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市民政工作会召开
1月18日,我市召开2016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和市委四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总结2015年以及“十二五”民政工作,部署2016年民政工作任务。谭家玲副市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民政局局长刘涛作工作报告。
谭家玲副市长充分肯定了2015年全市民政工作。她指出,2015年全市民政工作主动融入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平稳推进了荣昌、潼南撤县设区;积极推动经济和社会加快发展,巩固和发展了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衔接整合八项救助制度,编密织牢了社会救助安全网;推进行业协会商会脱钩改革,“三社联动”创新了基层社区治理。
谭家玲高度评价“十二五”时期全市民政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一是民政工作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要。市委、市政府把民政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召开第三次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与民政部签署了部市合作协议。出台了20多个民政政策文件,加大对民政工作的投入累计达506亿元。将社区养老建设和殡葬设施纳入全市25件民生实事推进落实,8个区县撤县设区。二是民政工作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职能更加优化、支撑更加有力。发放社会救助资金近200亿元,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市“三无”保障标准比“十一五”末大幅增长。推进村社减负提标和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创新,激发了基层社会活力。三是民政工作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探索更加深入、步伐更加坚实。“五个率先”走在全国前列,受到民政部充分肯定。四是民政工作在为民服务中措施更加完善、效能更加提升。加大投入建设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夯实了基础。大力开展培训,提升了民政干部队伍素质、能力和水平。连续4年开展满意民政活动,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谭家玲全面分析了当前民政工作的新形势,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统揽工作全局,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和推动民政事业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她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着力保障基本民生,提高救助精准度,打好脱贫攻坚战;加强救灾资金保障,提升灾害救助能力;大力鼓励社会办养老事业,支持医养结合发展,强化福利机构管理服务,补齐养老事业发展短板。二是着力创新社会治理,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抓好第十届村居换届选举;完善行业协会脱钩改革配套政策,引导行业协会健康发展;推广“社工+义工”志愿服务模式,不断拓展社会工作服务领域。三是着力加强国防保障服务,全面落实抚恤优待政策,解决好重点优抚对象生活、医疗、住房困难;帮助解决部队建设难题,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推行“阳光安置”。四是着力提升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水平,抓好区划地名、殡葬管理、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谭家玲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民政工作的组织领导,抓好“十三五”民政规划编制工作,深入推进民政法制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强化精准保障,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让民政真正成为亲民为民爱民之政,便民利民惠民之政。
刘涛在报告中回顾总结了2015年和“十二五”时期民政工作,提出了“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刘涛要求各区县民政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四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按照谭家玲副市长对全市民政工作的要求,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并对2016年重点民政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一是深入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规范城乡低保管理,加大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力度,加强救灾工作。二是加快推进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健全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提高儿童和残障福利水平,促进慈善福彩事业发展。三是创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深化社会组织改革,大力推进社会工作发展。四是强化双拥优抚安置服务,深入推进双拥共建,全面落实抚恤优待政策,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五是抓好民政公共服务,加强区划地名、殡葬管理、婚姻收养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六是加快推进民政标准化工作,提升民政社会服务水平。七是加强民政能力建设,抓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依法行政、队伍建设和廉政建设,夯实民政事业发展的基础。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渝中区华福巷社区、渝北区龙山老年养护中心、北部新区银竹苑社区养老服务站。万州、渝中、江北、大渡口、大足、城口、武隆等8个区县分别就双拥、三社联动、社区养老、标准化、村务公开、地名普查、脱贫攻坚作了大会交流。
市政府副秘书长李世奎主持会议。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区县分管领导、民政局局长及办公室主任,市民政局全体领导、机关各处室和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谭家玲副市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刘涛局长作民政工作报告
会议现场
参会人员参观龙山老年养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