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析重庆11年来自主命题作文内容
重庆高考明年起将使用全国卷,今天上午的高考语文试卷,是重庆最后一次自主命题作文。中午12点左右,重庆晨报全媒体集群,将第一时间发布作文题目,欢迎你关注及点评。
2004年,重庆开始高考自主命题试点,2004年—2014年这11年来重庆卷的语文作文都有哪些?有哪些类型,呈现出什么特点?今天,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董小玉、课堂内外杂志社副总编辑《创新作文》主编郝学颖,将对重庆特色的自主命题作文思路作出解读。
2004年 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
【话题作文】
一位登山队员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在海拔8000米的高度因体力不支停了下来。后来他讲起这段经历,大家都替他惋惜,为何不再坚持一下呢?“我最清楚,海拔8000米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都没有遗憾。”他说。在现实生活中,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以“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2007年 酸甜苦辣说高考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尽管社会上对高考众说纷纭,但不能否认的是,有许多人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亲爱的同学,也许你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都围绕着高考,有许多经历和见闻要记录,有许多感悟和认识要诉说……请以“酸甜苦辣说高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011年 情有独钟
香港大学校工袁苏妹没有上过大学,却44年如一日用心、用情为学生做饭、扫地,深深地感动了学生。2009年9月,香港大学授予她“荣誉院士”。
材料二:巫溪县乡村教师赵世术,20年独守讲台,13年残体支撑,在大山深处点燃知识的火把,他因“师魂灿烂”而被评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请结合材料以“情有独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005年 自嘲
【命题作文】
“自嘲”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解释为“自我嘲笑”。自嘲既是一种幽默的说话方式,也是一种心理调节手段,还是一种智慧的表现。以“自嘲”为题作文。
2006年 走与停
走与停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会引发我们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思考和联想,以“走与停”为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
2008年 在自然中生活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自然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009年 我与故事
生活中有许多故事。你也许是故事的亲历者,也许是故事的聆听者,也许是故事的评说者……你在故事中思考,在故事中成长。以“我与故事”为题作文。
2010年 难题
请以“难题”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新材料作文】
肉类加工厂里,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里面5个小时,突然,门被打开了,工厂保安进来救了他。有人问保安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他说:“我在这里工作了35年,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且下午跟我道别的人。”
“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明天见’。他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
2013年
大豆和豆腐
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尴尬,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后来,便用盐卤点制豆浆发明了豆腐。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
2014年
玻璃碎片
一名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签下租房合同。房东劝他试住几天再做决定。游客住下后觉得很满意,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他却不小心把一个玻璃杯打碎了。他打电话给房东,房东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己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董小玉:
重庆卷作文走出了一条特色路
解读>
解读>
不论是话题作文、命题作文还是新材料作文,重庆卷的语文作文题目都进行过尝试与探索,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重庆特色的路子。2015年是高考改革前重庆最后一次自主命题,但11年来的自主命题经验,仍然可以为今后的高考提供不少的参考。
1.自主命题利于发挥
纵观11年的高考作文命题,除2010年指定以“难题”为题作文外,其余10年都是提供话题或材料,让学生从中挖掘“亮点”。这类作文要求考生依据话题或材料来立意、构思,空间大、思路广,非常考验考生对给定话题或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作文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写作。
2.现实气息非常浓厚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从我市高考作文11年的命题范围来看,“生活”二字几乎贯穿了整个命题脉络。“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自嘲”“走与停”“酸甜苦辣说高考”等,无一不取材于生活。这种命题思路也在引领学生打开教室的门窗,去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写出真情实感。
3.渗透浓浓人文情怀
在大力倡导现代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考命题作文也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近年来,我市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注重渗透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如2011年的袁苏妹和赵世术,2012年的被困冷库获救的工人,2014年的写下“玻璃碎片”的老人……每一个平凡的人物背后,每一件微小的事件背后,都浸透着浓浓的人文情怀。
4.材料作文大势所趋
综观11年的高考命题方向、范围、思路等不难看出,材料作文依然是大势所趋,源于生活的题材也非常值得关注,渗透人文情怀的命题更加不可忽视,同时,也要注意深刻的思辨。这不仅呼吁教师们要将素质教育进行到底,也引导学生们从书本中抬起头来,睁开眼、迈开腿去关注热气腾腾的现实生活,发现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
课堂内外杂志社副总编辑《创新作文》主编郝学颖:
重庆卷作文一直很贴近生活
事实上,重庆自主命题11年来,尽管作文年年都不一样,可我们仍能从这些题目中寻到高考作文母题的影子。所谓高考作文母题,即典型题、原型题,可以说,几乎所有的高考题都是由母题延伸、演变、组合而来。分析重庆2004年-2014年的作文,可以大致将它们分成四个作文母题类别:
1.“哲理思辨”类
哲理思辨是检验一个人处世能力、思考能力的重要指标。考纲也明确要求中学生应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因此,“哲理思辨”类的作文题型也成为了高考作文命题专家极为青睐的命题类型。比如2004年的“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这是一个关系型话题,“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既矛盾又统一,因此作文既应阐明自知之明,也要有知人之明,不能立意。
2.“人与自然”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高考作文的老话题了。因为环境问题,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2008年重庆卷的作文题目“在自然中生活”,很容易让人想到“天人合一”的命题思路,既有全球化的视野,也有地方特色。本题的写作空间远远大于“在自然界中生活”与“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主题范围,与我们的心境、生活态度等等都可以联系起来。
3.“价值观念”类
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动的内部动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学生个人素养的体现。而这一类型的高考作文题目在全国范围之内也是屡见不鲜。
2014年的“游客打碎玻璃杯”,材料贴近生活,耐人寻味,具有多元化的含义。考生可以从关爱他人与责任、人性的善良与宽容、尽职与尽责、国民素质以及生态环保等多个角度去思考与挖掘,远离了高考作文的泛道德化与虚假抒情,回归写作本身。
4.“生活情景”类
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来看,命题者有意拉近考生与生活的距离。这类试题新颖、别致,有效避免了猜题、押题和宿构。而我市的高考作文命题,一向在贴近生活上是做得非常之好的,真正让所有考生都能有话可说,有文可做。
比如2009年的“我与故事”和2010年的“难题”,同样都是写自己的事,写身边事,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这可以被称为“重庆语文生活体验派”的命题特点,考生几乎不需要审题,就能准确把握命题主旨,从而下笔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