为何再度热传
媒体观点
《人民日报》2011年曾用整版篇幅刊登了一则“广告”,对房地产开发商爱用的一些楼盘宣传用语进行了汇总。时间过去3年了,这些“广告”最近又在网络上热传。而原因,正如《扬子晚报》采访的市民所言,“给消费者做了提醒,因为有些楼盘广告吹得都离谱了”。
地势篇
地段偏僻——告别闹市喧嚣,独享静谧人生
周边嘈杂——坐拥城市繁华,感受摩登时代
荒山秃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刚有规划——轨道交通在即
挨着铁道——便利交通,四通八达
地势很低——私家领地,冬暖夏凉
价格奇高——奢华生活,贵族气息
规划篇
规划不好——小资情调,折射后现代生活
户型很烂——个性化设计,稀缺绝版户型
弄个圆顶——巴洛克风情
搞个楼尖——哥特式风格
前后楼快挨上了——邻里亲近,和谐温馨
配套篇
挨着臭水沟——绝版水岸风光
挖了小池塘——临湖而居,演绎浪漫风情
旁边小土包——依山而居,享受清新
有家信用社——坐拥中央商务区
有家小学校——浓郁人文学术氛围,让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有家小诊所——零距离就医,拥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