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返乡农民工自掏腰包办小学 帮助当地留守儿童
韩志群给孩子穿上新的皮凉鞋。 记者 汤艳娟 摄
8月18日早上6点多,天刚亮。忠县白公街道松柏村中星小学校长韩志群就悄悄走进学生宿舍,小心地用卷尺量了量其中两个孩子的脚长,然后骑着摩托车往十几公里外的县城赶去。
他要赶早为孩子们买好蔬菜和鲜肉,再去商场买两双凉鞋。
中星小学是所民办学校,现年51岁的韩志群原是返乡农民工。2003年,他拿出所有积蓄在家门口建起一所寄宿制乡村小学,主要接收附近山里的留守儿童。看到很多孩子寒暑假也无处可去,从2012年起,他又办起了免费的假期班。
从此,这所山村小学便没有了寒暑假。
一岁半的娃娃被送回家4次,又被偷偷送回来
这所学校的学生大多家庭特殊。今年春季,学校招收了150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105人,来自单亲的孩子33人,孤儿5人,残疾孩子10人。这个暑假,共有35个孩子留在学校,其中31人并不是该校学生,而是其监护人慕名送到学校来的。
上午9点过,韩志群从县城赶回学校。刚进大门,一群孩子就围了上来,大点的上前帮忙下货,小点的眼巴巴地等着发糖吃。
这时,一楼教室传出一阵啼哭声,年仅1岁半的张贵芳正在教室哭着要找哥哥。
这已经是暑假里,张贵芳第5次被父亲送来学校了。
张贵芳刚学会走路,还不太会说话,不会自己吃饭,也不会自己上厕所。她的父母怎么忍心把孩子放在学校?
其实,张贵芳的父亲也是迫不得已——不仅要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妻子,自己还要四处打零工养家,两个孩子几乎无暇顾及。今年6月,他从乌杨镇来到松柏村打零工,得知这所小学有个“托儿所”,而且只收基本的伙食费,便将两个孩子送来了,并承诺发了工资就来缴费。
张贵芳实在太小,韩志群又把孩子送回到她父母所在的工地。可是,趁着校长没在,张贵芳的父亲又把她偷偷地送了回来。
“哥哥,哥哥……”看到张贵芳不停啼哭,韩志群心头一阵酸楚,他决定不再将这个孩子送回去了。
自从3年前决定办假期班起,就连放寒假,学校里也住着孩子,甚至每年都有三五个孩子和韩志群一起过年,他们要么是父母春节不回家,要么根本就没有父母。“反正儿子在重庆读研,我也是独身一人,在这里,我就是他们的‘爸爸’。”
两个支教大学生解决了暑假没有教师的难题
午餐时间到了,有回锅肉、焖豆腐、胡萝卜炒肉片,还有南瓜汤。
和孩子们一起用完餐后,韩志群找到3岁的许伟杰和5岁的韩晓燕,给他俩换上了新买的皮凉鞋。两个原本鞋子烂得不成样的孩子兴奋得连“谢谢”也忘了说。
“叮铃铃……”下午第一节课开始了,孩子们欢喜地往电脑室跑去。这节课,由前来支教的大学生刘梦莹和邵杰教电脑知识。
这两个大学生,给韩志群解决了暑假没有教师的难题——学校原有5个老师,一放假,他们都要回家各自忙自家的事。
“我们是得知了韩志群的故事后,一放暑假便从学校直接赶来的。”来自三峡学校的刘梦莹说,这个暑假,很多孩子学会了如何在电脑上打字,如何查资料,如何跟父母视频聊天。
担心学生交叉传染,他将生病的孩子送到老母亲家照顾
晚上8点多,好不容易哄睡了张贵芳,监督其他孩子们就寝后,韩志群骑上摩托车去80多岁的老母亲家。
10天前,学生韩晓燕出麻子,她的父母又没办法赶回来。韩志群担心传染给其他孩子,就把她送到自己母亲家“隔离”,并拜托母亲每天用草药熬水给她洗澡。经过老人7天的精心照顾,韩晓燕终于恢复健康返校了。
“韩校长,田翠琳头痛厉害!”晚上9点半,韩志群刚要离开母亲家,就接到刘梦莹的电话。赶回学校后,他抱着孩子骑上摩托车摸黑往医院赶。
所幸田翠琳经拍片检查并无大碍,只需吃点药。韩志群松了一口气,凌晨3点才回到学校休息。
韩志群说,他以前记了厚厚一本账单,有的家长还钱了,有的没还。后来,他干脆连账也不记了,“交不起费的都是贫困家庭,我不可能把他们的孩子拒之门外。”
上学期应收20.25万元生活费,他只收到9.46万元
其实,韩志群时常在为钱发愁。孩子们生活、生病要花钱,民办学校请专业老师、专职生活老师、厨师、门卫等也要花钱,这些开支都要从孩子们的学杂费里支付。很多时候,他连老师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以今年上学期为例,按教委规定,中星小学应收生活费20.25万元,可韩志群只收到9.46万元。
还好,这几年,忠县全面落实了学生公用经费、寄宿生生活补助、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政策,还对中星小学“特殊照顾”,在落实贫困寄宿生活费补助时,对该校由全县45%的平均标准提高到最上限90%。从2012年起,忠县财政共向该校投入经费98.5万元。
此外,忠县海新运业集团、聚融集团、重庆金夫人集团等企业也对该校进行了长期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