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师“潜入”学生心里——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全员全程育人记
潜水,不仅需要想法,需要勇气,还需要专业指导……高校思政教育亦是如此。如何从着眼于自己的课堂,到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直至全员全程育人、“潜入”学生心里?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从课堂走向课外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一直潜心走在思政课改革的路上。
“近年来,针对高职学生学习基础、思维习惯、行为特点和心理特征,学校确立了‘理论精讲、实践强化、思想升华’的教学改革理念,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着眼于‘思政课教师、学院领导、辅导员、学生党员’几支队伍的融合,按照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理念,推动构建‘大思政’一体化格局。”该校党委书记任波说。
2011年,学校创建“以专业为单位,师生党员合编党支部”的新模式,实现了党建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有效融合。同时,把思政课平时成绩的20%用于学生日常思想行为表现评价,并与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及党员发展挂钩。
今年初,全校25名思政课教师接受了“深潜”任务:每个教师必须对口联系一个二级学院、一个专业、一个班级,简称“三联系”,同时承担三种角色,辅导员、专业指导教师和管理者。
这种角色的转变,不仅意味着思政课教师的课外“义务劳动”工作量增加了,比如,参加党建活动、学生走访等,更意味着他们必须时刻加强学习,将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真正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从专业渗透非专业
党委宣传部马薇兼任了思政课教师后,印象最深的事是参加财经学院第一次活动——大一学生体操比赛。
那天,太阳很“毒”,比赛整整一个半小时,大家都有些吃不消。“太累了!”“人都要晕了!”“这种活动有什么意义嘛!”听着一大堆牢骚话,她告诉学生们:“强身健体不分风晴雨雪,磨炼意志更不能‘选择时机’,烈日下暴晒一个多小时,汗不能白流啊。”
“从学生们的眼神中,我能感觉到,他们有所领悟。”马薇说,思政课教师应该与学院、辅导员互补,通过参与活动,用不同于学院领导、辅导员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去发现可能被忽视的小问题,运用思政课教师的特长,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别说,有专业思政课教师助阵,效果就是不一样。”财经学院党总支书记唐丽笑着说。
从他律回归自觉
学校强化考核评价运用,对思政课教师“三联系”的考核,每学期进行一次,每一项都有硬杠杠,主要以教师履职情况和工作成效为依据,注重工作实绩、全面考核、综合评定。考核结果与专任教师的阶段性和年终绩效考核、兼课教师的年终教学绩效考核挂钩。
同时,思政课教师对联系学院的学生工作进行评价,党委宣传部对学院支持“三联系”工作的情况进行考核,纳入学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形成考核的闭合环,推动“三联系”工作的深度实施。
“要让学生真正从心里接受我,除了用心备课,增加让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内容外,我还充分发挥授课幽默风趣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杨飏说,“三联系”不仅让学生的“心”回归,也提升了思政课教师的存在感、获得感。(本报记者 胡航宇 通讯员 喻永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