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水文监测总站水情科:当好洪水来临前的“哨兵”
重庆日报消息,7月27日,骄阳似火。
市水文监测总站水情科值班室里,39岁的“老水文”黄天称正通过信息平台,查看每个水文站点的土壤墒情。前不久刚经历了涪江、嘉陵江又一轮洪水过境的重庆,需提防旱涝急转带来灾情。
水情科,是一个由13人组成的团队,其中6名党员、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他们的工作是做好汛期水雨情监测、信息报送及洪水预报等工作,为水旱灾害防御部门提供全面、准确的水雨情信息,为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是重庆每一场洪水到来前的“哨兵”。今年入汛以来,我市嘉陵江出现1次编号洪水,共有131条中小河流共发生了1067次不同程度的涨水过程。
每一次“超警”“超保”背后,都有水情科不眠不休的奋战。黄天称面前的重庆市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系统,汇集了重庆全境5015个各类水文站点的水文、雨量、降水、墒情等实时信息,还储存着近80年的水文数据。这些庞大的数据信息,是水情科的预报员们进行洪水预报的基础。
要在短时间内作出一份精准的洪水预报,绝非易事。预报员们不但要从各种水文数据中,挑选有用数据利用各种模型进行计算,还要凭借丰富经验,判断出暴雨中心的移动、降雨区间、干支流洪水叠加时间,以及地形地貌等因素对洪水流量产生的影响等,通过科学分析和研判,才能制作发布出洪峰水位、相应流量、发生时间等洪水预报信息。
去年,重庆遭遇了历史罕见特大洪水,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底线思维,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各环节工作。水情科排班由过去的3人一班变成4人一班,带班的必须是有丰富经验的老同志,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快速作出准确判断。
“预测如果不准确,对防汛减灾决策影响很大。”42岁的水情科长黎春蕾有着16年党龄,是这个团队的“掌舵人”。从业14年,她几乎参与了每一次重要的水情预报工作,深知这个岗位的重要,“人命关天!”
党员们自觉冲在一线,即使不值班,大家也习惯通过手机App关注实时水雨情,一旦出现重要水雨情,大家都主动来值班室帮忙。家住南坪的青年党员黄兴春,甚至带着母亲和小孩在值班室附近租了一套房,方便汛期值班。
7月11日19时,“嘉陵江2021年第1号洪水”在嘉陵江支流渠江形成,将过境重庆。4名值班人员时刻收集各种水文数据,第一时间编发汛情快报,一天一夜都没有合眼。谁知7月12日清晨快要交班前,系统出了问题。
原本通过电脑实施传输的功能,要改由人工操作,值班的黄天称赶紧在工作群里请求支援。黄兴春第一个赶到,并立即投入工作;去年刚提交入党申请书的刘娇也来了,今年是她在水情科工作的第7年,为了不耽误汛期工作,她把刚满5岁的孩子送回了万州老家;去年8月从城口水文站调来的李庆波也来了,这位曾获得首届“基层水利实干家”称号的“老水文”认为自己是水情科的“新兵”,连吃饭都在研究全市的水文资料;有7个月身孕的陈超君来了,尽管单位没给她安排汛期24小时值班任务,但她有着14年党龄的党员,又是水情科唯一一个学气象专业的,她觉得这种时候自己应该顶上……
不一会儿,不值班的9名同事全都赶来了……
7月13日,“嘉陵江2021年第1号洪水”平稳通过重庆主城。由于预警及时、转移得当,未造成人员伤亡。
“作为肩负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任的水情预报员,必须响应伟大号召,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黎春蕾说,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最关键阶段,水情科要时刻关注天气和水雨情的动态变化,时刻保持警惕,除了水雨情外,还要特别关注土壤墒情,防止因持续高温带来旱情,增强信息发布及时性,做到早知情、早预报、早防范。
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龙丹梅
原标题:市水文监测总站水情科:当好洪水来临前的“哨兵”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