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建筑区如何开挖下穿隧道? 重庆轨道建设工人研发“开挖台车”获国家专利
“开挖台车”正在工作。
轨道交通方便市民出行,但在建设上如何做到尽量不影响居民生活,则是建设者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尤其是那些需要在建筑物密集地区开挖的隧道。
记者从重庆交通开投集团获悉,重庆轨道九号线八标项目为了不对建筑物和居民生活造成影响,研发了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解决施工难题的同时,还让这项技术具有了可复制性。
解决建筑物密集区挖隧道难题
此次获得专利的设备名叫“开挖台车”,有着拱门造型的金属框架设备,专门用于隧道挖掘作业。它如同小机器人一般,特别适合在城市密集居住区使用,保障地面建筑物的安全。
轨道交通穿城而过,一些隧道的施工区域上方不可避免会存在有建筑物的情况。鲤鱼池—刘家台区间的建设第八标段便是这么一个区域。作为9号线一期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之一,第八标段全部都处在建筑物密集的区域建设,在开挖隧道时,部分施工区域会近距离下穿建筑物,建设安全风险高。
位于江北区北城路正下方的鲤鱼池—刘家台区间钻爆段,便存在隧道近距离下穿建筑物的情况,隧道开挖岩层强度高达20兆帕,即每平方厘米要承重200公斤。如果采用一般的爆破开挖,对周边建筑物及居民生活影响大,而采用传统的机械开挖手段,通过破碎锤挖机作业,不仅噪音大、烟尘重,而且隧道开挖断面常存在超挖、欠挖、不平整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后期拱架及网片安装,施工效率低下、成本高,导致隧道无法按照工期节点顺利贯通。
设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为克服这一技术难题,项目部施工人员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研发了新型水磨钻开挖台车。据了解,这款台车架上安装了多台水磨钻,这些水磨钻沿着隧道断面上的开挖轮廓线来布置,各个钻头会沿着隧道掘进的方向延伸。
工作人员介绍,这套技术的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人员少,保证了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不会出现传统机械开挖容易出现的问题,十分适合在城市密集居住区、坚硬岩层、距离较短、爆破震动控制严格的小断面隧道工程进行开挖作业。“使用该设备施工以不对周边建筑物及居民造成影响为前提条件,同时保证隧道按工期节点贯通。”
正是轨道建设者们不断攻坚克难,该开挖台车也最终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为解决密集建筑区域的轨道隧道建设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据了解,获得专利的开挖台车同样也适用于其他段轨道建设。后续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将继续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为九号线建设顺利实施提供更好的技术保障。
新闻链接
轨道九号线其他标段建设情况
目前正在建设的轨道交通九号线,是我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骨干线路之一,整条线将穿过城市南北中三个片区,将沙坪坝、化龙桥、观音桥、江北城、回兴等多个建成区域有机连接,串联起沙坪坝城市副中心和观音桥城市副中心、江北城中央CBD等重要区域。
九号线一期工程起于沙坪坝区新桥,终点至渝北区回兴附近的兴科大道,呈西南至东北走向,全长33公里。目前,各个标段的建设均取得了巨大进展。
蚂蝗梁车站
11月27日,轨道九号线土建六标蚂蝗梁站3A出入口围护桩全部完成。蚂蝗梁站3A出入口位于蚂蝗梁立交渝然星座小区南侧露天停车区域内,占地1985平方米,有效占地面积1235平方米,六标项目部历时4个月完成围护桩43根。
观音桥站
近日,轨道九号线土建七标观音桥站施工支通道历时99天终于顺利完成开挖。本次完成的施工支通道作为车站的第二条施工出入通道,长度为141.310米,利用暗挖施工方式从中信大厦与浩博天庭之间穿过,下穿建新南路。
五里店站—溉澜溪站区间
近日,轨道九号线五里店站—溉澜溪站区间高架段8号墩桩基最后一车混凝土浇筑完毕,土建九标桩基工程宣告顺利完成。土建九标8号墩位于溉澜溪河道内,地形、地层复杂,设计为承台桩基6根、支架临时桩基6根。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梓涵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