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司法局分层递进抓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

16.11.2015  10:28
  近年来,万州区司法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根据未成年人在事前、事中、事后不同时间阶段的人群特点和实际需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分层递进抓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事前预防”教育先行

  (一)构建“三位一体”。以学校为主阵地,以家庭为纽带,以社会为依托,构建“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工作格局。坚持推行兼职法治副校长制度,鼓励和支持司法行政干部、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317人担任全区各学校法治副校长实施法治教育,每期深入学校举办法治讲座2次以上,保持法治副校长覆盖率及学生受教育面达100%。编印《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万州区法治文艺作品选》等普法书籍向各校免费发放,在秋季开学后两周内以集中法治讲座的方式深入开展“开学第一堂法治课”活动。组织开展“宪法进课堂”、“青少年法治文化大讲堂”等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普法活动。

  (二)实施“五位一体”。实施社区普法阵地“五位一体”项目建设,依托社区法律图书室、法治文化楼宇、法治学校、法治宣传栏等阵地,实现对家庭的法治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法律知识进家庭”活动,加深家长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实现学校与家庭法治教育互动。积极参与组织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现身说法”警示教育等活动。以“法律八进”为载体,大力举办法治讲座、法律咨询、赠送法律图书等活动,营造良好法治社会氛围。

  今年,万州区司法局被中国关工委、司法部和中央综治办评选为第二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退休职工谢高权荣获“优秀辅导员”称号;万州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受到重庆市关工委的充分肯定。

   二、“事中维权”援助弱势

  加大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宣传工作力度,大力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及《法律援助条例》等政策法规,使未成年人充分知晓应享有的权利。认真办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建立了针对青少年的法律援助机制,畅通维权渠道,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简化未成年人维权案件程序,对在校学生申请援助的案件,不再审查经济状况,直接办理。对法院指定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安排有丰富办案经验、责任心较强的律师办理。今年以来,万州区司法局共办理各类未成年人维权案件259起,其中涉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228起。

   三、“事后帮教”强化矫正

  为切实加强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矫正工作,万州区司法局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

  (一)信息保护。在审前调查期间,对未成年被告人危害社会行为背景因素、社会危害性、人身危害性、家庭教育管束能力及社区接纳程度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评估,严格注意方式方法,防止造成负面影响。在执行矫正期间,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实施身份保护,矫正宣告和解除不公开进行,确保矫正档案保密。

  (二)个性矫正。对未成年与成年人社区服刑人员实施分开监管,按照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制订个性矫正方案,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案矫正,分类进行有效监管。同时,矫正小组单独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开展思想、法治、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

  (三)思想教育。思想矫正和心理矫正双管齐下,针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其易于感化的特点,开展QQ联系群、参观九五纪念碑、学习先进人物事迹、阅读法律书籍、观看教育影片、到监所进行警示教育等形式多样的互动教育,加强教育感化和思想矫正,使之真心实意地接受改造。成立了全市首支社区矫正心理咨询工作专业队伍,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卫生进行辅导,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积极配合区关工委在4个乡镇、街道建立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帮教小组,充分发挥“五老”帮教作用,结对帮教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x名。

  (四)严格管理。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在入矫前3个月全部实行严格管理,要求每天做好情况记载,并由监护人签字;每周到司法所报到,汇报生活、学习、工作、心理等情况;每季度书面报告一次思想动态;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本区;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家访,核查相关情况。今年以来,对x名重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落实了GPS管控,做到了定期核查。

  (五)就业指导。针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文化程度偏低、缺乏就业技能的普遍特点,万州区司法局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未成年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就学、就业等帮助。会同区关工委在三峡水电校等院校建立等法治教育及技能培训基地,并通过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为有就业意向的未成年服刑人员开展继续学习教育,培训劳动技能,提供就业岗位,鼓励自谋职业。

  今年以来,万州区司法局共接收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x名,占接收社区服刑人员总数的8.76%,比去年同期下降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