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承父业22年 这个”林二代”竟守着江津最大的宝藏
江津日报消息,7月5日清早,准备好森林防火工具和背包,简单吃完早餐之后,韩西远踏上护林、巡山之路。
作为四面山森林资源管理局的护林员,韩西远是如此热爱自己的工作,而这一切,源于自己承继父业,代替父亲韩松安巡山。
护林,执拗押出“林二代”
事情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1985年,国家开始实施封山育林,林业工人逐步向经营森林转轨,身份向造林人转变。
老一代护林员韩松安每天的工作很简单,也很丰富:清晨五点起床,吃完早饭后,穿上胶鞋、戴上草帽、扛上橡胶灭火把出门。以鸟儿和树木为伴,常年钻山林、睡土沟,有苦也有甜。
四面山森林防火队
走远了,走累了,他就在林中找个地方打个盹、睡一觉。饿了,渴了,摘野果充饥,喝山泉解渴。深山老林里走,易迷路,他还学会了爬上树眺望辨别方向。
“那时,山里流传着这么一句顺口溜——通信靠吼、治安靠狗、交通靠走。”韩松安说,山里相对凉爽,每天走八九个小时的山路不算什么,让大家烦恼的是大山深处没水、没电、没公路,有时几天都难看见一个人影。
工作之余,大家唯一的娱乐就是躺在床上数瓦片,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个人聊聊城里发生的新鲜事。
怀揣“林荣我荣,林兴我兴”的信念,韩松安从青春年少熬至两鬓斑白。1997年,他光荣退休之际,把17岁的儿子韩西远“拽”进四面山顶班。
“一开始我不愿去,爸爸在山里30年,从来顾不上家里。”韩西远对父亲的工作颇有微词,但拗不过父亲的倔强,还是被“押着”去报了到,成为“林二代”,领上了每月164元的护林员工资。
接力,守护父辈的希望
韩西远所在的张家山管护站共有5名护林员,每天要负责6000亩森林的巡护。
该管护站紧挨四面山核心景区土地神岩景区,与四面山镇两个村相邻,一到夏季人员进山活动频繁,管理难度大,火灾隐患多,是四面山的重点防火区。
夏季到来,森林防火压力逐渐变大。每天,韩西远和其他护林员凌晨5点就出发巡山了。先到核心景区周边巡查,看看有没有驴友在山上露宿或其他异常情况,7点左右再到各个防火哨卡站班向游客宣传森林防火、收缴火种,一站就是大半天。
“冬季防火任务稍微轻松点时,护林员要一起整修巡山护林路,一个冬春下来,往往要整治护林路20多公里。”韩西远告诉记者, 整修护林路,是为了来年更好地巡山。从2012年至今,四面山内陆续修建了巡护步道45公里,其中三分之一能开进摩托车。
比起父辈,韩西远的生活改善不少,基层一线的护林员用上了电,喝上了自来水,吃上了新鲜肉,看上了卫星电视。
每次巡山站在山顶,想象一下父辈的不易,再看看现在满眼的翠绿,韩西远总会心生感触:“父辈撒下一粒粒种子,将一棵棵树精心培育起来,父亲是想让我守护好他们为之奋斗一生的这片林子。”
17岁就进山工作的韩西远,如今已在四面山巡山护林22个年头。他方正的脸庞上刻着几道和年龄不大相称的皱纹,韩西远笑着说,脸上的皱纹是大山给他的格外“馈赠”。
触网:科技巡山守护满目苍翠
四面山18.34万亩森林守护,任务艰巨。
过去,韩松安、韩西远和许多护林员一样,为了做到巡护全覆盖,都曾在林子里风餐露宿过很多个夜晚。
2015年起,四面山森林资源管理局开始在指挥调度、林区监控、信息通讯等方面融入信息技术,搭上“互联网+”快车,提高防火效率。
四面山森林防火应急指挥中心很快建立起来,并向基层管护站延伸,设置了管护站指挥分中心。护林员平日巡山护林时,就对水源、道路、防火哨卡、宣传牌、重要路口等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应急指挥中心在此基础上建立日常管理及应急指挥调度方案。目前,韩西远和同事们已录入数据10余万条。
山里还建起了视频监控系统,在林区各制高点安装监控系统11个,在重要路口安装监控卡口25个,森林上方有高空监控,森林里有路口监控和护林人巡护,这样不仅实现了巡护无漏洞,还让效率更高。
“以前,四面山50%的林区和管护站点没有通讯信号,我们在巡护中发现问题,经常要跑几十里到有信号的山头向外打电话。”韩西远介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区里在八卦尖等地自建对讲机基站6个,给护林人配备120台对讲机、120个GPS巡护定位仪。现在9个管护站、28个护林点通讯信号实现了全覆盖,互联网光纤也接入林区,从此深山老林也与世界相连。
如今,四面山林区森林覆盖率达96.5%以上,生态环境良好。韩西远说,每当看到在青山绿水间游玩的游客,他总是特别欣慰。
原标题:子承父业22年! 这个"林二代"竟守着江津最大的宝藏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