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时光机”,带你回到老重庆
邹家俊
邹家俊给顾客拍摄的复古照。
都说重庆的秋天最美,因为酷热褪去秋雨袭来,给了这座立体的城市一种复古的感觉。所以很多重庆人都喜欢和外地人讲十八梯、磁器口、七星岗、解放碑以及嘉陵江索道等等关于老重庆的一切往事,就像我们翻起老照片,心中自然而然的会升起一种怀念。
属于老照片的匠人情怀
从较场口出发,驱车一个多小时,才来到了邹家俊的照像馆,一个位于江北金科太阳海岸别墅群里的工作室。很多慕名而来的人把这里称为“时光机”,但它真实的名字听起来却不怎么现代——琥珀照像馆。
坐在照像馆里,确实如网友所言,“穿越”回了80年代,除了如数家珍的黑白电视机、旧唱片机、旧风扇、旧电话以外,甚至连老旧笨重的28自行车和60多岁的风琴也被搬了进来。“我小时候听我妈念叨过,说我外曾祖父易汉成在七星岗开过一家‘明明照像馆’,至今家里还留存着当时拍的老照片。所以对传统的工匠特别崇拜。”今年28岁的邹家俊学的并不是摄影,而是园林设计,但这并没有束缚他成为工匠的梦想。
大学毕业后,邹家俊先是在工作室给朋友帮忙学习技术,随着拍片数量的增加,对于摄影的领悟越来越深,邹家俊萌生了自己开工作室的念头。“有句话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知道开工作室肯定就不能像以前那样自由自在了,更多的时间要投入到工作里。特别是在摄影圈里,要想做好,除了技术还要有更多的创意,所以我就一直在想,要开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室呢?”
一次邹家俊开车回家,突然脑海里迸出这样的画面,“别说民国时候了,就是父辈年轻的时候,照相都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更别提我们家还开过照像馆了。我就想那个时候也没有电子设备和PS,就能把照片拍得那么好看,我为什么不开一家复古的照相馆呢?”
于是今年7月10日,邹家俊的“琥珀照像馆”试营业了。
美女最爱民国风
在邹家俊的摄影棚里,除了100多件老物件可以让人嗅到古香古色的老重庆味道。邹家俊还把老相馆用的胶片,再次拿了出来,“我觉得胶片冲洗出的照片,会让人有一种温度感。以前几十块钱能买一大卷,现在300元只能买20张,所以每拍一张照片都很珍贵。”邹家俊说,现在来拍照的除了80后和90后外,有些老人也会来这里拍全家福。
“之前有一家12口人,来我这里拍全家福。你也看到了,我这里不大,12个人站在一起就把背景占完了。”邹家俊说着拉起展布,这些手绘的嘉陵江索道和十八梯等老重庆背景一目了然。“我当时就和老人家说,背景可能会显不出来了,但是老人家并没有不高兴,他却安慰我说没关系。”
后来,老人在离开照像馆的时候特意叮嘱邹家俊,一定要把这种怀旧做下去。“老人家觉得现在人对照相越来越不当回事了,他还是喜欢过去那种对照相有一种崇敬的感觉。”其实在邹家俊眼中,摄影除了要好看,还带着梦想和创意。
家住江北黄泥塝的王石丹,在邹家俊的相馆里拍摄了两套复古照,一套是民族服装,一套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长衫。“这是我第一次拍复古照片,感觉特别好。”王石丹说,好像今生与前世见面了,有一种时空感。
而家住南岸区的雪莹,是一名服装设计师。“我也是第一次拍复古照。”雪莹告诉记者,拍出来的照片感觉很有年代气息,拿到手里就想珍藏起来,“身边的朋友看到我的复古照,都觉得很好看”。
照片也能变魔术
邹家俊有很多独特的作品,像微距和变魔术的类型,也深受顾客的喜爱。“比方说,人悬空着,或是微距里把人物换位思考,这都是我特别拿手的。”在六张耗时三个月完成的作品里,每个人头上都有一朵下着雨的云彩,表达了我们虽然是群居动物,但是也会很孤独,让很多人都有着强烈的共鸣。
现在每天都会顾客上门预约拍摄。对于未来,邹家俊希望可以拍出更有深度的照片。“我想帮人实现梦想,比方说他想成为一名飞行员,我就把背景弄成飞机的样子,用照片实现一个人的梦,我觉得才是摄影最初衷的目的吧。”邹家俊因此特地买了一台大画幅相机,先要在毛玻璃上取景,然后再通过移动滑轨调节焦距,拍摄后会在胶片上成像,然后需要在暗室内上色、冲印,“虽然耗时长、操作也比较复杂,但是成片很有年代感。这就像老照片,我们翻回去看过去的时光,再怎么看都是美的。”。
重庆晨报记者 曲鸿瑞 15683853001