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粉蒸肉简史 要从这个鲊字开始
这一笼粉蒸肉,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已经摆放了2000年。
水煮重庆消息,粉蒸肉,它的另一个名字叫鲊(读音zha)肉,重庆也叫蒸鲊肉。鲊肉,正是粉蒸肉的古称——至少汉朝就这么叫了。
1
粉蒸肉的前身
说文解字,一本距今2000年的辞书。
这本书里,第一次出现“鮺”,即“鲊”,意思是把米面和鲜鱼拌一起“鱼”字上面的“羊”,表示顺从地抹上。
在一本古老的字典里面,躺着古老的“鲊”字。
鲊(zha),在《说文解字》里面,写作“鮺”,读音不变。意思是“以盐米酿之”,然后“熟而食之”。在明朝的四川话里面,就有“鲊”这个字了。明朝李实的《蜀语》:“以米糤、盐、椒酿肉鱼曰鲊”(米糤就是炒米面,椒指花椒)。
什么意思呢?
鲊,在最开始,是保存鲜鱼一种方法,后来,这种方法运用到鲜肉上。
用盐和米,抹在鱼和肉类的身上,然后封坛,就是鲊。一方面保证不腐坏,另一方面,经过这种特殊处理并封坛一段时间后,鱼和肉类的口感会变得独有风味。
这种做法,现在在一些地方,还大量存在。
比如 湖南鱼鲊 (也叫鲊鱼。祁阳、攸县、醴陵、常德、长沙等地都有,做法略有不同),就是代表。
试举一例:用比较大的草鱼(花鲢也可),宰杀后,洗干净血水(有些地方偏要保留血水,觉得这样才够生猛),切成厚片,用盐、姜蒜、白酒码味。码的时间要长一点,根据气候不同,要码两三个小时到一天,才能把盐味码进去。再用大米(或者黑米、紫米等各种米)下锅炒熟、炒香,磨成米粉,加胡椒、辣椒面、花椒面、麻油、五香粉等制成“鲊面”(也有的地方,不用米粉,直接码调料,均可),用这个鲊面,把生鱼片拌匀,再码一段时间。然后,像我们做泡菜一样,放进坛子密封。半个月后,就可以吃了。
除了鲊鱼,鲊肉也很常见。
贵州、湖南、四川、重庆各地都有 酸鲊肉 ,做法稍有不同,原理大同小异。酸鲊肉,一般用五花肉,也有用纯肥肉的——码盐,或者盐水煮半熟晾干,再码加有各种自选调料的熟米粉,放坛子密封发酵。
鲊肉的特点是鲜香。密封发酵,米粉里面的淀粉,在肉中酶的作用下糖化,糖再转化为乳酸。这种乳酸,会产生大量鲜味。在盐和空气隔绝的环境下,又制止了蛋白水解腐败,最后形成酸而不坏、鲜香无比的特别风味。
2
粉蒸肉简史
粉蒸肉,一般用竹笼蒸也可以用荷叶包着蒸就成了荷叶粉蒸肉。
从上文我们已经看出,鲊肉和粉蒸肉,具有亲密的血缘关系。
鲊肉,是用盐和米粉,对鲜肉和鲜鱼的一种保存方式。奇妙的是,在保存的同时,又完成了对肉、鱼的特殊处理和加工。
经过这种处理后, 鲜肉和鲜鱼,变成了鲊肉和鲊鱼 。作为半成品,现在,可以进行下一步烹制了。
这个下一步,可以是加辣椒、花椒、姜蒜末、蒜苗等爆炒,也可以是香煎,当然也可以上笼蒸,你要是 厨商 足够高,还可以设计出其它不同的烹制方法。
在介绍粉蒸肉之前,我特别介绍一下 香煎鲊肉 。
把五花肉切厚片,做成鲊肉。平底锅里放少许油,油温起来后,把裹满米粉的、一片一片的鲊肉,平摊着慢慢煎熟,直到米粉煎出香味,再起锅。直接用锅盔(或者荷叶饼、生菜),夹着滚烫的香煎鲊肉吃——一口下去,请自由想象一下那种美味吧……
如果图撇脱,甚至可以省去密封发酵的过程。直接把厚厚的肉片(五花肉、背柳),码上两三个小时味后,裹满被炒得焦香的米粉,下锅油煎——煎好后,是直接吃,还是继续烹制(比如回锅或者软炸),就看自己的心情了。
粉蒸肉,和这种香煎鲊肉一样,都是鲊肉的后工序。所以,在老重庆,很多人把粉蒸肉也叫做“蒸鲊肉”,简称“蒸鲊”。
从这个名称可以看出,原版粉蒸肉,其实就是酸鲊肉直接上笼蒸——现在,很多县乡,都还保留粉蒸酸鲊肉的习惯,反正我在好多地方的乡下都吃过。
但是,现在主流的粉蒸肉,已经越过酸鲊肉这个相对漫长的准备阶段,直接裹上特制的蒸肉米粉,上笼蒸。
或许是很多人不太喜欢酸鲊肉的那种酸爽滋味,又或许这种制作过程,不太适合餐馆的快节奏,总之,酸鲊肉基本上告别城市的餐桌了,留下的,就是这个简化版的粉蒸肉。
粉蒸肉这个名字,出现时间也很久了。
乾隆年间的著名大吃货袁枚(1716——1798),在他的《随园食单》里面,就有“粉蒸肉”一条。内容很短,录一下全文:
粉蒸肉
用精肥参半之肉,炒米粉黄色,拌面酱蒸之,下用白菜作垫,熟时不但肉美,菜亦美。以不见水,故味独全。江西人菜也。
这段话,信息量很大。
一, 乾隆时期的粉蒸肉,和重庆现在满街可见的粉蒸肉,已经区别不大了。面酱,就是甜面酱,川渝两地现在多加豆瓣酱、花椒面和五香粉,使之川味化。打底的菜,则从白菜变成了红苕、洋芋、芋头、南瓜等淀粉类食材;
二, 200多年前的乾隆时期,袁枚就说粉蒸肉是江西菜,说明这菜在江西已经流行很久了。所以,现在有人说粉蒸肉的发明权在江西。但我举手表示不同意。粉蒸肉只是鲊肉的别名,而“鲊”这个字,明朝就在川渝两地被普遍使用。这说明,至少在明朝,粉蒸肉在川渝已经盛行了。或许,在江西,比较早就把鲊肉叫做粉蒸肉,重庆这边,一直称为鲊肉。后来,湖广填四川,慢慢地,“粉蒸肉”三个字,随着江西移民的增多,在川渝也逐步被当地人使用,也就形成现在“鲊肉”和“粉蒸肉”两种说法并存的局面。
不过,在江西,粉蒸肉的表现形式,远远多于重庆,这是事实。
最有特色的,是粉蒸笼床宴。用一个桌子般大小的大蒸笼,当地叫笼床,里面有粉蒸肉、粉蒸鸡、粉蒸鱼、粉蒸排骨、粉蒸菜团、粉蒸粉干……等各种荤素粉蒸菜式,再配上4个或8个小菜(传统笼床宴,是配四个小菜,中间一个大圆笼,叫做四星望月)。
除了非常形式主义的笼床宴,江西在鲊肉的后工序上,可谓花样百出。有 香椿粉蒸肉 (把香椿叶晒干磨粉,加入米粉中,做成粉蒸肉)、有 粉晒肉 (米粉裹肉,然后晒干)、有 粉熏肉 (米粉裹肉,然后熏制,为烟熏味)、还有 粉酥肉 (米粉裹肉后,像炸酥肉一样油炸)……
所以,建议热爱粉蒸肉的朋友,无论如何要去一趟江西,狠狠过一下瘾。
3
重庆粉蒸肉大有前途
粉蒸排骨,一定要用肉排切小一点提前多码一下味。
重庆喜欢粉蒸的朋友很多,可惜口福不好,因为粉蒸菜系在重庆被简化得所剩无几了。
粉蒸肉,现在几乎看不到了。粉蒸牛肉、羊肉和粉蒸肥肠反而比较多,偶尔可见粉蒸排骨。总体感觉,粉蒸家族在重庆人丁不旺呀。
重庆的粉蒸,我个人只喜欢山城羊肉馆的粉蒸羊肉,偏甜,微辣微麻,吃起来朗朗上口。余者,几乎没有让我列入“必吃清单”的了。
最适合做粉蒸的,个人认为是肥肠,成菜后很滋润。可惜重庆的粉蒸肥肠,做得好的实在不多,我吃过几家,越吃越失望。他们的蒸肉米面,要么干焦焦的,要么湿哇哇的,总是踩不对节奏。
很少有重庆餐馆在粉蒸肉上下功夫。 事实上,重庆粉蒸肉,和烧白、红烧肉、蹄花汤一起,可以列入四大传承民间菜——都是当年田席的主要角色,或者叫 民间菜之四大金刚 。这是群众基础很好的一道菜,如果动一下脑筋,研发成一个粉蒸系列,目测一下,大有前途。
粉蒸肉,是一个总的类别,包括粉蒸五花肉、粉蒸排骨、粉蒸肥肠、粉蒸牛羊肉,永川还有粉蒸兔。其实,在老川菜师傅的回忆中,在不远的当年,还有粉蒸鸡和粉蒸鱼——我在南滨路吃过一家鱼馆的粉蒸鱼,要问吃后感?不说了,说起都是泪。
粉蒸鱼,一定要多裹米面蒸出来才香嫩而且,最好不要切鱼片蒸。
做粉蒸肉,有两个要点。
一是肉要提前处理。我在一家餐馆吃粉蒸排骨,整个过程是:兴高采烈地等,愁眉苦脸地吃。他家的粉蒸排骨,排骨颜色是白色的(绝对是没有任何处理就直接上笼蒸了),米面颜色则是明显的酱油色,豆瓣居然都没有剁细……这种水平也敢出来开馆子,当真以为开餐馆是在捡钱呀?无论是肉或者排骨,都要码上一段时间的味,加盐、料酒、香料、姜蒜、生抽、醪糟汁。如果是牛肉,最好先用小苏打处理一下,把肉嫩化。和平路上,离通远门不远,有家小馆子,卖羊肉。他家的粉蒸牛肉就有特色,用牛的肥肉加净瘦肉同时蒸,肥肉的油脂滋润了瘦肉,显得不那么柴,不过,如果提前用小苏打码两个小时,会更好一点。
码味的时候,我提供一个 绝密配方 ,加一点豆腐乳汁,味道会更醇厚。
二是蒸肉粉的配制,这个是关键。加一点糯米面非常好,比例在10%-30%之间。还有就是米面的炒制,一定要炒到适度的焦黄(不是炒糊),才会有焦香出来。然后用剁细的豆瓣酱、甜酱、花椒(最好是花椒颗。等最后上桌时,再撒一点现舂的花椒面)、十三香(自己配也可以,有人喜欢多加八角,有人更喜欢桂皮的香气,均可)、红糖,拌匀。
肉和蒸肉粉,一定要反复揉,揉上十来分钟最好。懒虫是做不好这道菜的。要揉到每块肉都只见面不见肉,肉和面浑然一体,才算合格。
关于粉蒸肉的垫底菜,我不推荐洋芋,除非是干洋芋丝。我个人比较喜欢红苕、南瓜、豌豆,或者干洋芋丝、干萝卜丝、干芋头丝打底。
粉蒸肉,还是一道可以充分展示你的高厨商的菜。
我曾经试过,用牛肉片,码味后,沾满糊辣壳、花椒面,再裹米面蒸,别有一番风味,真心好吃。还有个秘方,粉蒸好的大片五花肉(或者刚才那种牛肉片),两面刷上鸡蛋液,再沾满面包糠,下油锅软炸——会好吃得你浑身战栗。
原标题:粉蒸肉简史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