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援建各类基础设施 浙江对口支援涪陵26年
浙江对口援建学校——涪陵区浙涪友谊学校。 通讯员 何乾健 摄
“涪陵的新材料产业将再次迈上新台阶!”今年4月8日,涪陵区举行了一次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仪式,来自浙江温州、已经深耕涪陵多年的华峰集团再次成为焦点,其年产10万吨差别化氨纶扩建项目、年产10万吨聚氨酯树脂扩建项目和年产32万吨环乙醇项目同时开工建设,建成后年产值将超过75亿元。这是浙江助力涪陵产业发展的又一样板。
“浙江对涪陵的帮助,不仅限于产业发展方面,而是全方位的。”涪陵区移民局副局长黄杰说,自1992年开展浙江对口支援涪陵工作以来,26年间,浙江省采取输血与造血并重的方式,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了涪陵持之以恒的帮助,共累计实施对口支援经济合作项目98个,到位资金115.2亿元,实施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33个,到位无偿捐赠资金2.9亿元,助涪陵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夯实发展底子,倾力援建各类基础设施
涪陵是三峡工程主要淹没区县之一,移民安置总量居重庆库区第4位,移民搬迁安置、企业迁建和后续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其中,各类移民搬迁安置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最为紧迫,是实现三峡移民“安得稳、逐步能致富”目标的前提条件。
1992年国务院发出对口支援号召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省经合办、省发改委(对口办)、省交通厅、省农科院等省级部门,以及杭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温州、台州等7个市、40个市区县开始对口支援和帮扶涪陵发展,他们首先将目光聚焦到了涪陵库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上。
“这个农贸市场宽敞又明亮,让我们买菜购物方便了不少。”涪陵珍溪镇在移民搬迁后,由于资金缺口较大,一直没有建起专业的农贸市场,生鲜食品的售卖几乎是以街为市,不仅居民买菜不方便,还极大影响了周边的环境卫生和居民正常生活秩序。
2015年,浙江省集中了545万元无偿援助资金,汇集三峡后续资金848万元,购买了一个小区的两层楼面,改造后建起了珍溪镇移民小区农贸市场,彻底解决了当地群众买菜难的问题。
23日,记者在该农贸市场看到,整个农贸市场装修得清爽明亮,市场内不仅有鸡鸭鱼肉、蔬菜等生鲜食品,还有很多生活日用品,旁边还有停车场。
在浙江对口支援涪陵的26年时间里,像这样关乎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多不胜数,涉及道路改造、小区绿化、电力增容、农贸市场专业市场建设、场镇建设、饮水工程等方方面面,为移民搬迁安置打下了坚实基础。
并且,这种帮扶还在不断推进和深化,在2014年起实施的“移民小区帮扶”项目中,浙江省就累计无偿援助资金4094万元,已完成2个集镇移民小区综合帮扶项目,其余5个集镇移民小区综合帮扶项目和2个农村移民安置小区精准帮扶项目也正在抓紧推进中。
怀揣浓厚民生情怀,聚焦社会事业发展
舍小家为大家,三峡移民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如何做好移民后续工作,为其提供一个安稳的生产生活环境,让其生产生活有保障,一直是党委政府最为关心的事情。浙江省在对口支援过程中,就始终怀揣这浓厚的民生情怀,聚焦群众最关心的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问题,大力支持涪陵区社会事业的发展。
2004年5月1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率浙江省党政代表团来到涪陵,对口支援1000万元用于浙涪友谊学校及白涛街道中心小学校建设。习近平还亲自为浙涪友谊学校的新校奠基。
“总书记当年的殷殷嘱托还时时回响在我们耳边。”浙涪友谊学校校长黄志刚说,在新校奠基时,总书记希望我们能依托优良的硬件设施,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这些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目前,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由过去的1200余人增加到3300余人,泥塑传统技艺连续多年受邀参与全市展出,青少年科技发明获得国家级和市级多个重量级奖项,在国家义务教育均衡街区检查中,被评价为“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特色突出”校园。
浙江省援建的社会事业项目还有很多,如嘉兴市对口支援45万元,帮助新建小区图书馆;杭州市援助45万元,帮助建设北门口移民社区服务中心等,不仅丰富了小区近万移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附近居民提供了学习生活的便利。
一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实施对口支援工作26年来,浙江省累计资助涪陵区学校建设141所(次)、卫生院和福利院58个(次),为保障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推动产业项目和经贸合作,激活产业发展活力
产业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根本,三峡移民后,如何解决库区产业空心化问题,是所有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浙江省在对口支援涪陵过程中,就准确把握住了产业发展的核心命题,大力推动两地的产业项目和经贸合作,积极增强涪陵产业发展的“造血”能力。
“要说双方的产业发展合作,就不得不提到娃哈哈在涪陵的落户。”黄杰说,1994年,涪陵糖果厂、涪陵罐头食品厂、涪陵酒厂三家国有企业(三峡工程淹没搬迁企业)经营举步维艰,职工每月仅能拿到几十元的生活补助。
后来,在浙江省的牵线搭桥和积极推动下,终于促成了杭州娃哈哈集团落户涪陵,并以三家企业为基础,迁建改造建立起娃哈哈涪陵分公司生产基地,共包干安置了移民1300余人。截至2017年,企业累计实现产值110.6亿元,实现利税18.4亿元,被誉为“三峡库区对口支援的典范”。
在此之后,浙江省与涪陵区的产业项目和经贸合作就日益加深,来自温州的华峰集团,从几年前落户时生产高分子材料的原料己二酸,到如今建立新型材料产业园生产高分子材料聚氨酯树脂和氨纶,品种不断丰富,2017年实现产值102亿元,逐渐成长为涪陵新材料产业的支柱企业。
来自浙江省绍兴市的万丰奥威,在落户涪陵后就大力瞄准高端汽车轮毂等市场,逐渐成为长安福特、东风本田、北京现代、比亚迪等汽车厂商的重要配套供应商。2017年生产轮毂255万件,产值达6.1亿,为涪陵汽车产业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
除了大量浙江企业来到涪陵投资兴业外,浙涪合作还加快了涪陵本土企业走出去的步伐。2000年,在浙江省的牵线搭桥和支持下,涪陵太极集团就成功收购了位于绍兴的浙江东方制药厂,为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加速涪陵本土企业发展壮大打下了基础。
据统计,26年间,浙江省共累计实施对口支援经济合作项目98个、到位资金115.2亿元。
在现今产业转移和“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大背景下,双方产业项目和经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在不断拓展。2017年,浙江涪陵两地就签订了对口支援经济合作项目协议3个、协议投资142亿元,截至目前,已实施项目2个、协议投资112亿元、到位资金12.6亿元。
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为库区培养优秀人才和先进理念
人才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基石,对地处库区的涪陵来说,人才更显可贵。在浙江省对口支援涪陵过程中,浙江不断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为涪陵培养了大量人才,拓宽了发展经验和思想理念。
涪陵区移民局副局长黄杰介绍,在浙江省对口支援涪陵过程中,浙江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健全完善了高层互动、干部挂职、人才培训、学习考察等长效机制,走出了一条“帮基本、扶重点、重智力”的浙涪对口帮扶新路。
在高层互动方面,双方每年都进行多次互动交流,2017年,浙江省发改委、农科院、湖州市等21个部门和市区县领导就带队到涪陵检查、指导、交流对口支援工作31次。今年以来,湖州市安吉县、台州市临海市和路桥区等地领导也相继带队来到涪陵,不仅落实了无偿捐赠资金1799万元,更重要的是为涪陵带来了更先进的发展经验和理念。如安吉县作为“两山”重要理论的发源地,就向涪陵深刻阐释了“两山”理论的内涵。
在干部挂职方面,浙江省每年接收涪陵区一批优秀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开阔其眼界、增长其能力,挂职干部所在单位与挂职地区相关单位交流互访3000余次,协调引进富硒米等项目60余个。
在人才培训方面,浙江省累计帮助涪陵开展了2000多人次的人才培训,使涪陵区的移民社区干部、致富带头人、教师、医生等专业人才学到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知识,为涪陵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 韩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