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巫山、潼南扶贫攻坚工作开局良好

21.07.2015  16:39

  7月13日---16日,由第一督查组长、我办副主任姜祖清率办产业处和人力处的同志,按11个督查方面的内容,到了三个区县督查开展传达贯彻四届市委第135次扩大会精神和全市扶贫攻坚会精神的工作情况。巫溪县委书记唐德祥、县长龚均、副书记卢祖华、组织部长陈 奎、分管副县长龙安全,巫山县委书记李春奎、县长曹邦兴、常委柴承刚,潼南区委常委曾荣、副区长朱福荣分别汇报,或参加座谈会介绍情况,或陪同到贫困村和贫困户了解情况。

   此期间,巫溪县正值召开全县460人的扶贫攻坚动员大会,姜祖清副主任应巫溪县委书记邀请,参加了动员大会并讲话,充分肯定了该县在此工作中八个方面的好做法及取得的初步成效,对该县及县机关、乡镇和村支两委共提出了六条工作要求。

  第一督查组通过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召开座谈会、进村实地走访、入户调查等方式,认真了解了巫溪、巫山、潼南3个区县扶贫攻坚起步的工作开展情况。经过4天的紧张工作,第一督查组认为3个区县开展的扶贫攻坚工作行动迅速,措施有力,开局良好。分别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指出了需改进、需加强的督查意见。

   一、巫溪县的做法

  第一督查组实地走访了宁厂镇,邓家村和大河乡民主村。

  1、6月30日县委常委会对习总书记在贵州座谈会讲话精神和市委第135次常委扩大会议精神进行了传达。7月7日县委扶贫专项工作会,对市委第135次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和全市扶贫攻坚座谈会精神进行了传达。县扶贫领导小组以文件形式将精神传达到乡镇,并要求乡镇传达到村。7月16日召开扶贫攻坚动员大会,全县有关领导、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等共460人参会,会上对扶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布置,并签订了责任书。

  2、巫溪已经以县委、县府的名义就扶贫攻坚实施意见,广泛征集意见,定于20日前形成正式文件。

  3、巫溪将扶贫领导小组更名为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和其他相关市管领导为副组长。并专门成立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分管副县长任办公室主任,扶贫办主任任常务副主任,同时抽调10名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集中办公。

  4、已正式下达了2015年至2017年脱贫计划。150个贫困村8.6万贫困人口,其中2015年脱贫18个村2.6万人,2016年脱贫100个村4万人,2017年脱贫32个村2万人。

  5、巫溪县现在第一次建立了30个县级扶贫集团,结对帮扶30个有脱贫任务的乡镇,每个集团均由市管领导任组长。

  6、按照“54321”的原则将所有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县主要领导结对5户,副职领导结对4户,机关、事业、国有企业主要领导结对3户,副职领导结对2户,机关、事业单位一般干部结对1户),帮扶对象不脱贫,帮扶工作不脱钩。

  7、该县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就扶贫攻坚工作,已开始进行督查。

  8、该县拿出县级财政资金5000万元用于扶贫攻坚工作(2015年1000万元,2016年2000万元,2017年2000万元)。拟整合资金12亿元。

  9、县内电视台、电台、报纸,手机报等已对扶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该县派出村第一书记的好做法,重庆电视台已在巫溪采访,计划在7月20日晚重庆卫视新闻联播报道宣传(经过了解,已在7月20日正式播出)。

  10、由于建档立卡工作快一年了,不少贫困村贫困户的现状可能发生了变化,下步打算是继续摸清新的变化后的贫困村、贫困户的底数。

  11、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点对点地帮扶,集中力量攻坚。

   二、巫山县的做法

  第一督查组实地走访了两坪乡仙桥村、朝元村,并临时增加走访了骡坪镇政府。

  1、6月24日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传达市委第135次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安排扶贫攻坚前期工作。6月30日召开了扶贫攻坚专题会,讨论实施意见。7月6日召开扶贫攻坚动员大会,传达了全市扶贫攻坚座谈会精神,全面部署扶贫攻坚任务,并要求各乡镇和各部门层层传达落实。7月13日乡镇向村进行了传达。7月14日村向党员和贫困户进行了传达。

  2、巫山以县委、县府的名义召开了贯彻全市扶贫攻坚会议精神的会议,并形成了《贯彻意见》(巫山委发【2015】4号),对扶贫攻坚的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思路和措施都进行了明确。制定了详细的脱贫分年度计划。

  3、巫山委办【2015】45号文件,调整了扶贫领导小组。

  配合扶贫攻坚的需要充实扶贫系统干部,由县扶贫部门提出增加相关工作人员的需求,县委书记审核后批准,已新增3人编制,对借调人员以满足工作需要为准,数量不限。

  4、已决定全县120个贫困村66564人,分3年全部脱贫,第一年39个村28000人,第二年45个村30000人,第三年36个村8564人。

  5、已决定县管后备干部为各贫困村第一书记。由第一书记牵头对村内所有贫困户进行逐户摸底调查,并根据调查得到的贫困原因分别制定脱贫措施。做到分户建档、限期销号。“

  6、“54321”结对帮扶到户:县级领导联系5户,乡镇和部门主要领导联系4户,乡镇和部门副职联系3户,乡镇和部门中层联系2户,一般干部联系1户。

  7、截止7月15日,已经整合1.52亿元(进度资金)

  8、县委将扶贫工作纳入对乡镇、帮扶部门、联系部门的考核。实行扶贫工作“一票否决制”。对完成扶贫工作(包括进度工作)的,提拔(或乡镇领导进城)时优先考虑;对没有完成任务的,不得提拔使用,不得在考核时评为优秀。

  9、两办督查室联合对今年有脱贫任务的乡镇进行了督查。

  10、重庆日报报道了一篇巫山县的做法;县内报纸,县电视台、电台、手机报等专报工作动态。督查期间,重庆商报等媒体正在该县采访扶贫攻坚事宜。

   三、潼南区的做法

  第一督查组实地走访了梓潼街道、五郎村和太安镇的蛇形村。

  1、7月6日以区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形式,传达了全市扶贫攻坚座谈会精神。7月10日专门组织了扶贫攻坚业务培训会。乡镇的两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以及区政府39个部门的领导、村第一书记参加了培训会。

  2、7月13日公布了区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名单。

  3、7月10日正式行文公布,今年50个贫困村15353户、50272人脱贫。由50名市管干部作为各贫困村脱贫攻坚第一队长,乡镇(街道)书记为第一副队长;区各扶贫联系的部门主要责任人为第二副队长;选配50名区后备干部为各贫困村的第一书记。

  乡镇主动对接区里的联系部门,将各贫困户的帮扶人员确定,确保“帮扶不漏户,户户有干部”。

  4、对所有贫困户进行再次摸底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2014年户均收入情况、2015年上半年人均纯收入情况、2015年底预计收入情况。目前调查已经基本结束。

  5、确定的政策有:50个贫困村,至少有一个龙头企业帮扶;对养羊、养猪、鱼苗、核桃、蔬菜进行补贴;对建沼气池、打井进行补贴;优先安排贫困户的土地复垦等。

  6、整合资金4.5亿元(各部门承诺或按照往年资金预测,不含社会帮扶资金)

  7、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已派人到区扶贫办工作了3天,正按各乡镇和各部门的职责进行督查。

  8、每周一期扶贫攻坚专报信息;潼南报、潼南电视台、手机报多次报道(潼南报已发稿12篇,电视台报道了所有重大的活动和会议)。

  9、区扶贫办原有21名工作人员,基本满足需要;已新增1人,以加强信息、简报等宣传工作。

  10、下步打算。继续完善目标任务,落实检查帮扶措施,加大宣传和监督工作力度。

  

 

              人力资源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