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510号建议的协办意见
渝农复〔2016〕49号
市发展改革委:
现提出《关于在忠县开展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建议》(第0510号建议)的协办意见,供你们答复代表时参考。
一、关于全市生态农业情况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建设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2015年,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4025万亩,配方肥施用总量达到47.2万吨(实物量),配方肥施用量占化肥施用量12%以上,减少不合理施肥3.78万吨;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补贴面积254.26万亩,作物秸秆腐熟还田总量(鲜重)221.95万吨,种植绿肥38.51万亩,绿肥压青还田45.00万吨,土壤改良培肥综合技术8.46万亩,施用各类土壤调理剂1222.25吨;累计发展农村户用沼气160万户,适宜农户入户率达到80%,沼气工程4284处,其中大中型沼气工程890处,养殖小区及联户沼气工程3394处;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300个,全市有效期内“三品一标”总数发展到2382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546个、绿色食品722个、有机食品7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44个。
二、忠县生态农业情况
正如牟方英代表在建议中提到,忠县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绿色生产和集成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做到了主要作物、主要土壤全覆盖;五年来累计建成农村户手沼气1.26万口、14个大中型沼气工程,25个养殖小区沼气工程;“三品一标”重庆市名牌农产品14个,有机食品8个,以派森百、忠州豆腐乳为代表的绿色食品39个,无公害农产品66个。2015年,我委支持忠县市级以上财政资金21375.8万元,其中主要有农资综合补贴(含大户)6883.8万元、特色效益农业市级切块2022万元、产粮大县奖励1538万元、农机购置补贴1500万元、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补贴1300万元、良种补贴1257万元等,尽管投入有限,但忠县在柑橘示范园创建、优质农产品品牌打造、探索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问题
牟方英代表建议逐步建立起公平公正、积极有效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这个建议具有前瞻性,是我市未来生态农业扶持的方向。目前我委主要从三个方面促进工作: 一是 会同财政部门积极优化投入方式,将70%左右的资金切块安排到区县,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强化项目管理,开展绩效考评,实现了“权力下放、效益提升”。 二是 通过特色效益农业、标准种养殖园创建、清洁生产技术推广等扶持政策措施,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病虫害统防统治、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生态农业村试点等项目,大力发挥农业生态功能和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三是 积极争取中央、市级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环境保护方面政策支持,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建立补偿机制试点,积极争取优惠政策优先向生态农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如忠县等区县倾斜,争取逐步建立起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
2016年3月17日
(联系人:陈力平,联系电话:89133248,邮编:401121)
公开标志:主动公开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2016年3月17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