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组织专家研讨《生态茶园生产技术方案》
为科学推进全市生态茶叶发展,有效阻控农业面源污染,提高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和质量安全水平,2015年7月22日,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邀请市农委相关处室领导和市茶科所、市农环站、巴南区经作站、巴南区农环站、二圣镇政府及集体村等单位负责人及部分专家,对巴南二圣现代生态茶园标准化示范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并围绕农业部的“一控、二减、三基本”生态农业发展和面源污染控制要求,研究制定《重庆市生态茶园生产方案》。
首先研究确定了生态茶园建设的总体目标:一是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水平。茶园化学农药减量替代使用,全面实现农残零超标,力争实现化学农药零使用。二是提高茶叶生态栽培水平。推广生态栽培技术,优化茶园生态环境,维护茶园生物多样性。三是提高茶叶单产效益水平。以春季名优茶为主,兼顾夏秋红茶、大宗茶生产,提高茶叶资源利用率,优质优价,实现企业节本增效,茶农增收。
明确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全面推广生物物理防控措施和诊断施肥技术,实现太阳能杀虫灯、诱虫色板全覆盖,示范推广捕食螨、植物源农药等生物物理防控方法,集成1套生态栽培技术模式,总结凝练出1套现代生态茶园生产技术规程。全园单产达到100公斤/亩,茶园化学农药施用比常规方式减少80%,茶叶产品农残抽检100%符合国家标准;化肥减量使用,实现零增长。
围绕生态茶园建设的总体目标,展开讨论,提出补充完善意见:一是生态茶园建设的基本原则,应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充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坚持实事求事因地制宜。二是生态茶园主要包括生态茶园建设硬件设计和生态茶园生产管理技术软件设计两大部分,规划时要采取宜茶则茶、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草则草、宜养则养的原则进行划块,形成山头种树、山腰种茶、山脚种果花的形式,配套水网、路网、梯田、绿化等设计,从整体上保持生物多样、生态良好、环境和谐、风景优雅的自然景观布局,形成观光、休闲茶园。生产管理技术必须是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高效益的循环农业技术,实施密植免减耕技术、诊断施肥技术、种养结合技术、间作绿肥技术、茶果、林立体栽培技术、茶园水土保持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三是加强生态茶园质量管理与控制,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生态茶园建设的支持和正确引导,推进全程社会化服务,实施方案统一制定、生产资料统一采购、病虫害统一防控、产品质量统一监测。
市农技总站副站长熊伟研究员表示,将按照讨论确定的原则和具体意见,尽快修改完善方案,为全市生态茶园建设和管理提供可靠技术保障,确保各项技术都能得到有效实施,相关各部门应齐抓共管,促进生态茶园向正确健康方向发展。
重庆市农委特经处处长洪国伟、副处长谢宇、调研员赵仲,市农科院副巡视员李忠林研究员、茶叶所副所长徐泽研究员,市农环站副站长王正奎研究员,市农技总站站长曾卓华研究员、特色科科长陈明成研究员,巴南区经作站站长伍加勇研究员、农环站站长许静研究员,巴南区二圣镇集体村村长郑孝前等参加了考察调研和研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