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重庆常住人口3600万 人均预期寿命80岁

08.07.2017  19:41

日前,重庆市政府通过市政府网发布了《重庆市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今(8)日,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从市政府网获悉,根据规划目标,2030年全市常住人口达到3600万人左右,户籍人口达到3600万人左右。人均预期寿命到2030年达到80岁。同时,规划对我市全面推进两孩政策落实,人口落户政策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规划指出了未来15年我市人口变动的主要趋势,预计未来5―10年内,我市出生人口将有所增长,之后受育龄妇女减少及人口老龄化影响,人口增长势能减弱。在劳动力方面,我市劳动力供给最为丰富时期还会维持10年左右,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到2027年达到峰值2440万人后,其总量规模开始缓慢下降,增量减少。

同时,人口老龄化趋势渐显,总抚养比逐步上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由2015年的12.2%上升到2020年的16%左右,2030年上升到18%左右。0―14岁少儿人口的比重由2015年的16.49%下降到2020年的15%左右,2030年下降到15%以下。

对学龄前儿童提供医疗费用补助

规划指出,推进全面两孩政策落实,取消两孩生育审批,推行生育服务登记制度和生育证明网上办理,进一步简政便民。同时,继续做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加强孕产期保健服务,向孕产妇免费提供生育全过程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在全面两孩政策配套方面,探索建立婴幼儿健康基金,对学龄前儿童提供一定的医疗费用补助。完善税收、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建立健全鼓励按政策生育、幼儿养育等家庭发展支持体系,减轻生养子女家庭负担。全面落实产假制度,完善配偶陪产假制度等。支持哺乳期、育儿期妇女能够选择在家更长时间照料幼儿。

不得采取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等设置落户限制

规划指出,立足五大功能区域发展和资源环境实际,实行差别化人口政策。比如,在都市功能核心区探索实施积分落户制度;加快都市功能拓展区配套设施和大型人口聚居区建设,实施相对宽松的人口迁入政策。

规划提出了“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行动”:调整完善都市功能核心区落户政策,分类制定落户政策,除都市功能核心区外,全面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调整完善区县(自治县)落户政策,均不得采取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等方式设置落户限制。

此外,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支持力度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建立财政性建设资金对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区县基础设施投资的补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

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探索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维护和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完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确保进城落户农民同城同待遇。

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在养老保障服务体系方面,规划提出,完善统筹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制度,鼓励个人参加商业性养老保险,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推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

建立健全区县(自治县)、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居家为养老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同时,通过税收减免、金融信贷扶持、技改贴息等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推行“互联网+养老”,支持企业和机构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创新居家智慧养老服务。

此外,规划指出,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逐步完善职工退休年龄政策,有效挖掘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比如,探索建立养老金长缴多得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大龄劳动力在岗继续教育培训,落实完善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支持大龄劳动力提升就业技能;落实税收优惠、社会保险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鼓励各类企业吸纳大龄失业人员就业等。

贫困家庭残疾儿童12年免费教育

规划提出,全面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健全残疾人托养照料和康复服务体系,大力开展社区康复,为贫困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健全残疾人教育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实行12年免费教育,对残疾儿童普惠性学前教育予以资助,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残疾人按规定提供免费就业创业服务。

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文 何浩

原标题:全面两孩、全面放宽落户,2030年全市常住人口3600万 ,人均预期寿命80岁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