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释怀了,欠了老同学40年的两元钱终于还清

04.06.2020  13:36

老同学,还记得40年前我借了你两块钱吗?一直没机会还给你……

5月27日下午,徐元拨通黄林的电话,开门见山聊起40年前借钱的一幕。

两人是璧山来凤中学的同学,借钱时两人刚上高中不久。

面对徐沾元言语里的愧疚,黄林开始在记忆里搜索这两元钱的故事。

挂断电话加上微信后,徐沾元通过微信转账,还了40年前找黄林借的2元钱。徐沾元发的是200元的红包,但黄林死活不依,最终只肯收下了两元钱。

40年前帮同学借2元钱

两元钱能干什么?

40年前,两元钱是一个住读学生一周的生活费。

徐沾元和黄林从初中到高中一直是同学,1980年两人一同考入现在的来凤中学,同住在男生宿舍——农中坡。

刚入学不久,徐沾元向黄林借2元钱。他借钱不是为自己,而是帮另一同学解燃眉之急。

回忆起当时情景,徐沾元说仍历历在目:“黄林当时没有犹豫,直接从口袋里掏给我了。

当时的两元钱,是什么概念?

当时的肉是3角钱一斤,一斤米是1角多。”黄林回忆说,当时的两元钱能买的东西不少。

当时,黄林每个月的生活费在同学中算多的,且每周回家能带点蔬菜和肉,一周下来花不了多少钱。他把钱借给徐沾元,是觉得徐沾元憨厚老实。

我父母是教师,每个月有工资,相对来说好一些。”黄林说。“他既然开口借钱,一定是遇到了难事。

借钱之后,黄林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也从未催促过徐沾元还钱。时间一久,这事已然忘记了。

我是想还,当时条件差,确实还不起,但我一直记到起的。”徐沾元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当时他每个月只有10元生活费,刚够吃饭的。“同学也一直没有还我那两元钱,可能是有困难。

多次向人打听同学去向

高中毕业后,徐沾元进了缫丝厂当工人,黄林则考进城里的机关单位,两人逐渐失去了联系。

那个时候不像现在人手一部手机,同学间有联系的很少。”徐沾元说,由于那时通讯不便,班里和他来往密切的只有几个同学。

徐沾元开始打听黄林的去向,每次碰到新联系上的同学他都会问,可一直没有打听到。

缫丝厂破产后,徐沾元一直在来凤的企业打工,生活并不富裕。期间,他又通过同学打听过黄林,但仍然未果。

借了钱没还,在我心头是个坎。”徐沾元说,“现在的2块钱只够买瓶矿泉水,但在40年前不一样。黄林信任我,我不能把诚信丢了。

5月18日,一名多年未联系的同学从攀枝花回到璧山,约徐沾元在青杠一餐厅小聚。聊起在校时的往事时,徐沾元又向其打听黄林的去向线索。在这位同学的帮忙下,徐沾元终于拿到了黄林的电话号码。

还200元只收了2元

5月27日,正在处理公务黄林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说是曾经的同学徐沾元,双方互致问候。

还记得四十年前我借了你两块钱吗?一直没机会还给你……

电话那头,徐沾元言语里满是愧疚,而黄林也努力在脑子里搜索这两元钱的故事。那天,两人聊了好一阵,还约定抽空聚一聚。

挂断电话之后,两人互加微信。徐沾元第一件事,就在微信里发了两百元的红包给黄林。

沾元,你不必记怀。小时候的事情,是一个美好回忆。”黄林拒收了,“40年的事,真的记不得了,成为同学就是缘分,相互珍惜。

好同学,请务必收下,这样我才能释怀,不然我心里内疚。责任在我!”徐沾元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当初钱是自己出面借的,没能及时还,他始终过意不去。“现在还200块钱我都觉得少了,真是不好意思!

沾元,如果你一定要还我,就还两元钱,作为我们同学友谊的见证。”黄林表示,这个200元的红包无论如何不能收。

无奈,徐沾元最后只能发了一个两元钱的红包。看到黄林收下,他才终于释怀。

这两元钱,跨越40年时空。这样的诚信让我感动。”黄林说。

采访中,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提出要给徐沾元拍一张照片,却被他婉拒了。他只说:“借钱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郭发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