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丨全国第一座试验性斜拉桥,是重庆人背出来的
重庆是著名的桥都,但在大大小小的桥中,你不一定知道,我国第一座试验性斜张桥(斜拉桥),就在重庆云阳县。
斜张桥资料图
11月12日,云阳县云安镇一切安然,阳光透过老树的枝丫,斑驳地洒在古道和老房上,镇上大院坝居委一组所剩的居民不多了,吴朝凤家是其中的一户。
吴朝凤背着阳光眯着眼扎鞋垫
60岁的她,悠闲地坐在家门前,在长凳上翘着二郎腿,迎着阳光缝鞋垫。手酸了,停一停,不时抬头望向家门前的河畔,那是长江支流汤溪河。而她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工业古镇,曾因盐而立,因盐而兴。
“儿女去县城生活了呀?”我们去搭话。
“是呀,我不走,我舍不得。”吴朝凤脱口而出。
“斜张桥在哪个位置?”我们又问。
“哦,十几年前,就没了。” 吴朝凤把手指向原先桥在的位置,河面静静的样子,没有波澜。
“汤溪河大桥,我们当地人这样喊,它在的时候,镇上那是热闹得很。”吴朝凤怀念的,正是我国第一座试验性斜张桥。
人和工厂需要这座桥
站在河边说起云安厂,朱厚权满眼回忆。
为我们带路的,是63岁的朱厚权,当地箭楼居委支书,土生土长云安人。
说到斜张桥,他打开了话匣子,先描述了一幅画面:“我们云安古镇四面环山,一条小溪从古镇中间穿过,把古镇分为南岸和北岸。因冬暖夏凉,故名汤溪,这里以前是称雄巴蜀、名闻遐迩的古盐都,涌流着古老的盐泉。70年代,河北边有3所学校,云安中学、滴翠中学、云安二小;南边,有两个云阳支柱型工厂,云安桐油化工厂及云阳最有名的制盐厂。”朱厚权站在河边朝两岸挥手一指,当年,云安最多时居住人口达到17000人左右。
“你想想看,这么多人生活和工作彼此往来,依靠三四艘轮渡船,能满足吗?”朱厚权记忆中,学生上下学要过河、盐厂工人上班要过河,输送盐水也要过河…….尤其夏秋季涨水最危险,渡船难免要停运一段时间,耽误学生学习,耽误工人上班,耽误生产,最吓人的,还是岸边等船的男女老少,扎堆挤在一起,稍不小心就要落水。
云安老街前景
人的需要,生活的需要,生产的需要,商业的需要,集成了修桥的理由。
老百姓背材料 每人600斤
“那年代,听说要修桥,家家户户都支持。”1974年修桥那年,朱厚权还在距离云安十余里的地方下乡,正是青年时期,满身力气。家人托人给他带话,“赶紧回来修桥”,朱厚权二话没说请了假,就往家里赶。
“对头,那时候我还读初中,老师一点名,我背起书包就回去帮忙。”吴朝凤也是修桥的一份子。整个修建过程,暂且不说修桥专家和技术工人的功劳,可以说当地老百姓众志成城,撑起了这座桥的半边天。每家按人头算,每人背300斤石头和300斤沙,体力好的年轻人,自告奋勇担更多。
“这桥的质量没话说,老百姓背的石材和沙,还要经过技术人员严格筛选,乱捡还不得行。”朱厚权记得清楚,背回来的鹅卵石,每个鸡蛋大小,河沙先用筛子筛,颗粒大小跟白糖一样,洗得干干净净,用手随便抓一把都不带泥。
主功能载人 副功能载盐水管
这到底是怎样一座试验桥?我们在云阳寻访多部门和单位,希望联系上当时修桥专家,或找到一些关于斜张桥的具体资料,试图还原桥更多的原貌。不过遗憾的是,最后只在云安镇志上,查到有关记载。
1971年12月,当时的云安镇政府向云阳县政府提出,在汤溪河上建一座简易铁索桥。由于河北边有3所学校,学生集中过桥,桥面晃动大,不安全;且盐厂有一口生产用井在南边,桥上需要建输盐水管道。于是,将原铁索桥的建设计划,改成劲梁式吊桥,可一次安全通过500人,还可载重650千克架车和安装输盐水钢管。最后,方案调整得到县政府同意。
原云安镇政府大门上的红星还有颜色
交通部科学院当时负责对吊桥进行设计,经反复研究、比较,决定在云安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建一座全国还没有建过的钢筋混凝土斜张桥。1973年,交通部科学院重庆分院、四川省设计院分别抽调10名设计人员,组成云安斜张桥设计试验小组,对大桥进行试验设计。
1975年3月1日,全长153米,高25米,行车道净宽3.1米,两边路沿石各宽0.3米的云安斜张桥正式竣工。一组数据,证明当时各方携力的成果:工程总投资24.6万元,其中盐厂出资4万元、国家补助15.6万元、72个单位支持设备和物资折合现金5万元。共耗用钢材40.3吨、水泥194吨、木材100立方米,浇筑混凝土336.5立方米……
斜张桥
这座桥在当年,获得我国“科学技术成果四等奖”,成为我国桥梁建筑史上重要一笔。
它带来的繁华 不亚于磁器口
建桥后的云安,在随后20年间,制盐工人增加到1000多人,当地人口流动加剧,大量移民迁徙云安从商和就业。三峡文化研究学者胡亚星,76岁的老云安人,告诉我们更多信息。
“云安的经济和工业繁荣,在这个时期,达到了一个鼎盛状态。” 胡亚星研究发现,一座桥,延伸出当地一系列服务产业,有的移民来此开旅店,专门服务流客;有的组建驼马队,走桥拉盐;有的当上盐厂业主,有的来做盐批发商;有的为湖广等地移民所需,开照相馆,开粮油店等等。
这一汪水下不仅有斜张桥与云安老街,还有千年的盐文化。
“商铺林立,形成了各条地域特征明显的街道,繁华程度,丝毫不亚于重庆的磁器口。”胡亚星说,上千年繁茂的云安,在这个时期更是富甲一方,老百姓称这里为“银窝子”,一首民谣传播甚广:“女娃子,快快长,长大嫁到云安场”。
张先生娶媳妇要过斜张桥,这张合影也保存至今。
(上世纪)70年代初,胡亚星也是汤溪河北边滴翠中学的语文教研组长,同时见证了这一教育盛地的文化作用。“桥修好了,自然师资和生源就吸引过来,北边两所中学,每年级至少有6个班,越来越多文化老师,愿意来这里任教。”胡亚星认为,有了交通基础,当地人文化意识随之蝶变,文化重视程度也随之加深。 可以说,这座桥,也是云阳移民文化的根之一。
短暂31个年头 用记忆延续
2006年10月17日,三峡工程三期清库时,这座桥被拆除。建设为了发展,拆除同样为了发展。自此,我国第一座试验性斜拉桥在走过了31个年头后,成为重庆人永恒的记忆。至今,许多当地人家里还沿用当年通车时发的纪念搪瓷水杯,有的拿来装猪油,有的继续用来泡茶。
纪念斜张桥通车的搪瓷杯
云阳县城最火的董老四包面店,董老四儿子如今接了父亲的班,他说,父亲90年代后,之所以能把包面店搬到县城,与这座桥的建成分不开。那时天不亮,就有人过桥来尝董老四的手艺,第一笔创业资金,正是那时候攒的。早前树立的好口碑,也从这座桥建成那会开始积累。
“大桥建成那天,我才10岁,和3个小伙伴跑了15公里路,一身打湿完了,才赶上剪彩仪式,骄傲!”云阳大阳镇大阳小学副校长李德明说,少年时期,为了求学,他每周背米去学校交给伙食团,就连寝室睡觉的凉板,都是从这座桥背过去的。
修旧如旧 历史将被拾起
云安镇如今有4个居委,大院坝、山树林、箭楼、演绎台,人在户在的居民,仅有百来人,户在人不在的居民,也只有4000来人。当年近两万人的古镇,如今寂静了许多。当年的古镇,已成为云阳人口中埋在水下的盐城。
百年黄葛树掩映着老街
不过,我们走访中,还能找到百年老树,石板老街,古盐道,以及些许明清建筑。保存最完整的郭家大院,还屹立在镇上,尽管树影斑驳,落叶缤纷,台阶上也早已布满青苔。
黄葛根攀在满是青苔的石墙上
我们找不到的,当地居民找得到,大伙告诉我们,清朝时期江西、湖北、陕西、湖南等省陶、周、林等10人集资到云安开发盐业,工厂规模扩大,成为全省(四川省)有名的盐场。盐业兴起,带起粮油、棉布、食品、百货、屠宰、医药各业渐次繁荣。这些移民留下的古痕迹、古建筑,一些还在,只是显得有些残破。
拆迁后的墙壁
一座桥,连接这头和那头,也连接着过去、现在、将来。临走前,云安镇政府向我们透露了一个好消息,接下来,将着力修旧如旧,尽力维护和打造这些老建筑,结合古镇千年文化和斜张桥历史,将深入挖掘云安旅游资源,把更多老回忆拾起与传承。
上游新闻-慢新闻记者 李琅 吴娟 李野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