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巫山:用教育精准扶贫“斩穷根”(《重庆扶贫专报》第二十四期)

12.04.2019  06:13

  巫山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重要指示,坚持实施教育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以来,累计落实学前教育至大学阶段关爱资助122490人次1.665亿元,办理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30786人次2.193亿元,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一、坚持优先发展,助推教育公平。一是坚持教育经费优先保障。依法落实“两个只增不减”,对口支援项目资金优先用于教育,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18%以上。把学校建成“最美”风景,其中有49%的学校建成国家、市级特色校园。二是坚持教育用地优先满足。把最好的地块用于学校建设,每年在县城和中心集镇划拨教育用地300亩以上,不断优化学校布局,适应人口流动趋势,最大限度保障学生就近入学。三是坚持教师编制优先落实。每年补充教师300余人。足额落实教师绩效工资、乡村岗位生活补助、乡镇工作补贴和医保垫底,建设农村教师周转宿舍2.4万平方米,推动城乡教师交流互动,加强教师培训提高,确保乡村教师引得来、留得下、工作好。

  二、坚持因人施策,搭建脱贫平台。一是资助惠民。精准落实学前教育至大学阶段教育资助不断档,每年落实教育资助资金5000多万元。通过特校就读、随班跟读和送教上门等方式,适龄“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8.6%。构建“监护到位、关爱到人”工作机制,妥善照顾农村留守儿童1.2万名。二是教育移民。通过高考升学、中职教育推动学生成长成才,促进人口有序转移,有效减轻库区人口和生态承载压力。每年有1600多名贫困家庭学生升入大学,毕业生大部分稳定就业;每年有1500多人成为技能型人才,创办企业,形成“就业一人、脱贫一家、致富一方”的社会效应。三是职教富民。持续深化巫山首创、全国推广的“园校互动、校企融合”职教办学模式,每年开展实用技能培训1.1万人次,“巫山建工”“红叶家政”等劳务品牌备受市场青睐,年劳务经济收入40多亿元,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经济来源。探索“校村互动”,按照“学校+基地+现场”模式,建成脆李、柑橘等种植示范基地6个和乡村旅游示范点11个,年创经济效益10亿元。

  三、坚持智志双扶,激发内生动力。一是立德培“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享乐”阅读和创新实践行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位一体”教育体系,努力让每一个孩子身心健康、志向远大、快乐成长。二是教化励“志”。开展“感受脱贫新变化,争做巫山小主人”、“小手拉大手、脱贫一起走”等主题教育活动,弘扬不甘贫困、绝壁凿路的“下庄精神”,激励广大群众自立自强、勤劳致富,涌现出严克美、毛相林等一批模范典型。三是深化共“治”。实施党建引领,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每年评选60个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平安稳定和美丽乡村“星级村”。发挥学校辐射和教师示范作用,强化普法教育,塑造道德标兵,完善村规民约,倡导新乡贤文化,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新气象。

  

(根据巫山县扶贫办有关材料整理)

政策法规处

丰都县教育民生工作取得新成效
丰都县坚持民生导向,大力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教育厅
长寿区多措并举推动城乡教师融合发展
近年来,长寿区大力实施乡村教育振兴计划,教育厅
长江师范学院实施“村教”工程助力精准扶贫
“村教”工程是长江师范学院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助力精准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