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的重庆岁月:当过刘伯承的学生 办过抗战的画展 还给土匪当过师爷
重庆发布消息,“人生头白西风里,况此千山万水……”1938年,在《巫峡清秋图》上写下题词时,张大千刚刚逃出被日军控制的北平,几经辗转回到四川。
尽管客居青城山,但他依然挂念着战火烽烟中的重庆——他曾经求学过的求精中学,印着他无数足迹的上清寺、临江门、白市驿……山城的城墙、古道、乃至两江岸边的鹅卵石,都深深地记录着他浓浓的思绪与乡愁。
重庆时光,是张大千几十年的思念承载,是一生都铭记于心的回忆……
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张大千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策展人彭冰的带领下,(我们一起来)感受张大千与重庆的不解情缘,以及这个有血有肉有真性情的中国画大师在抗战时期的艺术成就。
“传奇师生”
他的老师,叫刘伯承
为了策划本次展览,彭冰翻阅了众多文献包括张大千的晚年口述回忆录,关于“传奇师生”这个故事,令她印象颇深。
“张大千出生于书香门第,幼年时便酷爱画画。1914年的春天,在四哥张文修的极力主张下,16岁的张大千第一次离开出生地内江,来到重庆求精中学求学。”彭冰介绍,在求精中学,张大千刻苦用功,将他写字、绘画的天赋发挥得酣畅淋漓,但在体育课方面,最初他却是举步维艰。
“每逢体育课,张大千便会悄悄躲进树林里画画,某天却被一位教官撞了个正着——这位教官不是别人,正是刘伯承。”彭冰说,刘伯承当时接受校方邀请,在求精中学任军事教官。看到正在画画的张大千,刘伯承没有训斥,而是对他进行了引导和鼓励,他这样对这位刚出道的年轻人指点迷津:
“喜欢画画本身是一件好事,画如果画好了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远在北宋时期营丘李成的《晴峦潇寺图》,华原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近至清代的弘仁、郑板桥等画家的传世之作,都誉满中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要当一个好画家,没有强健的身体,就不能游遍天下的名山大川,就不能画出举世无双的名画来。”
刘伯承的话如醍醐灌顶,让张大千感悟颇深。他在那学期期末评测中,各项体育成绩得了优。张大千于晚年将这一段求学情景写进回忆录中,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黑笔师爷”
不为贼所害,转为贼所师
在策展过程中,彭冰专门构思了一个重要环节,即“东西南北之人:大千朋友圈”,用来展示张大千与亲朋的合绘作品。“张大千为人豪爽且重情重义,所以交友十分广泛。与汪溶、谢玉岑、于非闇、溥儒、王雪涛、晏济元等都合绘过,作品既是他们之间情谊的见证,也反映了张大千艺术成长之路的轨迹。
“你们知不知道张大千在重庆时被土匪绑架过?他还给土匪当了100天的师爷。”彭冰翻开文献解析,“这个故事是张大千自己向好友郑曼清、徐悲鸿‘爆料’的,非常有意思。”
《张大千的世界》真实记载了这段故事:1916年暑假,17岁的张大千与同学徒步返回内江。
5月30日,他和同学刚刚要离开永川地界时,被当地一伙土匪劫持并押到了红炉镇龙井口的一个客栈上。土匪头目要张大千给家里写信,让家里人挑银子来赎人。而在看过张大千写的信后,发现他一手草书颇为漂亮,于是就改了主意,想让张大千做“黑笔师爷”。
张大千不同意做这伤天害理、有损名声的事,土匪头目便让人绑住他,用轿子抬回了土匪窝,并提枪威胁。在土匪胁迫下,张大千只能就范,阴差阳错地成了师爷专门负责抄写书信,土匪头子每天都派了人盯住他,白天允许走动,晚上不许出门,以防跑掉。
后来土匪遭到围剿,头目被打死,张大千得以被救出。从5月30日遭绑架,到9月10日获释,时间正好100天。
“这段经历,使他对金钱、生死、人情冷暖皆有了深刻的认识。”彭冰介绍,后来徐悲鸿在为张大千画全身正面像时,特意让郑曼青在上面题了一首五言长诗,打趣张大千这段“百日师爷”的传奇经历:“大千年十七,群盗途劫之。不为贼所害,转为贼所师……”
“猛虎贯日”
多次举办画展支持抗战事业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中藏有一幅珍贵的作品《猛虎贯日图》,这幅图是张大千与二哥张善孖合作的经典之作。史料记载,张善孖擅长画虎,此图绘猛虎据于山巅,俯身作狂啸状,远方挂一轮红日,是为激励抗日将领而作,张大千亦题字其上,言辞决绝果敢,慷慨激愤,既是张氏昆仲情深的表达,合作的见证,更是兄弟二人坚贞爱国的卓绝体现。
△1931年张善孖猛虎贯日图轴(大千题字)
“抗战全面爆发后,重庆文化界也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围绕抗日救亡创作出大量的作品。”彭冰介绍,当时已经在中国美术界有所成就的张大千,也多次举办画展,以期贡献自己的力量:
1938年10月,《张善孖,张大千兄弟近作画展》在重庆成功举办,张大千与二哥张善孖的百余幅作品在重庆作流动展览,大大激发了山城市民的爱国热情;随后,张大千又与晏济元在重庆联合举办了抗日募捐画展,将收入全部捐出,用以救济难民。1938年12月,《张大千捐募寒衣画展》再次在重庆举行,所得款项全部由慈善机构购买衣物帮助难民过冬……
“张大千与张善孖为了支持抗战,可谓用心良苦。”彭冰手指一份资料表示,1938年底,在中共驻重庆办事处负责人周恩来等人的帮助下,张大千的二哥张善孖还专程携带自己与张大千的作品共一百八十多件,远赴海外举办流动画展,通过义卖活动,将所得款项全部捐出,“他们曾说,多卖出一幅画就多一颗射向敌人的子弹,多一份支援国家抗战的力量。不过遗憾的是,由于过度劳累,张善孖回国后不久便一病不起,最终抱憾离世,终年仅58岁。”
《长江万里图》
长江之滨是他永远的牵挂
本次展览共展出张大千相关作品84件,策展期间,彭冰曾多次与吉林省博物院、四川博物院沟通,终于请来了《临西魏夜叉图》《芭蕉仕女图轴》等诸多精品,这也是全国首次对张大千抗战时期绘画作品进行集中展示的展览。
“这幅《临西魏夜叉图》,曾于1944年5月,就在重庆上清寺展览过。”彭冰说,1941年,张大千为了探求中国画的源流,前往大西北的敦煌开始了一场特别的“面壁之旅”。历时两年零七个月,张大千临摹各朝壁画276幅。1944年5月,《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在重庆两路口举办,为张大千抗战时期的绘画成就添上了一笔浓墨重彩,“画展不仅在当时的重庆掀起了一轮‘敦煌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也极大鼓舞了人们的爱国热情。”
不过在彭冰看来,本次展览也有些许遗憾,比如那幅让她“心念念”的《长江万里图》未能出现。
张大千曾在巴西寓居17年,创作了大量的精彩画作,这些作品中《长江万里图》是当之无愧的代表,“尽管身在大洋彼岸,但张大千依然凭借记忆绘制出了这幅巨著。画中有岷江、有都江堰、当然也有记录他青春的重庆、万州(当时称万县)、三峡……从这幅画中,不难看出这位国画大师内心的柔软处——那长江之滨,是他最熟悉的地方,是他永远的牵挂。”
内容指导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附录:展览信息
“三千大千——张大千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9.7.13-2019.10.13
展出地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4楼临展厅
主办单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四川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展出形式:免费开放
原标题:山与城 | 张大千的重庆时光:延展于画笔之下,铭记于心的回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