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支援29年 三峡重庆库区累计引入各项资金超1500亿元

15.10.2021  00:10

第1眼-重庆广电消息,对口支援三峡库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体现。29年来,对口支援省(区、市)通过资金帮扶、项目建设、技术交流、市场拓展、劳务合作、人员培训、干部交流等多种途径,全力支援重庆库区移民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庆库区基础设施大幅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目前,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已成为新阶段对口支援工作的主线。

在万州太安镇柏弯村凤凰花果山景区,村民蒲云正驾驶观光车,领着游客欣赏美景。四年前,他结束外出务工生涯,回到了家乡,刚赶上上海市投入280万元,帮着景区提质改造。随着高山花海、有机茶田等新景点的投用,很多村民都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

蒲云告诉记者,景区给他固定工资,每个月有三千七八百元,包吃包住,而且离家又近,还能照顾到家里面。

近年来,上海已集中投入1600多万元,支持太安镇建成了以“十里荷塘、百亩花园、千亩茶园、万亩田园”为特色的市级全域旅游示范镇。如今,这个库区乡镇年接待旅游人数已达到20万人次,吃旅游饭的人越来越多。

重庆玖凤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云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首先是季节性用工,整个公司雇用人数达到了两三千,支出三四百万、四五百万元,平时固定用工四五十人,每年支出两百多万元。

同样是扶持特色产业,在云阳,江苏省对口支援的重点放在了中药材产业上。除了组织引导81家综合医院采购云阳生产的中药饮片以外,江苏还把三峡云海药业公司的产品纳入省级医保目录。仅今年上半年,这家云阳企业在江苏的销售收入已超过3300万元。

重庆三峡云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邹隆琼介绍,受益于江苏省对口帮扶云阳县,每一年,公司在江苏省中成药医疗市场的销售,不低于7000万元。

29年来,全国对口支援工作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库区产业也从空心化向特色化、多元化、生态化转变,不少龙头企业也加入到对口支援的队伍中来。在奉节,从太和乡的肉牛养殖,到鹤峰乡的现代化油橄榄育苗,再到龙桥乡的高山蔬菜产业园,这些特色产业的背后,都凝聚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的付出。在永乐镇三峡村,企业就支持修建起一条条产业路,乡村旅游搞得风生水起。

在奉节县永乐镇三峡村村民吴振涛看来,现在比以往的日子好过多了。他自己有六七亩的脐橙,另外还种了葡萄,一年可以卖十多万元。

据奉节县乡村振兴局社扶科科长李遇洪介绍,三峡集团先后选派18名优秀帮扶干部,累计投入3.23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07个。

从更大范围来看,截至今年上半年,三峡重庆库区对口支援累计引入各类资金1500多亿元,援建教育、交通、通讯、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为库区培训各类人才5万多人次,干部交流1200多人次。

市水利局党组成员罗治洪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即将颁布实施的新一轮对口支援合作发展规划,在提升库区公共服务能力,加快移民安稳致富,促进库区和谐稳定等重点方向与全国各省市加强全方位的合作,努力把重庆三峡库区建设成为美丽、和谐、稳定、繁荣的新库区。

原标题:对口支援29年 三峡重庆库区累计引入各项资金超1500亿元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