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寻求农业发展方式新转变

05.01.2015  09:48

  铜梁的“十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在去年取得较大进展。 (资料图片)

  黔江的红心猕猴桃,在市场上口碑极佳。(资料图片)

  这个元旦假期,三峡生态鱼又狠狠地“”了一把。

  虽然零售价较普通的鱼高出两三倍,可由于采用“不投饲料、不投肥料、不投鱼药”的天然生态养殖技术,三峡生态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生态安全,不仅在超市里供不应求,网络订单也源源不断。

  市委四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

  “在经济进入提质增效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农业发展也到了由注重产量的粗放发展方式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集约发展方式的新阶段。”市农委主任夏祖相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市将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全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因此,三峡生态鱼的“”,绝不是孤例。今后,将有更多像这样产出高效、安全生态的农产品,走上市民的餐桌。

   由数量型向数质并重、追求效益转变,大力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

  “保持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的稳定和增长仍然是农业生产的头等大事,但是新常态下内涵有所不同,核心在于对于质量和效益的要求更高。”夏祖相说,农业发展要放弃片面追求产量、数量指标,逐渐过渡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由此走上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路子,并确定突出发展粮油、蔬菜、柑橘等11个重点特色产业。

  为此,市财政每年设立10亿元专项资金,并力争每年增长20%,主要用于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标准化基地建设、循环农业、产业链建设、市场体系建设、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补助,以扶持每个区县打造2至3个特色主导农业产业。

  在系列利好政策推动下,我市一大批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初具规模,三峡生态鱼、武隆高山蔬菜、丰都肉牛、涪陵榨菜、万州古红橘等品牌声名鹊起。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