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七旬老人千里迢迢来渝寻40年前老同事
包老举牌寻同事
“老战友,我好想你哟……”7月12日上午,石桥铺彩电中心门口,江苏七旬老人包贵宝,举着自制的寻人启事牌,寻找自己失联40余年的老同事肖代杨。
当天下午,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联系到肖代杨的老伴周女士。对方证实肖代杨已离世7年。
同班同事,情深似兄弟
老人叫包贵宝,今年75岁,是江苏镇江人;老同事叫肖代杨,至少也是75岁了,重庆南岸区人。
包贵宝介绍,上世纪六十年代,肖代杨从甘肃省兰州市技工学校毕业后,调到自己所在的湖南省石油炼建第四公司,也就是长岭炼油厂,两人从那时起成了同班同事。
“我和他一组,掰炼出来的钢筋,”包贵宝回忆起年轻岁月,和肖代杨一起工作的场景,“有的人技术不好,掰得短了掰得长了,”这样炼出来的钢筋都不好,但是他掰出来的钢筋,绝对是一分一毫都不差。”
包贵宝说,因为肖代杨对待工作特别认真,技术也过硬,自己就特别喜欢和他一起工作。
久而久之,两人一起工作、吃饭,关系渐渐亲密起来:肖代杨回家过年,返回工厂时带回来巴掌大的一块四川腊肉,要分一半给包贵宝;两人处了对象,第一时间告诉对方;肖代杨的姐姐大衣毛领丢了,重庆买不到,包贵宝悄悄托人在江苏买了给她寄过去;有一次包贵宝生病了身体虚弱,掰钢筋时热晕在车间,肖代杨背他走了足足二十分钟去医务室……
千里寻人,儿子支持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肖代杨因为工作表现好,以实习驾驶员身份调回重庆工作。没过多久,包贵宝也调回老家江苏镇江工作。
两人从此一个在江苏,一个在重庆,仅有的交流方式只有书信。“我们分开过后只通过一次信,后来肖代杨的地址变了,我的信每次都会被邮局退回来。”
包贵宝说,自己很早就想来重庆找老同事肖代杨,“这四十年我一直在想,他在哪里,他的儿孙过得好不好,他是不是还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还能不能说上一次话。”
退休后,包贵宝有了闲暇时间,才有时间跑到重庆来找人。他说,自己的儿子也很支持这件事。
“我们那一辈的人不怎么会表达,我找到他,就是想叙叙旧,拉拉家常,希望如果有好心人知道肖代杨的联系方式,请告诉我。”包贵宝说到这里的时候,语言很平实,眼睛里早已噙满泪水。
街头寻人,在酷暑之下站了两天
12日已经是包贵宝在重庆的第四天,也是他正式开始在重庆街头找肖代杨的第2天。
“我先在老家制作了这块寻人启示牌子,来重庆后找路边好心人打听了本地哪个地方最繁华,最容易被关注,想在这些地方来找人,这样找到的几率比较大。”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发现,包贵宝老人举着一块白底黑字的寻人启事塑料板,在彩电中心的路口举牌子站着,眼神惆怅,但又充满希望。“我希望这辈子还能有机会和肖代杨说说话,叙叙旧。
见到他家人已无遗憾
很遗憾,包贵宝老人没能见到同事,但总算见到了他的家人
中午,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找到肖代杨的地址,在南岸区响水路一个小区。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和包贵宝来到这个地址,找到了肖代杨的老伴周女士。对方表示,肖代杨在2010年就去世了。
“我老伴早在7年前就去世了,”周女士说,自己经常听肖代杨提起老同事包贵宝,但是从没想到隔了这么多年,丈夫的老同事还会来找他,“肖代杨生前,也一直很想见一见年轻时候的老同事,可惜还是带着遗憾走了。”
包贵宝听到这个消息难过了一阵,“不过,能见到肖代杨的家人,我还是没有遗憾了。”
包贵宝说他今天就会离开重庆,返回江苏。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见习记者 杨辛玥 摄影报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