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市长、棒棒、瓜农……600摄影师直辖当日拍下绝版照片,总有一张让你泪奔
慢新闻-重庆晚报消息,冯建新讲述《重庆一日》创作过程
口述人:冯建新,1997年时任重庆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副处长(正处级),曾任重庆市广播电视集团副总裁、重庆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我是军人家庭出生,在北京军区当了25年兵,最后带着妻女,主动要求转业回到重庆。一心回重庆,因为深深的重庆情结。
重庆直辖那年,我44岁,主要负责重庆新闻媒体的與论宣传工作。由于在部队积累一定摄影功底,我一直构想怎样用我的技艺,为重庆留下一部值得纪念的历史影像。
1997年3月14日,在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投票通过国务院提出的设立重庆直辖市方案,重庆整个城市沸腾了。这一天,我意识到时机来了,理想可以实现了,决定策划一次全国性“重庆一日”大型纪实摄影采访活动。
由于种种原因,申请不到经费,我找到原《重庆图片报》总编辑钱力。我们一拍即合,决定共同努力把这个事情办好——以“重庆一日”为主题,邀请全国和重庆本地摄影家、摄影记者600余名,将新重庆直辖这一天的影像记录下来,成为历史。
策划案前后写了8个版本,征得时任重庆市委宣传部部长滕久明和中国摄影家协会秘书长刘榜的同意,主办方确定为重庆市委宣传部和中国摄影家协会。而摄影家名单,包括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李前光等国内著名摄影专家,及多名国内摄影艺术金像奖获得者。所有摄影家路费自理,毫无怨言,在重庆食宿从简,这让我非常感动!
重庆直辖凌晨零时,市委书记张德邻(右)、市长蒲海清(中)为《重庆一日》开机。
618凌晨零时 书记市长来开机
重庆正式挂牌成为直辖市之前,全市多次召开工作研究会,对重庆直辖后发展进行工作部署。
由于我负责全市媒体宣传工作,常与市领导有接触机会。一次会后,我冲上主席台,向重庆直辖第一任市委书记张德邻、市长蒲海清汇报了这次全国性活动,并请他们参加本次活动的开机仪式。两位领导欣然表示支持。
1997年6月18日凌晨零时,距离重庆直辖正式挂牌还有几小时,老百姓已安然熟睡,渝中区人民大礼堂已挂上喜庆的大气球和大灯笼。
直辖挂牌前,人民大礼堂工人连夜准备彩球。
此时,天空下起毛毛细雨,两位市领导如约而至,在大礼堂下的人民广场右侧台阶上,与300余名摄影家代表一道,随着零点倒计时到来,齐声大喊:“5、4、3、2、1,直辖啰!”
只听见相机快门“咔嚓”声响成一片,摄影活动拉开帷幕。
当日零时30分,我跟随两位市领导回到渝中区中山四路市委大院1号楼,拍摄他们深夜工作状况。他们回到办公室并没有休息,而是拿出重庆地图,共同研究起重庆直辖后的公路网规划。这些珍贵的历史瞬间,被我纳入镜头。
重庆直辖当日凌晨0点30分,市委书记张德邻、市长蒲海清在办公室拿出重庆地图研究未来的交通规划
《重庆一日》
此次活动及摄影画册,后来有幸获得国家领导人李鹏题名,书名《重庆一日》由此而来。
时任市委书记的张德邻后来在序言中写道:这本画册,是20世纪当代重庆人留给后代的一份宝贵精神财富,当后人用历史的眼光审视这本画册时,相信他们会明白,幸福的生活饱含先辈们的艰苦创业,建设祖国锦绣未来还需作出不懈努力。
1997年6月18日,解放碑下的阅报栏。
1997年6月18日,江北区嘉陵三村居民自发升国旗表达重庆直辖喜悦。
1997年6月18日,重庆第11中学举行拔河比赛,寓意拼搏。
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正式挂牌
“棒棒哥”让外地摄影师热泪盈眶
重庆直辖挂牌,是一个城市新的里程碑,挂牌瞬间无疑是每个摄影家最想留住的画面,当“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等挂牌由武警抬来时,不少外地摄影记者、摄影家已在警戒线外蹲点守候多时。
后来,参加活动的《解放军画报》高级记者骆飞告诉我,为了拍好挂牌瞬间,他爬上了市委大院马路对面的一棵黄桷树,Y字型树杆,让他整个人金鸡独立,军装被雨水和树杆沾得脏兮兮的。
这时,一个“棒棒哥”来到树下,大声对他喊:“哥子,我把棒棒插在树杈上,你把一只脚踩在上面,我用肩膀扛着,这样稳当些,舒服一些。”
骆飞有点不好意思,“棒棒哥”又耿直地喊:“哥子,不用怕,不收钱。你要好好拍,算我为家乡做点事!”就这样,骆飞踩在“棒棒哥”肩上,顺利拍完挂牌镜头。
骆飞说,当时他真是泪水伴着雨水,被重庆人的热情和仗义感动得热泪盈眶。
1997年6月18日,人们聚集在人民大礼堂广场看重庆新地图。
1997年6月18日,外国摄影师在人民大礼堂创作。
在《重庆一日》画册里,有几张当日人民大礼堂广场的纪实作品,有市民坐在一角悠闲看报纸,有市民围在新重庆地图灯箱议论纷纷,也有外国摄影师蹲在地上抓拍重庆瞬间。其实读者不知,这些照片背后,一个背着背篓卖报纸的女孩,让不少外地摄影师感动。
当日下午,人民广场人潮拥挤,摄影记者大包小包、长枪短炮堆放在一起,不知谁发现一个好镜头,大家一哄而上,可是大包小包的谁照看?没想到,一个卖报的女孩站出来主动说:“你们放心去,我替你们看。今天重庆直辖了,没人敢偷你们的东西!”
这场活动结束后,不少与我告别的外地摄影家、摄影记者都说,重庆直辖这一天,太多瞬间让他们不能忘怀。
1997年6月18日,新桥医院诞生双胞胎。
1997年6月18日,嘉陵江岸边劳作的挑沙汉。
《红岩》作者杨益言为重庆拉起小提琴
重庆直辖挂牌当天午后,我联系上《红岩》作者之一杨益言,去他家拜访。杨益言当时的住所,是特务头子戴笠曾经的居住地。
对于重庆直辖,杨益言很高兴,拿出一把珍藏的小提琴,坐在放有《红岩》一书的写字台边,即兴拉起《红梅赞》,口里叮嘱我:“这是我献给重庆的礼物!”刚好,他的孙女、爱人都在镜头内,我抓拍下这一精彩瞬间。
直辖当日《红岩》作者杨益言拉小提琴献给重庆
短短40分钟交流,他不仅再次回忆被捕囚禁于重庆渣滓洞的情景,谈得更多的还是重庆人生活的改变,包括他生活的改变。
如今,杨老走了,他的红岩精神和共产党员坚强意志,永存于画册。我把这张照片,取名为“歌不完的红岩魂”。
1998年6月1日《重庆一日》面世
1997年6月18日,彭水县街头的祖孙三代。
很多画面,可以反映出当时重庆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当时渝中区解放碑周边还没有划停车线,摩托车、货车违规停放;例如,在九龙坡区一处岔路口,原本卖零食的摊主,从频繁问路的路人中打开了思想,举牌做“问路5角”的生意;例如解放碑碑下,曾有一块15米长、6块报栏拼组成的阅报栏,每到傍晚读报人向这里围拢,画面里还有消失的朝天门缆车……
种种画面如今看来,耐人寻味,为重庆直辖后的人文建设、交通建设、库区经济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建设等多方面,提供了第一手参考。
直辖当日,街头的重庆劳动者。
直辖当日,潼南县收购站的卖黄桃农民。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打湿了他的衣服。
《重庆一日》画册从活动征稿中精选了200余幅作品,其中有一个瞬间,让我记住了这个普通重庆人背影——他是当时潼南县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农民,在重庆直辖这一天,冒雨挑着黄桃,奔波在当地收购站。拍摄者为当时潼南县摄影家协会主席彭哲海。
重庆直辖这一天,或许对一个辛苦耕耘的农民来说,生计排在第一位,但他不知是汗水还是雨水的背影告诉每一个重庆人,幸福不易,路还长远。重庆离不开这些背影。
1997年6月18日当晚,渝中区八一路胖子妈盐水鸭生意兴旺。
1997年6月18日,当时还没消失的朝天门缆车
1997年6月18日,奉节县白帝城博物馆修复古象化石。
这本画册筹备一年时间,最终在1998年6月1日献给重庆。在征集来的5000余作品中,只有小部分被选上,总共发行3140册,每本179页,大8开,硬精装,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为让这本画册更具收藏价值,除了限量印刷以外,这本画册所有印刷制版材料以及收藏印章,后来在重庆市级媒体见证下销毁。这意味着重庆直辖这一天的记忆,永久珍藏!
重庆至今最大规模摄影纪实活动
口述人:赵克,《重庆晚报》摄影部原主任。
重庆直辖正式挂牌当天,《重庆晚报》全体员工没有合眼,24小时值班。大伙儿奔波在工厂、医院、农贸市场、商圈和大街小巷。记者们奔波一线,我在后方蹲守,负责筛选编辑配图。
6月19日凌晨4时,重庆晚报摄影部主任赵克熬夜为报纸挑选照片
在《重庆一日》画册中,有一张我张嘴打哈欠的照片,拍摄于重庆直辖挂牌后的次日凌晨4点。作者是原《现代工人报》摄影部主任杨龙,他也是600余名摄影师中的一员。
因为雨大,他路过报社来避雨,坐在我的办公室沙发上休息。没想到,他优秀的新闻敏感性,迅速抓拍到我的细节影像。
画面中,堆满了洗出来的彩照,都与重庆直辖有关。当时我的工作,除了筛选优秀图稿外,还要把洗出来的彩照通过扫描,形成数码文件处理。
重庆直辖期间,渝中区大都会商场附近的“春秋彩扩”老板帮了大忙,24小时营业为《重庆晚报》服务。其实,老板真正想表达的,还是对家乡建设的支持。
挂牌前,我也参加了凌晨开机仪式。很多摄影师没有带伞,冒雨拍摄,现场很壮观,一片人海。
我从1984年从事摄影工作、新闻工作至今,这场高标准的摄影活动,仍旧保持着重庆摄影界的历史纪录,是重庆至今最大规模摄影纪实活动。
今年底,我就要退休了。这张照片影响我一生,记录着我的青春,记录如我一样的普通重庆人,与家乡共同奋斗的岁月。
(历史图片翻拍于《重庆一日》画册)
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李琅 钱波
原标题:书记、市长、棒棒、瓜农……600摄影师直辖当日拍下绝版照片,总有一张让你泪奔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