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区发展休闲农业 推动旅游扶贫

03.08.2016  11:34

福成村青山橘园 摄/谢开成   

      一直以来,开州区都将乡村旅游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

        依托资源优势,着眼市场需求,开州区发展出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景点和产品,切实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和农民增收径途转变,培育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的“新型乡村综合经济体”,为2017年开州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德镇田园风光 摄/李明

        加强组织领导

        纵深推进脱贫攻坚

        开州区历史悠久,位于我市东北部、三峡水库小江支流回水末端,曾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紧紧围绕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开州区坚持以农业产业为根本、以旅游接待为核心、以特色院落为载体、以乡村文化为灵魂、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的思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推动乡村旅游扶贫。

        为做实乡村旅游工作机制,开州区组建起区旅游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由区长担任组长,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定期召开会议,决策重大事项,切实解决乡村旅游发展涉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建立乡村旅游联席会议的协调机制,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牵头总抓全区乡村旅游发展,以乡村旅游联席会议的形式协调具体事项,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落实区级领导牵头抓示范的工作机制,在国家A级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中,明确了多名区级领导牵头主抓竹溪、厚坝、满月、长沙等乡村旅游示范区的建设工作。

        同时,坚持目标导向、创新业态,启动《开州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近期、远期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科学推进相关规划。根据当地特色资源优势及区位优势确定发展目标,尤其注重群众参与,着力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

        目前,开州区乡村旅游扶贫已覆盖贫困村87个、占全县贫困村总数的64%,覆盖贫困人口4.8万人、占全区贫困人口总数的40.2%。2015年,开州区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近40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16亿元,带动近10万农民就业创业,近3万贫困人口实现了增收脱贫。

        “这是我们始终坚持发展休闲农业,推动旅游扶贫的结果。”开州区委书记何毅、区长冉华章人表示,2017年,开州区有信心、有决心全面完成“整体摘帽、村村销号、人人越线”的脱贫攻坚目标,摘掉“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县”的帽子,坚决限时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

        优化发展环境

        提升农旅综合效益

        走进大德镇九岭村,蓝天碧水、鸟语花香,悠然宜人的村居画卷让人倍感舒适。绿荫环绕中,灰瓦白墙的农民新居鳞次栉比,随处可见的梨树上挂满了累累的硕果,淳朴而宁静的自然气息扑面而来。

        “这么好的环境,以前想都不敢想。”九岭村村民刘运灿回忆道,搬迁前,他们一家5口住在土墙屋里,连公路都不通。2012年,听说村里要建农民新居,刘运灿靠着政策扶持和四处借款,终于搬进了130多平方米的新房,一家人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土墙屋走到新农村,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两年靠着卖梨和农家乐,不仅房子的欠款还完了,每年还能有8、9万元收入。”刘运灿笑道,“这个月梨子要成熟了,又有好多熟客打电话来预定住宿和采摘,忙都忙不赢。

        据了解,不仅是居住环境的提升。近年来,九岭村陆续硬化村主干道3.7公里、改建村级公路10公里、新建2口人饮池、铺设管道68.5公里,全面实现了村村通和农户人畜饮水安全,达到通电率100%、电视入户率100%,从根本上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围绕构建大旅游、大农业、大交通格局,开州区加快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大力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美化靓化农村居住环境、农旅综合效益不断提升。

        据悉,开州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开州区乡村旅游扶持办法》、《风情农家、休闲农庄、生态庄园建设的主要指标及重点任务》等政策文件,对符合乡村旅游“升级版”标准的主要业态和关键环节予以扶持。通过项目倾斜,带动农村用水、用电、道路、互联网、文化体育等综合设施进村入户,实施了厨房、厕所、客房“三改”以及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彻底颠覆了农村“脏、乱、差”的形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也基本形成环线通道,使消费者出入旅游目的地更加快捷、舒适、安全,夯实了农村经济发展基础。

        2013年以来,开州区共兑现财政奖励扶持资金1200万元,累计评定星级乡村旅游酒店249家,改厕680余个、改厨260余个、改客房700余间,全面提升了乡村旅游服务水平,为农村经济实现新增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大胆探索创新

        实施资产收益扶贫

        虽是烈日炎炎,海拔1000米左右的长沙镇齐圣村却是凉风习习,清爽宜人。田地间,一个个青褐色的猕猴桃小果悬挂树间,如初生的婴儿般一天一个样地长大。

        追肥灌水、疏果定果、套牢纸袋……齐圣村村民姜丰云正在地里忙碌着,靠着每天来合作社帮忙,他一个月能有近千元收入。“家里缺乏劳动力,土地没人种,以前光靠儿子在外打工收入,仅够一家人生活。”姜丰云说,“好在村里不仅让我和老伴在红心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工作,还补贴了2000元现金,加上家里一亩多地全部入股合作社,每年都能享受分红,再也不愁生活了!

        “和姜丰云一样享受‘配股到户’的贫困户共有20户。”齐圣村党委书记熊尚兵介绍说。如今,采取股份制模式,齐圣村逐步打造出村集体占20%、群众占31%、吸纳社会多元资金49%的高山生态避暑休闲养生庄园,建成了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生态新村。

        据开州区副区长马文森介绍,为达成精准扶贫,该区大胆探索创新,推动资产收益扶贫脱贫。按照“股权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积累共有”的原则,实行“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股权、农民变股民”的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将专项扶贫资金折股量化,配股到户。贫困户以股权入股合作社或农业企业,一方面使贫困农户能参股加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成为股东,获得长期的经济受益;另一方面,也可创新扶贫资金利用方式,利于财政资金监管,也发挥了长效作用。

        此外,预计全村所有贫困户脱贫后,再将原配股到农户的财政性资金收归社集体所有,其收益仍然按照分配给贫困农户的计提比例计算,专户存储,用于村内低收入家庭看病、读书及其他特殊困难救济。

        据统计,开州目前已在11个乡镇37个贫困村重点示范推广资产收益扶贫,累计投入2000万元财政及其它资金为贫困户配股,农户共有1.52万亩土地、4000亩林地入股。“通过股权收益,5000余贫困人口年平均增收1100元。”开州区扶贫办主任李继安表示。

        丰富特色产品

        让乡村旅游多样化

        竹溪休闲农业观光园坐落在开州区竹溪镇灵泉村,地处美丽的汉丰湖畔,总规模1万余亩。观光园依山畔水、风景秀丽,春可踏青赏花、夏可避暑观荷、秋可摘菜看菊,可谓“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菜、四季有客”。园内接待中心、娱乐中心、住宿部、生态餐厅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自产的鲜榨菜籽油、葵花油、鲜竹笋、脆藕、鲜鱼等纯天然绿色产品均可内供外销,是一家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休闲农业观光园。

        依托竹溪休闲农业观光园,当地数十名贫困农户和返乡村民解决了就业难题,周边农户也陆续销出多种农产品,进一步增加了年收入,有效推动了当地村民脱贫增收。

        据了解,近年来,开州区利用优质的农业、山地、林业、气候等资源,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实现快速融合。不但创新推出赏花观光、民俗文化、采摘体验、避暑养生、运动休闲、美食特产6种类型乡村旅游特色产品,以风情农家、休闲农庄、生态庄园、露营基地、旅游地产5种形式为主的庄园经济发展模式更是迅速崛起,形成了汉丰湖、南山、铁峰山、雪宝山4条深受游客追捧的精品旅游线路,乡村旅游进一步提质增量。

        “通过集聚发展,如今,已逐步构成了环汉丰湖生态休闲旅游区和南山、铁峰山、雪宝山避暑养生旅游区‘一环三山’的总体乡村旅游格局。”开州区旅游局局长龙驹介绍说,其中,汉丰湖景区与刘伯承元帅纪念馆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十里竹溪、水韵厚坝休闲农业观光园、龙头嘴森林运动公园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长沙镇齐圣村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竹溪休闲农业观光园、厚坝休闲农业产业园、长沙“紫海云天香草园”被评为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据统计,目前该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达到153个,乡村旅游酒店达616家,总床位数达1.1万张以上,日接待能力达到5万人。        文/詹米璐

        图片除署名外由开州区扶贫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