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创新督查考核机制助推食品安全监管
忠县食品药品监管分局负责人率执法人员开展食品安全检查。
(忠县食品药品监管分局供图)
日前,记者从忠县食品药品监管分局获悉,该县把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效能作为重点工作,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专题询问,并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单项考核,建起分片包干督查工作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专题询问促监管
“在建立完善监管体制机制方面,你们做了哪些工作?”
“我们已初步构建起‘三级监管’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
这是前不久忠县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局长陈建,在该县人大常委会主持召开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专题询问会上接受询问。
而在此次专题询问会前,忠县人大常委会为全面了解情况,找准问题,结合新《食品安全法》的贯彻实施,组成了3个调研组,组织市、县和乡镇(街道)三级人大代表,深入农产品生产 基地 、定点屠宰场、餐饮企业、农贸市场以及学校食堂等42家企业(单位),采取专题调研、暗访调查等方式,详细调查了解食品药品生产等情况。
“县人大常委会为此组织召开了6次座谈会,收到意见、建议46条。”忠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张治勇介绍,他们还对调研了解到的情况、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研究,形成了调研报告。报告涉及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部门协调和沟通机制、对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构成威胁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等方面,为专题询问会的召开奠定了扎实基础。
在询问会上,忠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就政府如何贯彻落实新《食品安全法》等方面进行询问,县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一作了应询。询问坚持实事求是,直奔主题,切中要害;应询也直面问题,不推卸责任,不回避矛盾。
考核考出“本领恐慌”
“未办理备案手续,扣发协管员当月补贴,所属乡镇扣0.2分。”这是日前县政府督查室、县食安办相关负责人到忠县马灌镇考核后开出的“罚单”。
原来,因部分乡镇不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一些小餐饮店存在证照不齐、管理混乱、清洁卫生脏乱差等问题。从2014年起,忠县县委、县政府每年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单项考核,并出台《忠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考核办法》,将考核指标分为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农村家宴备案管理、电子监管平台等10项。
每项都有具体评分细则,如农村家宴备案管理,要求对集中就餐100人以上的农村家庭宴席进行备案和现场指导,并及时将备案情况上传到电子监管平台,备案率、指导率和上传率达100%。未按要求备案、指导、上传的,发现和通报一起,扣0.2分。
据陈建介绍,忠县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单项考核后,对乡镇(街道)和县食安委成员单位实行目标责任风险金制度,对因“一票否决”或未完成年度任务的,扣缴责任人风险责任金并取消评选各级各类先进集体资格;对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奖给责任人风险责任金一定倍数的奖金。
单项考核设置的硬杠杠,让大家有了“本领恐慌”,他们纷纷对暴露出的工作弱项,主动与忠县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对接任务,认真落实工作职责。忠县教委副主任陈吉明说,“不认真履职,食品安全单项考核很难过关!”
督查督出过硬队伍
如何提高食品监管工作水平?忠县的“秘诀”是建立分片包干督查工作机制。
2014年4月,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后,忠县各乡镇(街道)迅速成立食品药品监管所。由于乡镇(街道)很多工作人员过去未从事过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业务不熟悉,工作起来十分吃力。
忠县食品药品监管分局随即将领导班子成员以及餐饮、食品生产流通、药品和械化4个科室的干部,分片包干负责全县29个乡镇(街道)的督查。即每名分管领导负责督查6至8个乡镇(街道),每名工作人员负责2至3个乡镇(街道),督查投诉举报、日常监管、执法办案、隐患排查、 行政审批 等五大工作。
由于定期督查到位,目前,乡镇基层食药监所食品安全行政许可受理量占全县的69%,备案受理率提高到98%,打通了食品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
分片包干后,每名责任人不只局限于所辖范围内的督查工作,还要负责各乡镇(街道)食品药品监管人员的定期培训、制定检查标准等工作。通过两年多时间的督查,忠县已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高效的监管工作机制。
忠县还建立食品药品督查工作机制,形成县食安委定期督查乡镇(街道),乡镇(街道)食安委定期督查村社的食品安全督查监管机制。去年,县督查室会同县食安委有关成员单位对全县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开展了半年督查和年度督查,对食品安全工作推动落实不力的予以督办。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