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父子两代人的高考进行时
人物介绍:
父亲:吕俊杰,54岁,重庆科技学院教授。2014年全国钢铁工业先进工作者(省部级劳模),2014年全国优秀教师,2015年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2013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儿子:吕品,18岁,重庆育才中学2017届高中毕业生。
2017年6月6日,重庆科技学院教授吕俊杰的文章——《两代人的高考》在重庆晚报副刊发表。他是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参考的570万考生中的一员,先后参加过3次高考,并因此跳出农门,改变人生。
今年,他的儿子,重庆育才中学高三学生吕品作为940万考生的一员,也走进考场,正值恢复高考40年之际,吕俊杰因此心潮激荡,两周前,他向晚报副刊投了稿。
父子两代、跨越城乡、相隔40年的高考背后,时代在变,生活在变,规则在变,观念在变。
6月6日下午,杨家坪重庆科技学院南校区,吕俊杰向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讲述自家两代人的高考故事。有约在先,考完发稿,以免影响儿子考试。
高考是一次考试,但它从来不是一场单纯的考试,过去如此,现在亦然。
A
最后一课
2017年6月6日中午 袁家岗
吕俊杰没敢让家里知道他在报上发稿的事,怕影响儿子考试。但夫人还是看到了朋友转发的链接,那天下午,吕俊杰收到她微信警告,“不要到处乱写。”
“我们的共识是考前保持常态。”登报纸,见记者,显属常态之外。
这天除了这个插曲,他们的生活一切如常。早上吕俊杰到大学城开会,中午返家,还给在家复习的儿子推荐了一篇新闻,写的是育才中学高考前最后一课。
挺热闹,仪式感十足,跟开派对似的,有离情别绪,也有欢声笑语。
老师给孩子们写信,拥抱,系象征“五子登科”的红绳,中国结,居然还发大白兔奶糖……祝福他们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比起当年,这一课,在吕俊杰看来,可谓终身难忘。
1977年12月8日
长寿但渡中学
吕俊杰当年的考前最后一课,他其实已经记不清了。
这年的高考在冬天举行。那时,吕俊杰是长寿但渡中学高二学生。
10月21日,广播里传来恢复高考的消息,吕俊杰当小学校长的父亲告诉他,“机会来了。”
当时政策鼓励在校生报考。但渡中学选了4个高二尖子生参考,化学成绩优异的吕俊杰也入选了。学校组织各科老师,每天下午2点放学后开小灶,还印了好些卷子让他们做。
高考前一天,吕俊杰照例是早上5:30起床,就着坛盐水吃过妈妈煮的苞谷瓣稀饭,6点钟出门上学。
吕俊杰的家离学校有7.5公里,单面就要走1个多小时。
那段时间,除了临考前每天放学后1个多小时的补课,吕俊杰生活一切照常。妈妈身体不好干不了农活,每天回家,身为家中老大的吕俊杰还要去挣工分,挖红苕、点小麦、给蔬菜施肥……因为是未成年人,每天工分只有6分(满分10分)。干完了,才在煤油灯下开始看书。
这天上午照例是四节课,具体哪些,已记不清了,反正语文数学是少不了的。
中午放学后,吕俊杰在学校食堂打了3两饭,菜是8分钱一份的菜汤。
B
高考前夜
2017年6月6日夜 袁家岗
这天下午,儿子去熟悉考场,吕俊杰在学校南校区忙到5点钟,还跑去打了一会儿篮球,6:30踩着饭点回家。
头天下午,他约儿子打篮球,被拒绝。这让他有些意见,最近1年多,儿子锻炼时间太少,每天除了上学放学步行20分钟左右,几乎就没怎么运动。而他自己,当年每天要走3个小时的山路,还要干农活,因此练就了强健的体魄,足以应付几十年如一日的高强度工作。
晚饭没有特别准备,跟平时一样,一荤三素一汤。吕俊杰延续老习惯,先匆匆吃了几口,出去步行健身。夫人罗素新教授是重医大附一院心内科主任,单位开会,没回来。儿子和家里的阿姨一起吃的。
饭后,父子二人在共用的书房相对而坐,各做各的。
吕俊杰阅评学生毕业论文,本周,他要主持冶金工程第二答辩组33名学生的毕业答辩。儿子一边听音乐,一边看刚带回的毕业纪念册。
儿子是学霸,特别擅长物理,是2016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铜奖获得者,重庆地区的第3名。去年下半年,因故耽误了功课,成绩一度跌至全年级300多名,不过,很快又追回来。5月下旬的高考三诊模拟,重回全年级第一名。他还通过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初审。高考对他而言,最大的悬念在于,能否考上心仪的院校以及专业。
在吕俊杰看来,一切准备就绪,没什么可担心的。他是典型理工男,习惯所有事情提前安排,这样的习惯也传给了儿子。前一天,儿子理了短发,拿走身份证自己保管,上交了高三才开始用的老年机——以前一个亲戚的孩子考研,忘关手机,考试时铃声大作,被判违纪,成绩作废,这个教训,让他们在一切细节上不敢掉以轻心。
1977年12月8日夜 长寿龙溪中学附近供销社旅馆 这晚,吕俊杰在距离考点龙溪中学10分钟路程的供销社旅馆度过。
午饭后,老师带他们参加高考的4人沿着龙溪河畔,步行1个多小时来到考点,先找了家离得近的旅馆安顿下来,接着,熟悉考场。 准考证都是自己收着,那时完全没有老师代为保管的概念。
晚上,老师进行考前动员。其实不用动员,吕俊杰他们都清楚考上大学的重要意义。
考上了可以穿皮鞋,考不上就继续穿草鞋——这对当时农村孩子而言,是最深入人心的口号,虽然没有挂在墙上。
吕俊杰家里5个兄弟姐妹,还有体弱多病的妈妈,全靠当小学校长的父亲每个月27.5元的工资过活,吃饭都是紧巴巴的。
他那会特别羡慕老师的工作环境,下雨天走路可以不湿鞋子。他想离开农村,只要能考出去,什么专业都行。后来填志愿选择东北工学院炼铁专业,一是当时钢铁厂全在大中城市,回农村机会为零;第二,才是因为他一直非常喜欢化学。
C
考试开始了
2017年6月7日 袁家岗
儿子照例是步行20分钟到学校,跟平常一样,早饭、午饭都在学校解决。
大概因为自己从小是苦过来的,物质方面,吕俊杰向来不娇惯。他每周给儿子150元生活费,还定下家规,出门不接送,有轻轨公交就绝不打的。别人家的孩子早早用上智能机,他的儿子,高三才开始用老年机。
这天吕俊杰仍是坐6:30头班地铁到大学城上班。休息时间,他在网上看新闻,高考花絮很多,老师红衣送考、妈妈穿旗袍送考、家长带着猫儿狗儿场外候考……让他上心的只有一个,今年作文题不好写。
儿子下午回家后就开始听音乐,没说话。吕俊杰也小心翼翼,绝口不提与考试有关的任何话题,怕儿子烦躁。
直到这会儿,一直淡定的吕俊杰开始感到紧张。哪怕他知道,在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今天,这场考试对儿子而言,意义和压力远比不上他当年。
儿子从小玩心脏模型,想子承母业学医。以他家条件,本可直接出国。但吕俊杰认为儿子心智不成熟,坚持在国内读完大学,晚一点再放出去。作为过来人,他也想儿子跟他一样,亲身感受高考这一中国人最壮阔的人生经历。
1970年代末 长寿 1977年的高考作文题是读文章《一个青年矿工的变化》,写读后感。
吕俊杰参加的3次高考,作文都是写读后感。他印象最深的不是考试内容,而是几次考试的心态。
上世纪70年代,农村孩子跳出农门只有考大学、中专与参军。考砸了,除了回家当农民,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当年考试,吕俊杰就背负着这样的压力。
头一次,因为高中课程都没学完,原本就没抱多大希望,落榜意料之中。
1978年7月,他高中毕业(当时高中只上两年),那次还是没考好,拿到成绩后,他在家躺了两天,吃不下饭。
复读,再考,其间种种纠结。1979年大学与中专不能兼报,出于现实考虑,吕俊杰一度想报考中专。所幸化学老师惜才,及时劝住他。
终于,1979年,他上了重点分数线,还高出50多分。“我精神压力小了,负担少了一个。”他至今记得父亲当时这句话,还有如释重负的神情。
D
高考过后
2017年6月8日 袁家岗
考完了,当然要狂欢。
考前,吕俊杰就收到老师短信:考试结束当天,全班同学要聚一下,孩子们会在晚上9点钟前到家。
吕俊杰只是叮嘱儿子不能撕书烧书,还有,少喝点酒。9号,儿子还得独自去北京,参加北大、清华的自主招生考试。
高中的最后一个暑假,吕俊杰早早给儿子布置了作业,学习洗衣服煮饭,为即将开始的独立生活做准备。他自认对儿子期许不算高——不啃老、身体好、青出于蓝,而已。
1970年代末 长寿 高考完毕,吕俊杰的假期除了干活还是干活。
栽秧割谷,每天从早上5点干到晚上10点,有时还得去地里守夜。1979年7月底下了场大雨,洪水冲毁了道路,要从山里挑石块。吕俊杰不会挑担,也不知道怎么换肩,结果把肩膀磨破了。
拿到东北工学院录取通知书的当天,父亲连夜安排卖猪、交公粮,筹集路费,还在家里挂的中国地图边搭个梯子,给家里几个小的指出学校的位置。
几天后,穿着父亲穿软的草鞋,16岁的吕俊杰走进东北工学院。
那个年代参加高考的人,后来很多成为各行业翘楚,对于恢复高考有着深深感念。如吕俊杰,至今,他仍保留着3次高考的准考证,大学录取通知书,还有一本名为《高考1977》的书,那是经常要翻的。7日早上,他在地铁上读到重庆晚报推出的《高考记忆》,连读两遍,不胜唏嘘。 高考于他们,早已不只是一场考试。哪怕时过境迁,54岁的吕俊杰仍忍不住去假设,如果当年没考上,现在的自己是什么样。
答案是:村干部,棒棒,或者保安。
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路易 毕克勤
原标题:40年,父子两代人的高考进行时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