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引领 永川快速融入重庆区域发展格局
12月26日,成渝高铁的开通引人瞩目。
这条交通大动脉,犹如一条银链,串连沿线城市后,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将成都、重庆这对一衣带水的城市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双城”生活的美好画卷将在成渝两地居民面前徐徐展开……
作为成渝高铁和成渝高速公路沿线的重要节点城市,永川按照重庆城市发展新区的重要增长极的定位,提出了城区、园区产城联动融合发展工作思路,力求抓住发展先机,在成渝经济区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渝西川东众区县,满目群芳竞风流,永川如何脱颖而出?
新城一景
俯瞰永川新区
A.新定位带来新机遇
2013年,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出炉,永川划入城市发展新区。按照崭新定位,城市发展新区是全市未来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集聚新增产业和人口的重要区域,全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示范区及川渝、渝黔区域合作共赢先行区。
“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给永川带来新的发展格局!”永川区规划局局长董天松评价,“机遇就在于城镇化与工业化,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也是永川抓住发展机遇的切入点。”董天松说,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思路,特别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以点带面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很难带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不管是“京津冀”、“环渤海”还是“成渝经济区”,都需要深挖潜力,内部协调,优势互补,构建一个可以协同发展的有机体,实现城乡协调协同发展。
在他看来,成渝经济区的概念虽由来已久,但囿于经济发展不均衡,成渝两个大城市风光无限,却难掩中间发展不足的问题。因此,在“十三五”规划里,突出各地优势并进行整体的发展协同,形成发展合力,解决好中间发展不足问题,是当前成渝经济区沿线城市亟待研究的课题。
那么,永川如何抢抓机遇?
该区第一个动作是,在第一时间迅即响应重庆区域发展战略,重新编制了城乡总体规划,擘画城市新蓝图。
资料显示,永川上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承载量的设定是:到2020年,城区面积52.9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56万。由于永川发展态势良好,城市扩张迅速,到2011年时已基本达到了这个规模,后续空间不足,编新总规即势在必行,又顺理成章。
“我们对永川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编制了《重庆市永川区城乡总体规划》,并于2014年5月获得了市政府批复,将永川的城市性质、职能、规模和发展方向确定了下来,及时全面融入了重庆区域发展战略。”董天松说。
在新的规划里,永川确立了双“80”的目标:即到2025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8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达80万。这就为产业和人口的聚集留足了空间。
第二个动作则是,立足产城联动融合发展,做好园区和城区“两篇文章”。
以城区为例,按照南拓、西延、东进、北优的城市发展方向推进城市建设,采取“组团式”的空间结构布局,打造老城、新城、北部文化旅游、西部商贸物流、凤凰湖、大安——和畅园等组团,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而园区则重点解决战略支点的产业问题。“永川目前抓住两点发展,一是工业化,二是城市化。按照‘全市一盘棋’融入,服务整个五大功能区,牢牢抓住‘融入’二字。”永川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重点以数控机床引领电子信息、软件与服务外包等新产业发展为转型契机,促进产业融合升级。
B.新通道构建新优势
不管是市民的出行还是产业的发展,便捷的交通至关重要。永川曾经汇聚了成渝铁路、成渝高速等交通大动脉,但曾几何时,随着成渝之间互动频繁和永川经济体量的增加,交通拥堵似乎成为常态,交通优势逐渐蜕变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
中梁山隧道是老成渝高速的重要堵点。于1995年建成通车,已服役20年,其设计通行量为日均2.4万辆,如今日均通行量达8.3万辆,高峰时段每小时车流量甚至为6256辆,长期处于严重拥堵状态。新世纪之初设想的分流通道——渝遂高速大学城隧道,目前的日均通行量也达到了5.7万辆,是设计流量的2.3倍,其分流能力不仅被消耗殆尽,也同样严重饱和超标,成为新的堵点。
可喜的是,这一状况将在未来几年得到扭转。
董天松展示了永川区综合交通规划图,规划和建成的7条高速公路、6条铁路、通用机场等公、铁、水、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一目了然。“我们规划了九永高速(成渝高速公路扩能改造九龙坡至永川段)这个永川到主城的第二通道,并且已于2014年12月25日开工建设,工期3年,力争2017年建成通车。”董天松介绍,九永高速的直接效应是为了缩短永川与主城的时间距离,拉近联系,产业互动也必将更加紧密。
除此之外,成渝高铁的通车、永川通用机场和港区等项目的建设,使永川实现了公路、铁路、水路和机场全覆盖,与主城联系不畅、物流成本偏高的瓶颈问题解决也将获得重大突破。
九永高速的建设,还为永川未来的发展留足了空间。
规划图上,九永高速、老成渝高速与重庆三环合围构成永川的外环高速,划定了未来的城市发展边界。据此,永川开展了城区远景空间布局研究(2040年),得出的结论是,外环之内共占地175平方公里,其中可用的建设用地达到140平方公里,可以满足120万人的居住和生活。这也与《重庆市大都市区总体规划》对永川的规划一致。
C.新形势催生新景象
城际高铁对推动沿线城市的发展作用巨大,如何使其作用最大化也是摆在永川城市规划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建设换档转型期,城市粗放发展带来的“城市病”日益显现。面对新形势,永川积极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发展路径,将工作重心由注重城市拓展速度转到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上来,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切实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
董天松说,城市建设不是“摊大饼”,当谋定而后动。这样的深思熟虑,从高铁站场片区的打造上可见一斑。
成渝高铁贯通,沿线城市皆受益,一些地方早已提前招商,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在永川高铁站前片区,却有一块约2平方公里的空地,依旧悄无声息。对于任何商家而言,这个地方可是黄金宝地,寸土寸金,为何按兵不动?
“我们反复研究了很久,但最终还没有动。”永川区相关负责人坦言,不管是做规划还是做产业,为的都是增大城市体量,聚集人气,汇聚人流、现金流、信息流,从而一方面承接成渝两个大城市的辐射,另一方面通过自身将这种辐射力传递出去,起到支点作用。“不怕不作为,就怕乱作为,高铁站前片区可出售的价土地约2000亩,按每亩250万元计算,也可为区财政带来50亿元的收入,的确非常诱人。”他说,但这样盲目的开发,也会在以后付出代价,所以他们选择留白。
严格控制城市“摊大饼式”发展,注重城市建设的节奏,从而让城市更宜居、更美好。发展思路的转变,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不谋而合。
在永川,这样的转变比比皆是。例如,凤凰湖工业园区内的跃龙湖片区是约2000亩的分散型水库,也是旅游开发的天然宝地。根据规划,跃龙湖片区将按照“海绵城市”进行规划建设,打造成为集产业、科研、商贸、文化、居住、湿地公园等为一体的重要城市组团,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
“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让城市留得住乡愁。”该负责人表示,每个人都期盼一个美好、理想的空间,作为规划师、建筑师,就是要把美好的理想变成美好的现实。
“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绿色发展”等观念和转变也贯穿规划建设。即使是在强度最高的老城中心,建筑密度也被要求低于50%。除给后来者留下更新空间外,也是让市民在城市中感觉不压抑、不拥挤。未来,永川将建设7个城市级综合公园、6个带状公园以及每500米设置的社区公园,公园绿地面积达702.8公顷,人均达8.79平方米。每隔一公里,该区就将设置一个广场,辅以健身设施,为市民创造更加便捷的公共健身环境。
此外,智慧城市建设也正在提速。今年7月29日,永川与腾讯签约,将通过微信、QQ、腾讯新闻、APP等产品,打造信息化先进区。今后,永川市民只用一部手机,登录微信城市服务,就能获取永川区交通、医疗、旅游、生活缴费等22个便捷高效的城市服务,让市民享受到足不出户办事的乐趣。
董天松表示,产城融合为永川的未来提供人气和影响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质、辐射影响周边地区,而对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则是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美好宜居城市的关键。永川将积极为打造全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城市发展新区重要的生态宜居之城、渝西地区医疗服务中心、渝西地区商贸物流中心的目标而努力。
文/贺娜 图片除署名外由陈仕川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