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现代“火葬场”现身重庆刘家台,和特大旱灾有关

05.04.2017  16:13

根据重庆市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资料中对重庆民政志的记载,重庆最早有现代化火葬场雏形,是在1937年(民国26年)。

1936-1937年,重庆及附近的江北县和巴县爆发了特大旱灾,对城乡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连时为四川省主席的刘湘,都病急乱投医,将曾寄救灾希望于神仙和异人身上,派人在朝天门搭台求雨。根据民国文献记载,民国26年(1937年)4月25日,刘湘虔诚斋戒7日,以求天降大雨。  

民国文献还记载说当时重庆许多城镇和农村均组织了各种形式不同规模的祈神求雨活动,其中就有以纸作“旱魃神”似人非人的怪像,拿至河边,将其打烂或一火焚之。“旱魃”这种怪物,后来在热销小说《鬼吹灯》中也出现过。

这场旱灾,引发了巨大损失。根据重庆图书馆馆藏《新蜀报》1937年4月20日的记载,民国25年至26年的特大旱灾中,巴县损失估计稻为40万石,玉米36万石,甘薯为330万石。灾民“寻觅草根、树皮、麦叶、蕉头以裹腹者,更有掘白泥致压毙或服死者,种种惨状,不一而足。

从1936年开始,重庆就出现大量饿死路毙现象。权威文献记载,1936年重庆平均每月饿死500人,当时重庆市警察局的统计资料也显示,1937年3月1日至10日,就路毙707人。连当时的中央振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庆澜都公开表示,“野有饿殍”亦只在书上读到,今在重庆,乃亲眼目睹人间如此惨象,诚不胜惧之至。

如此背景下,当时重庆主城的公共墓地已严重不足,(重庆)川灾救济协会财提议修建火葬场,山下开凿隧道,将火花后之骨灰,盛以小罐置于隧道,可以节省许多人力物力。于是,重庆市警察局于1937年设立化尸炉2座(一说4座),专门火化路毙及无主骸骨。这一地点,设立在江北刘家台(现北滨路一线)。当时,刘家台是嘉陵江北岸的一个大码头,是川北地区物资进入重庆主城的必经口岸,与渝中区的大溪沟、临江门码头比邻通渡。

根据《江北区地方志》记载。1938年重庆市还专门制定了火葬规则制度。不过,当时的火葬观念推行严重不力,最终不了了之。

原标题:80年前现代“火葬场”现身重庆刘家台, 和特大旱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