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市五大功能区均衡差异化发展
2014年,全市工商系统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积极服务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创业热情持续高涨,投资活力明显增强,五大功能区企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截至12月底,全市内资企业总数达48.16万户,资金数额达19275.76亿元,分别比2013年底增长22.55%和41.44%。
一、五大功能区企业创业活力普遍增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创业活力最高
1—12月,新设内资企业在五大功能区的分布为:都市功能核心区2.92万户、都市功能拓展区2.32万户、城市发展新区2.53万户、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1.57万户、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0.79万户。引入国家工商总局制定的创业活力指标(创业活力=某一时间段新登记的企业数/某个时间点存续企业数)计算,我市五大功能区2014年的创业活力指标依次为0.205、0.231、0.161、0.2、0.248,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创业活力最高。
二、五大功能区新设企业注册资本大幅增加,都市功能拓展区和都市功能核心区吸引投资最多
1—12月,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新设内资企业注册资本分别为1004.67亿元、1631.11亿元、659.47亿元、420.12亿元、156.79亿元,带动功能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新设立内资企业注册资本有近七成集中在都市功能拓展区和都市功能核心区,分别占全市总量的42.12%和25.95%。
三、五大功能区市场主体结构不断优化,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企业设立更为活跃
2014年全市新设立内资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数量之比为0.55︰1。较2013年底内资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数量之比(0.35︰1),企业占比增加明显,市场主体结构不断优化。都市功能核心区新设企业与个体户数量之比为1.15︰1,都市功能拓展区为0.99︰1,城市发展新区为0.39︰1,渝东北生态保护发展区为0.3︰1,渝东南生态涵养发展区为0.45︰1,企业占比均呈现上升趋势,都市功能核心区创业者更倾向于选择注册登记企业类型。
四、五大功能区新设内资企业行业各有侧重,推动功能区产业特色发展
1—12月,都市功能核心区新设“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内资企业3468户、987户,分别占全市新设总量的55.52%、45.5%;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分别新设“制造业”企业1786户和3518户,占全市新设总量的23.56%、46.41%;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分别新设“农林牧渔业”5397户、4724户、2132户,分别占全市新设总量的39.18%、34.29%、15.48%。相关产业新设企业区域分布与功能区定位相匹配,显现出实施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成效显著。(注册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