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农业奠基人108岁叶谦吉教授在重庆仙逝
南开中学津南村,叶老的家。本报记者 高科 摄
即便是108岁高龄,叶谦吉的离世,还是令他的学生和家人感到很突然。
他是中国生态农业的奠基人、中国生态文明的首创者、西南农业大学的缔造者之一,我国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生态经济学家、教育家,99岁的时候还在带博士生、发表论文。
2月28日凌晨4时30分,叶谦吉在重庆仙逝,享年108岁。根据叶老生前嘱咐,一切从简,不设灵堂。叶谦吉先生遗体送别仪式定于2017年3月2日9:00在重庆市石桥铺殡仪馆举行。
叶谦吉。本报记者 高科 翻拍
叶谦吉生平
1909年出生于江苏无锡;
1933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之后任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员、研究员、教授;
1936年—1938年获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奖学金和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
1944—1945年任联合国粮农组织高级访问学者;
1948—1952年任重庆大学经济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兼学校副秘书长;
1952年调任西南农业大学总务长兼教授,一生从事高教事业70多年。
1988年被国家评审为一级终身教授;
1991年被国家评审为博士生导师;
1993年被国家评审为博士后流动站研究导师。
A
书写百年传奇
老小孩
过生前总爱逗孙女:过两天是什么日子呀?
下午的阳光正好,透过房檐,照在客厅门口一把铺着垫子的空椅子上。这是108岁的叶谦吉教授过去常坐的地方。
沙坪坝津南村与南开中学只有一墙之隔,它曾是学校教职工的宿舍,抗战期间张伯苓、马寅初等名流要人也都居住在此。叶谦吉在其中一栋青砖绿瓦的小平房一住就是70多年。
小小的客厅里摆放着叶老平时的物件,简单质朴,墙上挂满了叶老学生送来的贺寿词。院子里,各式花草盆栽摆放得错落有致,叶老喜欢花花草草,这满院子的盆栽植物过去都由他亲自松土、施肥、浇水……一年四季,老宅里都能看到花开。
两年前,叶老曾脑梗住院。但去年6月25日,叶老107岁生日,学生们又一次聚在老宅,叶老依然精神矍铄。
于法稳是叶老1995级的博士生,今天早上,得知叶老去世的消息,他直接从北京飞来重庆。站在老宅的院子里,于法稳红着眼眶,声音有些哽咽。“去年,就是站在这个位置,我和老爷子合影,然后陪着他切蛋糕,精神好得很。”他脑海中最深刻的画面,就是天气晴好的时候,老爷子坐在椅子上、拿着放大镜读书看报。
叶老的孙女说,别人常说“老小老小”,晚年的叶老童心也愈甚,每年生日前,他都会逗逗孙女,“还有几天是什么日子呀?你想想。”
在于法稳的手机里,叶老和学生们的合影中,他常常一只手拄着拐杖,另一只手在胸前比着“V”,笑得灿烂无比。
半年前,叶老再次因为脑梗住院,直至在医院去世。
泰斗
我国最早提出“生态文明”概念的学者
这辈子,叶老得过很多奖,在农业经济领域属于泰斗级人物,但他在99岁的时候还在带博士生、发表论文,并声称“要工作到120岁”。
1987年6月,叶谦吉在全国生态农业研讨会上,针对我国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态势,呼吁要“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他也是我国学术界最早提出“生态文明”这一划时代概念的人,并最早将生态文明理念践行于我国生态农业实验区。
在学生们眼中,叶老平时是个和蔼、宽厚的人,但遇到原则问题绝不含糊。“老爷子治学非常严谨,思想比我们年轻人还活跃,我们想不到的东西,他都能想到。”
后来年岁太大时,叶老不方便再前往西南农业大学授课,就将教室搬到了自己家中。学生们与叶老围坐一圈讨论学问,常常一坐就是半天时间。
在老宅院子的一角,蒙着一块塑料布,叶老饲养多年的一只乌龟正在冬眠。
于法稳始终记得每次与老师告别时的那一幕:那只乌龟亦步亦趋地跟在叶老的身边,而老爷子拄着拐杖,必须将他送到门外,目送他渐渐远去。
B
受命危难之时
一份电报 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国搞科研
叶谦吉的祖父是晚清的秀才,算是书香门第。但后来家境败落,等到他上学时已经非常贫困。幸运的是在上海海关当科长的堂兄得知他求学有恒心,便答应资助他读书。
1936年,叶谦吉荣获美国洛克菲勒学术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奖学金,并且获得到美国旅行参观访问的机会。同年他被保送到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院农业经济系导师鲍伊尔门下攻读一年,后又转到哈佛大学研究生院经济系进修。
1938年底,叶谦吉获得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农业统计学教授聘函。此时,国内抗日战争已经打响,烽火燃遍祖国半壁江山。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何廉所长于此时向他发了一份电报,希望他毕业后能回国搞科研。
叶谦吉积极响应国内联合抗日的号召,毅然放弃优越的待遇和理想的职业,放弃去苏联就职,而是返回抗战大后方——重庆。
一个任命 他排除重重困难,创建西南农学院
1950年,西南财政上有一笔财政结余,大约240万银元。上边领导决定用来建一所大学。当时叶谦吉是重庆大学法学院的系主任,由于在经济管理领域有相当的建树,最终被邓小平任命为建校办主任,并要求在三天之内拿出学校的蓝图、设计图以及详尽的资金预算和施工方案。叶谦吉在岳父建南开中学蓝图的基础上,外加重庆大学图书馆的蓝图,便有了西南农学院的雏形。
有了蓝图还要有具体的设计图,此时叶谦吉得到了卢作孚的大力帮助。卢作孚绘制设计图,叶谦吉根据设计图计算出每一栋教学楼的资金预算,具体到用多少砖、多少水泥等等。三天三夜的不眠工作换来了建设西南农学院的资金费用。是年11月,西南农学院宣布成立。
1952年,学校成立了建校委员会,叶谦吉任校办事处主任。当时交通条件极不方便,建筑材料的采备和运输成了最困难、最艰苦的挑战。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在全体工人和师生的努力下,西南农学院于1954年暑期完工,同年9月1日开学,后改名为“西南农业大学”。
一种理想 他喜欢教书育人,88岁时还带10名博士生
除了学术上的创新,叶谦吉还苦战2000多个日夜,翻译出《现代农业企业管理》一书,26万多字,在完成《生态农业——我国农业的一次绿色革命》一文中,书写科研资料卡片30多万张,之后整理编著成264万字的《英汉农业经济辞典》。这部巨著于1987年出版发行后,受到国内外农业科学家的关注,评价很高。88岁高龄时,叶谦吉还带着10名博士生,并主持着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经常到农村进行调查,为科技兴农扶贫献计出力。
古人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对教书育人情有独钟的叶老曾说过:“我不当官,只喜欢做老师。一位好老师,就是一个好榜样,我这辈子不抽烟、不喝酒,现在都不会打牌……一有时间我就喜欢看书钻研,这里面有乐趣。”
本报记者 林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