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山水之城优势 渝发展避暑旅游经济
17日下午,市政府召开发展避暑旅游经济座谈会,谭家玲副市长出席并讲话。市级有关部门、有关区县政府及旅游局负责人参加会议并交流发言。
山水之城避暑旅游市场大
谭家玲指出,重庆是闻名于世的山水之城,坐拥大足石刻、仙女山、金佛山等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和小三峡、桃花源、黑山谷等近180余个A级景区,长江、嘉陵江、乌江环绕8.24万平方公里山川大地,名山荟翠,河湖众多,山、水、林、泉、洞等避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同时由于我市特殊的地理气候因素,夏季气温较高持续时间长,避暑旅游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近年来,武隆、石柱、南川、綦江、万盛、城口、巫溪等区县都因地制宜打造出了各具特色的避暑旅游景区度假区、风情小镇、田园乡村、节会活动,吸引了许多都市游客休闲度假,有的吸引师生暑假游学游览,有的吸引老年人小住三五个月休闲养老,有的吸引大批工薪族周末小憩,不仅满足了市民游客避暑需求,又带动了一大批避暑旅游项目开发投资,也推动了边远山区和乡村市场消费,更促进了生态区域群众靠山靠水靠生态资源创业就业增收致富,可谓一举多得。
新签约旅游项目近千亿元
她表示,夏季避暑旅游是我市“旅游四季歌”的重头戏。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旅游经济,大力支持打造旅游景区、度假区,建设旅游区县、乡、镇、村,鼓励发展高山休闲地产和乡村旅游,唱响旅游四季歌,旅游经济蓬勃发展。各区县旅游业推陈出新竞相发展,十大市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十大百万人次旅游景区领头领跑,去年以来,北碚十里温泉城、巴南丰盛古镇、长寿菩提山文化区、涪陵武陵山大裂谷、大足石刻遗产博览园、铜梁安居古城、潼南双江古镇、武隆仙女山美食天街、巫山当阳大峡谷、云阳云端廊桥、酉阳酉州古城、彭水蚩尤九黎城等一批投资5~10亿元的新景区建成开放,万达文旅城、深圳华侨城等一批投资50~500亿的重大项目落地,今年上半年,新签约旅游投资项目近千亿元,全市旅游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均超过12%增长,旅游业吸纳就业促进富民强区(县)作用更加突出。
今年5月以来,重庆商报等媒体与相关市级部门顺势而为,开展推介避暑旅游目的地活动,大力宣传避暑旅游,回应了“重庆那么大,避暑去哪儿”的市场需求,特别是近期推出的“周末去哪儿 避暑山水间”系列报道,为避暑资源与旅游企业之间、避暑目的地与市民游客之间、生态区县乡村与大都市之间搭建起传播交流平台,吸引了许多读者关注和市民游客前往,产生了良好效益。
谭家玲指出,我市独特而丰富的避暑旅游资源大多还处于“养在深山”不为所知、“一江春水向东流”不为所用的闲置状态,不少群众还处于守着“金山银水”受穷状态,还没有实现靠着青山绿水致富。如何唤醒过去认为的穷山恶水成为游客趋之若鹜的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水?充分利用优质生态资源和气候空气环境差异化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可谓是捷径,也是市委市政府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要求,关键是要改变审美观念和发展理念。各区县要引领群众以山山水水为宝,以山山水水为资本,千方百计扩大这方好山好水的知名度,以宣传推广为突破口吸引市场主体来投资保护利用,吸引市民游客来欣赏消费,大力推动避暑旅游经济发展。
着重推介六大类避暑旅游
避暑旅游怎么做?首先要梳理好避暑旅游的资源,突出重庆“山水之城、避暑之乡”的特色优势,全市着重推介六大类避暑旅游,分别是高山避暑、森林避暑、滨水避暑、峡谷避暑、乡村避暑、游轮避暑,分门别类制作避暑旅游地图,沿旅游线路逐一介绍避暑目的地,引导市民游客了解好山好水,从而在亲山近水、喜山乐水、上山下水、游山玩水中感受夏日清凉、生活美好。各区县要因地制宜创新推出避暑方式,比如峡谷漂流节、森林露营节、草原音乐节、湖畔啤酒节等活动,印象武隆、天上黄水、梦幻桃源、烽烟三国等旅游演艺,丰富游客避暑生活。其次要瞄准重点客源。市旅游局和农业、林业、水利、园林、扶贫等市级部门以及相关区县要重点面向大都市和周边地市,吸引三大游客群体:一是离退休老年人,二是老师和学生,三是城市工薪族,有针对性地推出避暑旅游项目,吸引消费。进而由内及外,吸引更多市外游客。第三,市新闻办、市旅游局要充分运用市内外各类媒体,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全媒体渠道广泛宣传,集中营造“重庆那么大,避暑去处多”的浓厚氛围和社会共识。要将媒体的采风采访与旅行社的踩线推销双轮驱动,形成宣传造势、市场跟进整体联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各媒体特别是重庆商报社等媒体要继续发挥主体作用,在总结前阶段宣传经验基础上精心策划,各区县配合深入细化,点线面结合,扩大宣传覆盖面。要从读者角度,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报道力求有美图有真相、有游线有导向、有美景有形象、有美文有故事、有微博微信有互动、有美食有体验、有参与有实惠,注重趣味性、可读性和参与性,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
唱响旅游四季歌
避暑旅游经济如何打造?功夫要在现场。各区县要围绕避暑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商、学、养等要素完善配套服务,延伸产业链条,将有条件的一二三产业成果转化为消费品整合进旅游链条上实现销售消费增值。要大力鼓励支持当地群众围绕旅游业创业创新就业兴业,实现增收脱贫致富。要支持有条件区域探索山水林泉等资源转化为股权吸引市场资本合作走混合所有制发展旅游业的新路子,大力探索PPP模式建设旅游基础设施。要优化旅游交通保障,公路自驾、铁路动车、长江邮轮、一大两小机场,要实现水陆空立体旅游交通无缝换乘,促进以游客流车流带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城乡互动。要完善避暑旅游目地水电气讯网、停车场、娱乐设施、餐饮购物、医疗保健、金融邮政、卫生厕所等配套服务设施,方便游客在避暑之乡实现更多的便捷消费。要切实加强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应急投诉电话、应急救援等公共服务和保障,规范市场监管,让游客放心消费。此外,避暑旅游地产的开发建设营销也要抓住季节机遇加快推进。
谭家玲强调,要以发展避暑旅游经济为突破,唱响“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果、冬玩雪”旅游四季歌,让旅游业在扶贫攻坚和服务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